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伴随着本币升值而引发的流动宽裕是赶超型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的一个特征,国内当前资产价格上涨也与之有关。但通过新近的数据分析,我们似乎看到流动可能在面临短期的拐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面临更新的金融市场环境。

  • 标签: 拐点 短期 金融市场环境 货币政策操作 发展中国家 价格上涨
  • 简介:近期关于银行流动过剩和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两者具有连接和关联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为1026亿元,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创造了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同比增长56.7%,增幅也创下近16年来新高,而产能过剩和核心技术缺失是造成国企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数据当前也存有争议和有待观察。而进入2006年以来,1月至2月,

  • 标签: 产能过剩问题 银行 国家统计局 亏损额 关联作用 数据显示
  • 简介:实际上,即便这个制度贯彻落实,新三板也不可能马上活跃起来

  • 标签: 三板 流动性 困境
  • 简介: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和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一切都突然发生了变化,其速度之快令大多数企业措手不及。甚至在2008年秋天,大多数公司仍计划按照目标增长率增加工资和兑现2008年早些时候签署的业务承诺和合同。

  • 标签: 人才管理 流动性 2008年 世界 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
  • 简介:本文以Amihud(2002)的非流动测度作为流动的代理指标,利用Acharya和Pedersen(2005)所提出的LCAPM模型来实证检验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溢价的存在性问题。同时考察了流动水平和三种不同的流动风险对资产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上海A股市场上,CAPM模型并不适用,投资者并不对更高的市场风险要求更高的收益;相对应的是投资者更加关注流动水平和流动风险,流动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资产收益率越高,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溢价。

  • 标签: 流动性溢价 LCAPM
  • 简介:目前,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仍极为复杂,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流动呈逐步趋紧态势,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银行面临如何在波涛暗涌的金融大潮中开稳船,掌好舵。加强银行流动管理成了现阶段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资金管理 流动风险
  • 简介:破冰:人民币单边升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破冰,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市场力量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格局。

  • 标签: 人民币汇率 股市 全球 芝麻 汇率形成机制 一篮子货币
  • 简介:上篇:流动状况剖析随着银行业资产的快速扩张,不良资产也呈不断累积之势,信贷资金的流动不断受阻,潜在的流动风险令人堪忧。为应对东南亚金融风波,增强银行业资产的流动,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4月以来,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至2000年底,已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3939亿元。1996年至2000年,还核销了银行呆坏账准备金2086亿元。这些措施的施行,其目的是解除国有商业银

  • 标签: 商业银行 资产流动性风险 信贷风险 风险防范 中国
  • 简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日前撰文指出,虽然流动过剩没有权威的准确定义,但全球流动过剩的现象已经是有目共睹。中国所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股价、房价大涨,都应该与全球流动过剩的输入有关。而追根溯源,这应该与“美元本位”的全球货币体系密切相关。

  • 标签: 中国流 资本流入 人民币升值压力 首席经济学家 全球货币体系 银河证券
  • 简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流动会出现过剩还是短缺?这是一个问题。一方面,美联储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球市场注入了大量的美元流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又导致全球信用紧缩,二者作用互相冲抵。

  • 标签: 全球市场 金融机构 美联储 美元 信用
  • 简介:信息质量和市场流动均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2010-2014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分层信息质量、市场流动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市场流动均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显著正相关;并将信息质量分为、低两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市场流动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正向作用会越强。

  • 标签: 分层信息质量 市场流动性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简介: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是依靠存贷利差,但存贷利差正逐步下滑,银行营业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日益增长。文章首先探讨了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商业银行流动的影响,接着利用2011~2015年的数据做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动风险管理的建议。

  • 标签: 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管理
  • 简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通胀和防通胀周期,海外数干亿热钱仍在虎视眈眈。而在中国备类商品价格暴涨的流动泛滥中,我们看到企业资金紧张,中国民间借贷活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赢涨,表明流动局部紧缺现象与流动整体泛滥并存。这样的流动不均衡和内外局势的复杂,使得央行的政策调控成为了难局。

  • 标签: 流动性 不均衡 微观调控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价格暴涨 资金紧张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涉及流动错配与银行挤兑的银行业无限期界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发现,银行挤兑均衡是否存在取决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银行资产的内生清算价格。尽管在正常时期银行挤兑均衡可能不存在,但在经济衰退中出现的概率增加。挤兑会导致信用中介和总体经济活动出现显著萎缩,即使挤兑不会发生,挤兑的预期同样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该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揭示近期金融危机中的一些关键点。

  • 标签: 金融中介 流动性错配 金融加速器
  • 简介:[摩根士丹利10月16日]就在各方普遍下调GDP数据、投资者情绪日趋低落之际,我们的测算表明,新一轮全球流动周期正在酝酿之中。虽然这轮新周期还处于形成初期,但其发展很可能有助于支持资产市场、在今年年内结束衰退、并防止持久通缩的出现。

  • 标签: 周期 GDP数据 摩根士丹利 投资者情绪 资产市场 测算表
  • 简介:本轮债券违约浪潮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环境方面,去杠杆导致货币和信用紧缩,融资环境全面收紧;微观基础方面,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均存在主业不强、盈利微薄或亏损等问题。本轮违约浪潮已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如果未来违约事件持续发生,将可能拖累刚刚有所好转的民间投资。对此必须加强预警和政策准备,保持流动合理稳定、增强债券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加强市场化的债券市场违约处置,防止局部信用风险演化为流动风险和全面的信用风险。

  • 标签: 债券违约 去杠杆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 简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0年12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0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1(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三季度微升0.1点,重新回到景气区间。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运行已逐渐回归常态。

  • 标签: 中国经济学 经济学家 经济运行状况 预期 通胀 回归
  • 简介:从安政到明治,从大正到昭和——飞速旋转的时代,永恒不变的人性。贯穿百年历史变迁的爱与恨,令人难以置信的新人之作。——日本评论家宇野常宽

  • 标签: 人性 时间 历史变迁 爱与恨 评论家
  • 简介: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民流动,特别是'民工潮',进入九十年代已形成了空前的规模。近期内,'民工潮'由季节流动向常年流动转变的趋势日渐明晰。对于这一社会热点,人们自然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笔者之管见。一、农民流动问题探源1.农民流动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劳动力和人口不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历史。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传统的农业生

  • 标签: 农民流动 季节性流 必然现象 常年性 劳动力市场 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