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63计划”实行十年,绩效巨大,但不足之处不宜遮掩。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事开发高新技术的主体发生“错位”,使高新技术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新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一个企业没有独立的研究与开发,再好的外部技术也无法让本企业吸收消化。对我们来讲,急需以电子为基础的通用技术创新。

  • 标签: 863计划 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产业 竞争对手 研究与开发 技术领域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它以独特的市场优势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在依附外部环境改善和国家政策扶持以谋求发展的情况下,应该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价值并使其最大化。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筹划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高新技术产业 税收筹划 问题研究
  • 简介:一种倾向认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裕,因而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在理论上,他们搬来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相对竞争法则,搬来了这样的经典而生动的例子:假设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美元,生产衣服的成本从而其衣服的价格为100美元;中国生产电视机的成本从而中国电视机的价格为3000人民币,生产衣服的成本从而中国衣服的价格为400人民币。这意味着无论就电视机还是衣服来说,中国都较美国拥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能够维持吗?不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会全面地进口,中国只会全面地出口,人民币就要升值。比如上升到1美元=5元人民币。结果怎么样了?现在美国在电视机上拥有竞争优势了,而中国则仅在衣服上拥有竞争优势。即使你在每种产品上都拥有优势,汇率调节的结果,你也只能在你相对优势较强的产品上拥有竞争优势。在实践上,他们有东亚“四小龙”的发展历史做佐证。他们不都是靠搞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家致富的吗?他们还说,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来就被人为地压抑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可以解决我国人多就业难的问题。

  • 标签: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 简介:当着国家正在制定“超863计划”以及大力推进“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之际,经济学家应当主动与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等密切合作,把“经济建设依靠科技、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贯彻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生产力要素 经济学 新技术 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 技术产业
  • 简介: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来杭创业、进一步加快实施“一号工程”建设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国际化,科技的日新月异.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珍视存在的问题和而临的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中国 杭州市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资金投入 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