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1月18日,随着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这一重要课题也被首次提出.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试图构建能全面反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 简介: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随着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达到8472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消除“非典”影响后,人均消费支出也继续增长,全年达到6511元,比上年增长8.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0%。

  • 标签: 基本情况 居民生活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城乡 “非典”影响
  • 简介:本文根据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电价阶梯定价的实施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的举措,从经济学视角对阶梯定价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首先运用了需求弹性、成本分析、边际效用等理论从居民、电力企业、社会的三个层面展开探讨;其次,通过经济学分析认为:阶梯电价通过分档计费,这样既保证了电力企业合理的利润,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同时也照顾到低收入群体,是一套科学合理的电价制度。第三,对公平和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认为,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使之可以用于清洁能源发电的投入,有利于绿色环保,增加社会效益。同时,也矫正了富裕阶层用电越多补贴越多的不公平现象。

  • 标签: 居民用电 阶梯电价 经济学视角 经济效应
  • 简介: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到“九五”期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先后迈人了小康。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市场化,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变得狭窄,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影响到了整个农村

  • 标签: 浙江 生活质量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农村居民 居住消费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已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根本性转变。将我省城镇居民生活状况与国际(地区)进行比较,对于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浙江 城镇居民 生活状况 收入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差距
  • 简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合适的评价指标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进行评价显得日益重要。恩格尔系数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水平的指标,经常被各国经济学家用于衡量本国居民生活水平。然而就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准确程度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时期内具有差异性,所以在采用此指标时应慎重使用。

  • 标签: 恩格尔系数 生活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作为沿海主要省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经济相对发达,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广东省城调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提供的2004年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将居民主要生活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显示2004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六省中居第二位,消费性支出居第一位.

  • 标签: 2004年 城镇居民 广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 简介:本文以R小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居住环境及条件、交通出行、购物、就医、文化娱乐生活、人际交往六个方面,调研了外迁安置老年居民生活适应状况和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外迁安置老年居民搬迁后的生活适应状况及其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值偏向于“一般”;适应状况最好的是居住环境及条件,其次是人际交往,第三是文化娱乐生活。大多数老年居民认为,交通出行、购物、就医适应情况都不佳,体现了在外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中对于公共资源、公共服务配备的滞后和不充分。最后,本文针对未来大城市中心城区改造、人口疏解和城市化过程中安置小区的规划建设、提高外迁安置老年居民生活适应状况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 标签: 外迁安置老年居民 生活适应状况 适应满意度
  • 简介: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吉林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 标签: 保障办法 城市居民最低 最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