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尝试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等产品层面的大型微观数据,基于进口商品种类增加的视角,测算中国进口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商品种类多样化、进口地区结构多元化也是贸易利益的源泉;中间品、消费品、低技术商品、高技术商品的进口都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升;如果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化,中国由于进口商品种类增加所获得的消费者福利会小幅上升;在不考虑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情况下,基于HS-6商品层面数据,中国消费者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相当于1998年GDP的0.40%的福利增加,基于HS-8商品层面数据,中国消费者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相当于2000年GDP的0.42%的福利增加,即中国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338亿—417亿元的福利增加。因此,今后在制定进口战略时,我国政府不仅要重视进口规模本身的变化、进口商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还要高度重视进口商品种类的多样化、进口地区结构的多元化。

  • 标签: 进口商品种类 进口价格水平 消费者福利
  • 简介:根据偏好相似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知,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也是促进一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检验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及该效应作用路径的存在性,本文以中国1990-2009年数据为样本,就不同贸易方式下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各贸易方式而言,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均显著存在,且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是该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传导途径.

  • 标签: 本地市场效应 出口贸易 传导途径
  •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问题,不应一概而论。

  • 标签: 生产率悖论 贸易状态 异质性企业 Olley-Pakes法 新新贸易理论
  • 简介: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货物贸易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重点发生了变化,国家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国家外贸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以及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准设立,大连应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因此,急需借鉴外部经验,尽快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和外贸增长新亮点,增强在东北地区的辐射能力.本文对国内外服务贸易促进政策进行梳理,总结其特点及异同之处,并结合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服务贸易促进政策 自由贸易实验区 产业结构调整
  • 简介:传统的FDI理论如“就近集中权衡”理论认为贸易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但迄今为止鲜有文献基于中国情景对上述理论命题予以实证检验。首先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贸易成本对母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市场决策的作用机制,继而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成本的上升显著阻碍了我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平均而言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约1.037个百分点,中国与东道国农林渔牧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双边贸易成本的上升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上述发现揭示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就近集中权衡”理论关于贸易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的理论预期在中国并不成立,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更偏向于出口引致型而非水平型,其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二是从政策层面来看,要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双边贸易成本以加快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进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双边贸易成本 投资贸易便利化 “就近集中权衡”理论 系统GMM
  • 简介:随着开放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增长和结构变化,细分服务进口知识外溢效应并据此而有差别地推动本土服务部门效率水平提升,既利于我国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增进居民服务消费的福利。在充分考虑服务分行业研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存在较显著的知识外溢,对本土服务部门效率水平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在更高协同性要求下,服务产业间进口的知识外溢比服务产业内进口表现出更显著的效率水平提升作用。还需重点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市场更直接的联系,进而获得源于这些市场更高质量的服务贸易进口知识外溢及其对本土服务部门效率水平提升作用。

  • 标签: 服务进口 知识外溢效应 服务效率 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