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房价出现了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理论表明,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流动效应,通过房产价值的提升提高企业负债能力,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二是杠杆效应,通过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发挥挤出其它部门投资的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流动效应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宏观数据,本文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验证了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房价对企业投资的流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房价对数提高一个标准差,私有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将下降0.0134,降幅为5.05%。并且,经营时间更长或者内部资金更充裕的私有企业从房价上涨过程中受益更多,其融资约束程度的下降幅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非国有部门在金融抑制下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房价影响卖体经济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 标签: 房价 流动性效应 融资约束
  • 简介:民营企业普遍遇到"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忽略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的家族因素对债务融资的影响效应。关于控制家族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家族声誉理论和利他主义理论的观点截然相反。针对上述学术争论,本文把控制家族区分为两类:创始家族和非创始家族,探讨控制家族类型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效应。本文采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而言,控制家族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不显著,既不支持"促进效应",也不支持"阻碍效应"。(2)创始家族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发挥"阻碍效应";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此阻碍效应更加显著。(3)非创始家族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发挥"促进效应";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此促进效应更加显著。(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家族控制公司的债务资金配置是低效率的。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可整合家族声誉理论和利他主义理论的争论,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视角。

  • 标签: 控制性家族 民营企业 债务融资 制度环境 家族类型
  • 简介:新经济地理理论通常认为集群地区的生产率优势源于集聚效应,而“新”新经济地理也认可选择效应(激烈竞争导致高效率企业才能生存)。本文证明了两种效应的存在,进而运用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发现中国集群县市的企业(1)具有生产率优势;(2)低生产率企业少(左断尾),高生产率企业也少(无右移动);(3)企业初建时生产率高、淘汰率高、增长速度低,因而中国集群地区的生产率优势源于选择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

  • 标签: 新新经济地理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 简介:从理论上探讨了增强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外溢效应的外部影响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环境、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在增强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外溢效应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4个外部因素均能增强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外溢效应,其中政策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对金融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业外溢效应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指出:当前应进一步改善外部环境以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溢效应
  • 简介:运用山西企业的配对样本数据,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内在动机和心理可得的双重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在动机和心理可得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包容型领导 领导风格 创造力 内在动机 心理可得性
  • 简介:文章利用1982-2014年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生产、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也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对粮食生产、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具有稳定作用。因此,应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加大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投入。

  • 标签: 财政支农“三农”问题 经济效应 粮食安全 农民收入 农业发展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定严重不完备。由于现有司法资源非常有限,民间集资实际只能被选择性地定罪处罚。而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民间集资行为形成过度威慑,有碍经济发展。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刑法条文应当相对完备。对民间集资行为的治理策略应从当前过度依赖刑罚威慑向主要依靠行政监控转变。

  • 标签: 过度威慑效应 不完备性 惩罚或然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简介:现实中经常会出现相同评论者针对同一事项在不同时间发表相互矛盾的评论,但以往对在线评论影响的研究,关注的都是不同评论者发表的不同评论。本研究从归因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相同评论者发布的前后矛盾评论(原-追矛盾评论)与不同评论者的矛盾评论(一次评论)在影响阅读者对评论有用性感知上的差异。实验证实,相比于不同评论者,相同评论者的矛盾评论能产生更高的评论有用性感知;原因是后者更倾向于被阅读者归因于产品本身的因素。此外,矛盾评论的时间间隔可以调节不同评论类型之间的有用性感知差异。

  • 标签: 网络口碑 矛盾评论 归因理论 时间距离 有用性感知
  • 简介:作为一个主题公园,产品一定要丰富多样,单一的产品不行,特别强调要有重要的创新。大多数主题公园不仅是一个主题公园,而是一个主题公园加上度假区,有大量的酒店作为配套,现在的主题公园非常强调酒店度假住宿设施。

  • 标签: 主题公园 区域效应 成功 经营 住宿设施 度假区
  • 简介:本文在一个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框架下,对中国1992-2012年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总体上符合PMPF范式,即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被动型财政政策的组合。这种组合有效地确保了政府债务的可控,但由于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反应力度不足,容易滋生通胀和泡沫经济。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从PMPF范式逐渐转向AMPF范式应该成为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转变的基本路径选择。

  • 标签: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新凯恩斯模型
  • 简介:阐述中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实施效应现状。以日本高科技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例,从财政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高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对比分析中日高科技产业政策在实施效应上的差距。探讨中国科技产业政策对中国实现科技强国之路的重要

  • 标签: 高科技产业政策 实施效应 日本 启示
  • 简介:基于包含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和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实物资本积累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并从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和实物资本类型(资源型和制造型)两个维度比较产业创新效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劳动力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均大幅提升了实物资本对区域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水平;东、中部地区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资源型实物资本 制造型实物资本 产业创新
  • 简介:利用LMDI方法,分解分析1998—2012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水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同时,也是排放强度下降的决定性因素;工业经济增长是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排放系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人口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人口流动促进工业废水排放增加。另外,还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业节水技术,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水或低排放的行业,促进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间和城乡人口流动;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 标签: 区域 工业废水 人口流动 LMDI
  • 简介:美貌有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美貌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于貌美者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对于商家有助促进商品销售,对于社会具有明显的正外部,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美貌也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美貌影响貌美者个体努力程度,具有社会负外部,影响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同时还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美貌产业的过度发展还将侵蚀经济发展基础。逐美是人类的本性,追求美貌将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决定了追求内在美是基础,因此在社会价值评价中内在美的基础作用必定会得到增强。当前阶段,我们要尽力发挥美貌的正向效应,规避其负向效应,尤其要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美貌观,合理规范美貌产业发展。

  • 标签: 美貌 经济分析 正向效应 负向效应 内在美
  • 简介:本文构建了反映各区域不同产业产值变动与国家、区域自身以及其他区域碳强度动态关系的数理模型.研究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全局和局部动态累积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降低碳强度的作用稍大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要小于其对CO2排放量的影响:从即期效应看.西南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和第二产业产值减少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较大,南部沿海第三产业产值变动碳减排效应也较大,此区域对全国碳减排目标实现区域有较大动态累积作用:京津区域为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动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从累积效果看,西南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碳减排潜力较大。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碳排放易受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

  • 标签: 产业产值变动 碳减排 动态累积作用 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
  • 简介:减少污染排放是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和基本目的,本文分别从工业结构和行业内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态势。应用Sun(1998)的完全分解方法,将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分解为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行业内的绿色转型是减少污染排放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工业结构转型的贡献较小。但是工业结构绿色转型对于减少废气排放的作用相对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检验了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清洁生产投资以及“三同时”投资三种模式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冲击作用,发现清洁生产投资和“三同时”投资更有助于行业内的绿色转型。而三种污染治理模式对工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度污染行业产值份额的变动上,重污染行业尤其是工业废气排放的治理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工业绿色转型 减排 污染治理 面板VAR
  • 简介:使用1995—201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0-1空间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以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表征交通基础设施,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Moran指数逐渐减小但仍十分显著;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增大会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即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铁路密度的增大对临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公路密度的增大会扩大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不显著。指出:继续加大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公路投资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标签: 交通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
  • 简介:组织图是当今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工具,组织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比较不同呈现形式、不同位置的组织图在英语阅读成绩上是否有差异,同时检验组织图的注意力分散效应,对于促进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 标签: 组织图 阅读教学 注意力分散效应
  • 简介:从董事会结构和CEO变更角度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与董事会独立显著负相关,在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的公司,CEO变更与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这种关系在股价信息含量较低的公司并不存在。研究结论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只有继续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鼓励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才能增强股票市场信息效率,改善公司治理。

  • 标签: 股价信息含量 公司治理 董事会独立性 CEO变更
  • 简介:非营利组织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第三部门,正逐步脱离政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而如何吸引捐赠,解决资金困境成为摆在非营利组织面前的第一道坎。本文通过阐述非营利组织的捐赠现状,引出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品牌形象与个人捐赠的关系,从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的问题与成因出发,探索非营利组织如何通过信息公开逐步塑造自身品牌形象,从而达到吸引捐赠者,扩大筹资的目的。

  • 标签: 非营利组织 信息公开 品牌形象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