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推进经济开放、改革和发展,中国政府在权衡利弊得失以后,终于作出了加入GATT/WTO的重大决策.本文回顾了中国和GATT/WTO的关系,认为中国加入GATT/WTO有二次机会,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思想认识,我国政府没有采取行动,直到1986年才提出恢复GATT席位的申请,并进行了长达15年的不懈努力,为尽快加入GATT/WTO进行了二次重大的冲击.中国为何至今仍被拒之于WTO的门外,公开的理由是中国的经济制度不符合WTO的要求,背后的原因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希望中国因加入WTO而迅速增强国力,因而采取种种阻挠手段,要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享受更少的权利.

  • 标签: WTO 中国 动机 进程 阻力
  • 简介:摘要:由于“三孩”政策的执行,居民群体的生育愿望出现了明显转变,生育政策对生育计划的调节功能明显减弱。相关经济社会优惠政策的不匹配、不衔接,成为影响民众生育和养育的制约与难题。所以,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尤其需要健全相关措施保障,切实缓解三孩父母的后顾之忧,以便有效地释放生育潜力,促进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而普惠托育建设将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当前,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过程中存在普惠托育服务政策不够完善、质量关注层面单一、监管体系存在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建立动态监管、提升社会公众认同感等相应对策促进普惠托育服务的发展。

  • 标签: “三孩”生育政策 普惠托育 服务 建设
  • 简介:东北亚地区涵盖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六国在千百年来的交流过程中,既有冲突又伴有合作。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区域国家间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消除贸易壁垒,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事例屡见不鲜,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却迟迟未能建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历史遗留问题和外部阻力等。为了推进东北亚经济的发展,整合区域优势,区域内各国应采取渐进式发展战略,首先从低层次的双边FTA开始,逐步扩展到多边协定,最终向区域经济合作过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构建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分散走向联合,为举步维艰的东北亚合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标签: 东北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前景 阻力
  • 简介:正当相关方面着手筹备《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一周年纪念活动之际,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2009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2010年西部大开发工作安排提出,今年将推动新疆喀什、内蒙古满洲里、广西东兴、云南瑞丽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沿边优势。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 标签: 大陆桥 西部大开发 2010年 阻力 2009年 国家发改委
  • 简介:为系统性地探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阻力要素,本文依据扎根理论,对国内三家企业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并另外选择三家典型企业实施验证性案例研究,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阻力要素归结为2个核心类属、6个维度、19个类目,其中,2个核心类属分别为:(1)企业外部约束条件缺失;(2)企业内生驱动力不足;6个维度分别为:(1)企业CSR行为软约束条件欠缺;(2)政府CSR规制水平低;(3)CSR市场不成熟;(4)企业资源的有限性;(5)企业缺乏CSR文化;(6)企业CSR管理水平限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阻力要素 扎根理论 跨案例研究
  • 简介:借鉴改进的C-D函数和Romer的经济增长阻力分析框架,分地区分产业测算水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阻力。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的弹性大于水资源和劳动;各省份各产业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水资源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阻力最大,尤其是东部省份,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不仅受到资本弹性、水资源弹性、劳动弹性的影响,水资源受到限制情况下增长率的取值也将影响到增长阻力的测算结果。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和增强技术的作用降低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 标签: 经济增长 水资源 阻力 三次产业 岭回归
  • 简介:去年国务院曾发文:放松城乡人口流动的某些户藉管制。但某些大城市对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几乎是置之不理,理由是大城市特殊。可见当今我国的法令可行程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理由,让平民百姓无所适从。到今天,中国几十年延续下来的僵死的户籍制...

  • 标签: 户籍制度 中国社会发展 人口流动 自由流动 城市人 保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