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屈指算来.李夏德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已经有30多年了,他说,这一切得缘于年少时在奥地利看到的一本关于中国汉字的书,书中非常生动和形象地介绍了汉语的声调、语法和词汇,与西方的语言文字完全不一样!他很惊奇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语言和一堆笔画的文宇,那可怎么学呀7他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意犹未尽,随后,他四处寻找,企图获得更多有关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的资讯,但在那个年代,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介绍并不多。1973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正式建立了汉学系,这对于有100多个系.有长达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学来说,似乎是来得晚了点,不过对李夏德来说简直正是时候,因为那时他正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李夏德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成了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的第一批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缘就这样不期而遇,从此.李夏德的生活就与遥远的中国密不可分地联系了起来。

  • 标签: 维也纳大学 中国文化 语言文字 大学学习 中国汉字 奥地利
  • 简介:<正>遂宁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理念创新是新形势下推动人才开发的动力源泉。遂宁市在策划、组织、开展"双争双创"活动过程中,坚持理念先行,认识到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人才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小环境建设是人才开发的"细胞工程",没有细胞的激活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人才的激活。这些理念抓住了人才工作的关键和要害。启示之二:制度创新是建立人才开发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遂宁市制定了队伍建设、柔性流动、成果转化,人才产权激励等配套文件。规定:柔性流动人才创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职称评审、优秀专家选拔、社会保险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待遇;参加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受岗位职数限制;对发明创造,给予发明人转化、转让、股权收益,优先评聘技术职称。这些创新的制度设计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

  • 标签: 人才开发 理念创新 细胞工程 计算机考试 职称评审 产权激励
  • 简介:2002年9月29日,北京阳光灿烂,秋风和煦.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在人民大会堂向来自19个国家的51位外国专家颁发了"友谊奖",以表彰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日本专家古在丰树先生获奖后,用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兴奋、感动.兴奋的是,能够获得中国政府这一旨在表彰杰出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是人生莫大幸福.感动的是,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却获得如此殊荣,足见中国政府对外国专家的友好与尊重.他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更多的工作,为发展日中友好多作贡献.

  • 标签: 人类 环境 中国国家“友谊奖” 日本专家 古在丰树 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