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8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朝日新闻》社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将历史问题看作是影响中日关系的第一因素。无疑,切实执行中日双方达成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是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日本的历史观与政治潮流则显示:日本难以如德国般反省二战历史。这就引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能否超越历史问题?本人的看法是:中方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超越历史问题,为了国家的总体和长远利益,这可能是中国不得不吞下的一枚苦果。

  • 标签: 中国 日本 外交关系 侵略战争 国家利益
  • 简介:摘要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问题是一直来我国劳动法学界、立法部门乃至实务部门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也是劳动法律适用与劳动司法的一个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在现有劳动法律制度仍然没有对劳动关系予以明确界定、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持有不同看法的背景下,劳动立法遭遇选择性施行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究竟如何界定劳动关系,已成为我国劳动立法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 标签: 劳动关系 雇佣关系 用工制度
  • 简介: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现状与问题高锷冷战后,中美日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微妙的三边关系,这种关系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形成稳固的战略基础,处在不断调整过程之中。日美关系从不平等的主从关系调整为全球性伙伴关系;中美关系由严重恶化转入正常关系的...

  • 标签: 三边关系 中美日 中美关系 日美关系 中日关系 日本
  • 简介:中美军事关系的历史演变、问题和前景──刘劲松一.跌宕起伏的中美军事关系史1.1949年~1979年的中美军事关系1949至1979年间,热战与冷战是中美两国军事关系的主轴,交流与合作无从谈起。但是,双方从总体战略考虑,在军事问题上都有所克制。如美最高...

  • 标签: GEOLOGICAL PROSPECTING RADAR concrete BLOCKS with
  • 简介:<正>进入1993年以来,国内经济再次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一些领域呈现“过热”状态。但与此同时,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瓶颈部门却一直热不起来。而被誉为“经济成长的发动机”的对外贸易,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则与高速增长着的国民经济形成了较强烈的反差。在进口增长23.%的同时,出口仅增长了4.4%,个别月份的出口还为负增长。人们不禁要问: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外贸出口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国内经济高速增长而出口疲软的困境呢?

  • 标签: 经济高速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 国内经济 经济增长 外贸出口
  • 简介: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恰、穆”与中原周人“昭、穆”制度的关系龙西江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不同研究方向上所取得的发展和突破,使我们了解到;藏汉两个民族存在共同的渊源,自古以来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汉民族同宗同源。一.考古学...

  • 标签: 青藏高原 和田玉 《山海经》 西王母 昭穆制 民族
  • 简介:美国高层人士对中美关系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1994华盛顿“中美关系研讨会”侧记王逸舟1994年11月1日至3日,由美“凯特林基金会”(KetteringFoundation)发起、资助和组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中美关系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

  • 标签: 中美关系 研讨会 凯特林基金会 华盛顿 重要问题 安全问题
  • 简介:近日,作家雪珥的《危险关系——晚清转型期的政商赌局》出版,其顺利程度超出雪珥本人的预料。时值改革攻坚和重拳反腐之秋,该书的出版恰好呼应了这样的大气候,这或许是它能够快速与读者见面的原因。对此,记者就政商关系在中国如何就会沦为"危险关系"访问了作者本人。

  • 标签: 政商 改革攻坚 相对弱势 统计角度 香港廉政公署 沈万三
  • 简介:以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政治关系对绩效的影响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一个政治关系、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66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关系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与企业本身的特点:对于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政治关系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间接地提高绩效水平;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政治关系对于组织绩效、动态能力以及组织学习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政治关系 动态能力 组织学习 组织绩效
  • 简介:王小东在2000年第5期《战略与管理》上发表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的长文。这篇文章回应了人们对“中国民族主义”者的一些疑惑。他说,“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绝不是所有中国的东西都赞成,所有西方的东西都反对”,“个人权利是目的,团结是手段”,“民族主义不但不反对,而且支持民主主义”,“中国的未来政治改革的大方向应当是民主制”.“中国的民族主义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一个水平的公正和平等的诉求”,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主制 政治改革 个人权利 反对 和平
  • 简介: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编译局荣敬本在苏联解体后,国际间和国内的民族冲突显得很突出。其实,这是个老问题,又有新的因素。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但是,我们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才能理出一个头绪,找到解决...

  • 标签: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决民族问题 霸权主义 交易成本 根本途径 民族冲突
  • 简介:民族主义的发展尹保云“民族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有的学者在“民族主义”的标题下探讨国与国的关系,有的学者却探讨少数民族的分裂主义;加拿大魁北克法商人的独立运动,有人称之为“民族主义”,有人称之为“种族主义”;有的经济学家把“民族主义”作为“国...

  • 标签: 民族主义 国家意识形态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种族主义
  • 简介: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盛洪一.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因生理或文化方面的特征而达成的一种身份的共识,而天下主义则是对整个人类的认同。从借奔论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策略;从经济学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各会达成...

  • 标签: 民族主义 天下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 自由贸易 文化策略 其它民族
  • 简介: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成了最近中国人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之一.一派人支持美国,他们支持美国的一切,不问具体细节,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另一派人反对美国,这里固然有同情弱者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认为美国与中国有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因此,中国人关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争论实际上还是中国人关于自己事务的长久以来的争论的延续。做一个粗陋的划分,前一派人主要是民主主义者,或曰人权主义者;后一派人主要是民族主义者,或曰族权主义者。我认为在这个长久以来的争论中,一些其实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东西一直被搞混淆了,实在有必要借这个契机把这些简单而又基本的东西搞搞清楚。一.强权即公理仍是这个世界的墓本法则北约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南斯拉夫人 个人权利 梁启超 国际关系 族权
  • 简介:民族主义概念的现代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逸舟中文里的“民族”,是一个相当简约的概念。它由“民”和“族”两个词组合而成。所谓“民”,古代多指被统治的庶人(如“民惟邦本”)或泛指人类(“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现代有时指人民(如“为民除害”),有时指某族的人...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民族利益 斯大林 意识形态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