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ython是一种开源的面相对向编程语言,CATIA是航空产业应用非常的三维建模软件。本文主要研究在Python语言环境中使用CATIA软件平台快速建立飞机机翼外形参数化数模的方法。

  • 标签: Python CATIA 机翼 参数化
  • 简介:摘要目的将本地区人群早孕期整倍体筛查参数即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代入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FMF)竞争风险模型,评估早孕期筛查子痫前期的效能。方法基于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单胎妊娠妇女的前瞻性队列,以英国FMF网站(fetalmedicine.org)公开的算法,将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tA-PI)和PAPP-A转化为中位数的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并计算单独母体因素,或母体因素联合MAP、UtA-PI、PAPP-A中的1项、2项或3项的风险结果。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筛查效能,分别计算假阳性率为5%和10%时所对应的预测子痫前期以及足月型和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并与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的筛查方式进行比较。结果5 144例单胎妊娠妇女进入队列,最终4 919例纳入分析,发生子痫前期者223例(4.5%),包括早产型子痫前期55例(1.1%)和足月型子痫前期168例(3.4%)。未发生子痫前期组MAP、UtA-PI、PAPP-A的MoM值中位数均分布在1.0±0.1范围内。MAP、UtA-PI和PAPP-A Mom在早产型子痫前期孕妇分别为1.061(0.999~1.150)、1.115(0.873~1.432)和0.820(0.493~1.066),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分别为0.985(0.935~4.043)、1.039(0.864~1.236)和1.078(0.756~1.508)]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和PAPP-A Mom在足月型子痫前期孕妇分别为1.065(1.002~1.133)和1.007(0.624~1.393),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25)。母体因素+MAP+UtA-PI+PAPP-A的联合筛查效能最佳,假阳性率为10%时,预测子痫前期、早产型和足月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分别为53.0%、76.4%和44.6%。根据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的筛查方式,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的比例为5.9%(290/4 919),筛查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25.5%(14/55);在相同的筛查高风险人群比例时,母体因素+MAP+UtA-PI+PAPP-A筛查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65.5%(36/55),明显升高。结论早孕期整倍体筛查参数PAPP-A联合母体因素、MAP、UtA-PI预测子痫前期,在不增加生化检查费用的情况下,能有效筛查本地区人群的早产型子痫前期。

  • 标签: 子痫前期 早孕期筛查 PAPP-A 竞争风险模型 外部验证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p-MRI)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三阴性(TNBC)和三阴性(NTNBC)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3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和NTNBC,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50)和验证集(n=121)。提取基于动态对比增强T1(DCE-T1WI)序列和脂肪抑制T2WI序列的三维病灶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弹性网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最终筛选32个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基于脂肪抑制T2WI序列、DCE-T1WI序列和二者序列联合的mp-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3个影像组学标签,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371例患者中,TNBC患者61例,NTNBC患者310例。NTNBC与TNBC患者间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4.544,P<0.001),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块最大径、是否合并脉管癌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TNBC和NTNBC最佳效能模型是基于mp-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ROC AUC、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训练集分别为0.91[95%可信区间(CI)0.881~0.932]、86.0%、84.4%、86.3%,在验证集分别为0.84(95%CI 0.807~0.868)、75.2%、68.7%、76.1%。结论基于mp-MRI影像组学特征可有效地预测TNBC和NTNBC,为临床医师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三阴性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肾盂旁囊肿和结石性肾积水的可行性。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尿路成像确诊的肾盂旁囊肿患者14例(肾盂旁囊肿组)及结石性肾积水患者22例(结石性肾积水组)。采用能谱CT对两组患者进行平扫,之后进行碘对比剂泌尿系常规皮质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及较长时间延迟扫描(20~30 min),收集病灶的7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水浓度(WC)、能谱曲线斜率(λ)等数据,进行线性对照。结果肾盂旁囊肿组7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结石性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5)。肾盂旁囊肿组WC值稍高于结石性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两组λ40-140、Zeff、IC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平扫成像所获得的70 keV单能量CT值和WC值,可对肾盂旁囊肿和结石性肾积水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利用该检查可一定程度上免除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或CT尿路成像,从而减少辐射剂量和碘剂载荷,但是20~30 min延迟扫描更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肾积水 物质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评估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NSTEMI患者80例,均于PCI治疗后1周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评估N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的价值。结果80例NSTEMI患者预后不良21例(26.25%),预后良好59例(73.75%)。预后不良者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大于预后良好者(t=11.40、8.01,P均<0.05),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高于预后良好者(t=18.97、8.96,P均<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评估N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0.70。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在N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评估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定量参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转移性直肠癌患者周围神经侵犯(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0年4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PET/CT检查并于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81例患者(男51例,女30例,中位年龄63岁)资料。记录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包括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CA)19-9水平、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各参数在PNI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I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PNI阳性患者32例(39.51%,32/81),PNI阴性患者49例(60.49%,49/81)。PNI阳性和阴性患者的T分期(χ2=10.73,P=0.010)、淋巴结转移(χ2=6.21,P=0.013)、TNM分期(χ2=7.61,P=0.022)、MTV[14.6(10.4,24.7)和9.0(5.4,14.5) cm3;U=-3.48,P=0.001]及TLG[108.588(72.749,182.707)和65.365(35.593,117.682) g;U=-2.79,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MTV是非转移性直肠癌患者PNI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R)=1.130,95% CI:1.025~1.245, P=0.014];MTV最佳预测阈值为9.53 cm3,AUC为0.7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27/33)和59.18%(29/49)。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能够预测转移性直肠癌PNI状态,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标签: 直肠肿瘤 肿瘤侵润 周围神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影响着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虽然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某些特殊情况无法明确组织病理学类型或亚型。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直观地反映肿瘤代谢程度,其代谢参数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影像组学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旨在从医学图像中提取自动化的定量成像特征,并能无创地预测肺癌的病理类型。笔者就18F-FDG PET/CT在预测NSCLC病理类型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癌,非小细胞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类型 影像组学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诊断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91例,以肝活检为"金标准"评价肝脂肪含量;使用FibroScan(R)对研究对象进行CAP值测定,确定CAP值的诊断和影响因素。结果经FibroScan(R)诊断,S0、S1、S2、S3的CAP值分别为(201.21±21.20)dB/m、(227.67±51.71)dB/m、(259.89±29.23)dB/m和(320.54±23.41)dB/m。与组织学诊断相比较,FibroScan(R)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率;CAP值与BMI(r=0.518,P=0.000 1)、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r=0.661,P=0.001)呈显著正相关;CAP值诊断肝脏脂肪变S1、S2和S3的截断点分别为208 dB/m、257 dB/m和296 dB/m,其敏感度分别为92.5%、86.5%、72.7%,其特异度分别为83.7%、91.4%、96.4%。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者中,FibroScan(R)可有效而准确地诊断NAFLD和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受控衰减参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无创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在预测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9例、女性43例,年龄33~90 (66.0±11.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并计算代谢参数,变异系数(CV)为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标准差(SD)与SUVmax的比值;LMV为淋巴结SUVmax与纵隔血池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的比值;病灶葡萄糖酵解总量(TLG)为肿瘤代谢体积(MTV)与SUVmean的乘积。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连续性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患者肺部原发肿瘤的长径>30.0 mm或淋巴结的短径>10.0 mm时易发生淋巴结转移(61.9%对38.1%、59.5%对40.5%,χ2=9.16、5.20,均P<0.05 );转移组患者的原发肿瘤CV、淋巴结SUVmax和LMV均高于未转移组患者(46.7±6.1对29.4±6.0、5.9±1.9对2.8±1.6、2.2±0.6对1.4±0.3 ,t= 13.81、8.60、3.97,均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SUVmax[OR=2.2 ,95%可信区间(CI):1.30~3.80 ,P<0.05]和原发肿瘤CV(OR=1.5 ,95%CI:1.20~1.80 ,P<0.01)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CV的曲线下面积(AUC)=0.97(SD=0.02,95%CI:0.94~0.99,P<0.01),当CV>30.5时,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41.7%;淋巴结SUVmax的AUC=0.91(SD=0.30,95%CI:0.85~0.97,P<0.01),当淋巴结SUVmax>3.1时,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23.3%。将2种危险因素进行联合诊断,得出的AUC=0.98(SD=0.01,95%CI:0.96~1.00,P< 0.0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中原发肿瘤CV和淋巴结SUVmax是预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基线PET/CT检查且行一线ICI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糖酵解总量(TLG)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一线ICI联合化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并收集患者外周血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共入组44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TMTV>119.5 cm3及转移灶数量>3个与较差的PFS有关(χ2=4.19、11.28,P<0.05);TMTV>119.5 cm3及TLG>424.3与较差的OS有关(χ2=14.96、6.0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TMTV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8)。结论在接受一线ICI治疗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TMTV是OS的独立预后指标,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指标,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但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总肿瘤代谢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病理亚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增殖指数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48例,年龄39~85(63.9±9.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和高分辨率CT(HRCT)显像。从PET/CT图像中提取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从HRCT图像中获取肿瘤大小和CT形态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PET/CT代谢参数、Ki-67增殖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病理亚型的PET/CT代谢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4例NSCLC患者在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CT形态学特征间的Ki-67增殖指数、SUVmax、MTV、TL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34~84.842,均P<0.001)。所有患者的Ki-67增殖指数与SUVmax、MTV、TLG均呈线性正相关(r=0.787、0.309、0.651,均P<0.001)。低分化型腺癌(实体+微乳头状为主型腺癌)的Ki-67增殖指数与SUVmax、MTV、TLG均存在相关性(r=0.492、0.652、0.603,均P<0.05);而高分化型腺癌(贴壁为主型腺癌)的SUVmax和TLG、中分化型腺癌(腺泡+乳头状为主型腺癌)的SUVmax与Ki-67增殖指数呈线性相关(r=0.568、0.567、0.671,均P<0.05)。结论NSCLC的Ki-67增殖指数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TLG均有相关性,且与SUVmax的相关性最高。NSCLC不同病理亚型的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相关性程度不同。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Ki-67抗原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还在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欧洲泌尿放射生殖学会建议使用完整的多参数磁共振进行检查,但关于其中的动态增强检查争议较多。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双参数MRI和多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别不大。多数文献均讨论对比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危险,关于动态增强的优点鲜有文献讨论。笔者综述了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序列并对双参数MRI与多参数MRI做出对比,同时重点讨论了目前争议最大的动态增强序列,并做出展望。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 简介:摘要CT系统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根据X射线衰减情况,构建物体影像,以详细获知样品内部信息。当前CT系统在各领域中应用广泛,优点突出,为保证其更好的应用,有必要对其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本文探讨CT系统成像原理,介绍标准模板计算方法,重点探讨系统参数的标定以及图像重构相关知识,以供参考。

  • 标签: CT系统 参数标定 成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CCTA)左心耳测量参数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心源性脑卒中(CS)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179例行CCTA检查的NVAF患者的临床和检查资料。根据CCTA检查后2年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情况进行分组,其中符合CS标准的为病例组(87例),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无TIA发作的患者为对照组(92例)。使用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左心耳的开口长短径和面积、深度、容积参数,用体表面积校正各测量值,获得该参数的校正指数,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指数、高血脂、房颤病史年数、左心耳开口面积指数(LAAOA Index)、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对CS发病的影响。通过ROC曲线评估LAAOA Index和LAAEF对CS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左心耳开口长短径和面积、最大和最小容积的校正指数以及LAAEF分别为(1.80±0.21)cm/m2、(1.19±0.17)cm/m2、(3.20±0.71)cm2/m2、(7.91±1.92)ml/m2、(5.03±1.40)ml/m2、(36.20±10.54)%,对照组分别为(1.64±0.24)cm/m2、(1.06±0.19)cm/m2、(2.65±0.64)cm2/m2、(6.61±1.68)ml/m2、(3.67±1.28)ml/m2、(45.25±1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83、4.647、5.481、4.826、6.823、-5.875,P值均<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AOA Index增大(P=0.005)和LAAEF减小(P<0.001)是NVAF患者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LAAOA Index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95%CI 0.639~0.777),最佳诊断界值为3.16 cm2/m2;LAAEF的AUC值为0.734(95%CI 0.663~0.797),界值为38.71%;LAAOA Index联合LAAEF的AUC值为0.786(95%CI 0.718~0.843)。结论CCTA检查可以利用冠状动脉血管扫描数据,对左心耳大小和功能进行一站式、比较准确的评价。CCTA左心耳测量参数可以作为CHA2DS2-VASc评分的补充,为NVAF患者CS发病风险评估提供影像学量化指标。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心源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的参数响应图(PRM)定量参数对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胸部三大疾病筛查的受试者615例。根据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为正常组、高危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小气道CT定量参数主要为PRM参数,包括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肺叶的肺体积、功能小气道疾病体积(PRMVfSAD)、肺气肿体积(PRMVEmph)、正常部分肺体积(PRMVNormal)、未分类部分肺体积(PRMVUncategorized)及后四者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3组间基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肺功能参数和小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评价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最后构建基于PRM联合4个基本临床特征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肺功能。结果3组间全肺PRM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定量参数PRMVEmph、PRMVEmph%、PRMVNormal%与FEV1/FVC呈中度相关(P<0.001),全肺体积、PRMVNormal、PRMVUncategorized及PRMVUncategorized%与FVC呈强或中度正相关(P<0.001),余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呈弱或极弱相关。基于以上参数建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和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64,验证集中R2=0.749;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88,验证集中R2=0.792。验证集中,随机森林FEV1%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分类的灵敏度为0.85(34/40),特异度为0.90(65/72),准确度为0.88(99/112);随机森林FEV1/FVC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及COPD患者分类的灵敏度0.89(8/9),特异度1.00(112/112),准确度0.99(120/121);两个模型联合对COPD组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GOLD Ⅱ、GOLD Ⅲ+Ⅳ]分类的准确度为0.44。结论小气道CT定量参数PRM可区分正常人群、高危及COPD人群;基于PRM参数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回归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COPD及COPD组的预测效果良好,进而实现一次CT扫描能够完成对功能小气道和肺功能的一次性评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测 随机森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参数磁共振(bpMRI)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PCa)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活检阳性率的影响。根据活检前的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bpMRI组(165例)与mpMRI组(237例),比较两组PCa及csPCa的检出率。对两组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PV)和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tPSA区间、不同PV及不同PI-RADS V2评分时,两组患者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结果患者年龄越大,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tPSA水平的升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PV的增大,PCa阳性率反而降低(P<0.001);患者PI-RADS V2评分越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两组的PCa及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组的PCa检出率及csPCa检出率高于bpMRI组(58.1% vs. 31.7%, P=0.004;46.8% vs. 20.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其他tPSA区间(tPSA<4 ng/mL、4~10 ng/mL,20~100 ng/mL)、不同PV(≤30 mL、30~60 mL、>60 mL)及不同PI-RADS V2评分(3、4、5分)时,两组的PCa和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pMRI与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相当,但是,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高于bpMRI。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植物工厂生产中,诸多环境因素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温室系统小气候建模的常用方法,使用机理法对植物工厂环境小气候进行建模。本文主要研究了植物工厂内各个系统对植物工厂内环境的影响,并建立温湿度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实验,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植物工厂,小气候建模,热平衡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学亚型鉴别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23例NSCLC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61.5±8.1)岁]。患者接受40 min动态和静态18F-FDG PET/CT显像(注射后60 min)。选取动态显像不同阶段及静态显像SUVmax、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等参数对原发灶进行评估,分析淋巴结SUVmax。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组间各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比较各半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23例患者有24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NSCLC,其中11个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3个腺癌。动态PET/CT第3阶段(33~40 min)鳞癌、腺癌组间原发灶SUVmax(13.5±3.4与9.6±5.1)、SUVmean(8.1±2.2与5.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20、2.10,P值:0.039、0.048);静态显像2组间原发灶SUVmax、TL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37;z=-2.17,P=0.030)。ROC曲线分析示上述参数鉴别诊断2种NSCLC亚型的AUC为0.727~0.762。14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共有15个区域存在转移淋巴结,另70个区域的淋巴结为良性。转移和良性淋巴结间动态PET/CT第2阶段(19~26 min)SUVmax分别为4.0(2.8,6.2)和2.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P<0.001);2组间动态显像第3阶段及静态显像的SUVmax也存在差异(z值:-4.59、-4.10,均P<0.001)。3个SUVmax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AUC分别为0.856、0.879、0.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78、0.34、1.27,P值:0.434、0.734、0.205);动态显像第3阶段SUVmax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3/15、90.0%(63/70)、89.4%(76/85)。结论动态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尤其是动态显像第3阶段参数对NSCLC组织学亚型鉴别及转移淋巴结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肿瘤原发灶代谢参数小细胞肺癌(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于术前诊断为临床N0期(cN0)的183例患者[男72例,女111例,年龄(61.5±8.4)岁],所有患者于检查后3周内于本院行原发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依据术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OLM阳性(OLM+)组及OLM阴性(OLM-)组。分析获得18F-FDG PET/CT原发灶相关参数:原发灶最大径(Dmax)、原发灶位置、形态学特征、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原发灶SUVmax-肝SUVmean比值(TLRmax)、原发灶TLG-肝SUVmean比值(TLRTLG)。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各参数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L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183例患者中,25例(13.7%,25/183)存在OLM,共46枚淋巴结转移(N1淋巴结15枚,N2淋巴结31枚)。OLM+组原发灶Dmax[2.9(2.3,3.7)与2.3(1.7,2.8) cm]、分叶征[76.0%(19/25)与37.3%(59/158)]、原发灶SUVmax[11.1(7.9,17.7)与4.7(2.3,9.2)]、TLG[41.5(10.2,91.1)与15.6(6.5,23.8) ml]、TLRmax[4.7(3.5,7.6)与2.1(0.9,4.0)]、TLRTLG[18.1(5.0,44.3)与6.1(3.0,11.4) ml]均高于OLM-组(z值:-4.709~-3.247, χ2=13.19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Rmax[比值比(OR)=15.145,95% CI:3.381~67.830,P<0.001]和Dmax(OR=3.220,95% CI:1.192~8.701,P=0.021)是OLM的独立危险因素。TLRmax预测OLM 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94),其阈值为3.12时诊断OLM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23/25)、63.3%(100/158)、67.2%(123/183)、28.4%(23/81)和98.0%(100/102)。结论18F-FDG 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TLRmax是NSCLC患者OLM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灵敏预测NSCLC患者的OLM。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