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锌电池的电极由于使用的局限性,当前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于电极材料的制备、电极添加剂应用及化成充电研究两方面。后续应从影响过氧化贮存稳定性的机理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电极贮存稳定性的难题。

  • 标签: 锌银电池 银电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猪小肠黏膜下层(NS-PSIS)治疗肛瘘动物模型的愈合机制。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肛瘘动物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使用NS-PSIS填塞治疗肛瘘,对照组使用猪小肠黏膜下层(PSIS),并在术后12、24、48 h及14 d获取肛瘘组织标本(每组3只)。行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肛瘘组织的愈合情况。行Masson染色评估肛瘘边缘组织中胶原沉积情况,并定量分析。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肛瘘边缘组织中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并定量分析。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肛瘘边缘组织中TGF-β1/Smad2/COLⅠ/COLⅢ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GF-β1、Smad2、COLⅠ和COLⅢ的mRNA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成功构建NS-PSIS,并建立新西兰兔肛瘘模型。NS-PSIS和PSIS填塞治疗肛瘘早期(术后12~48 h),两组的瘘道周围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和新生血管形成。Masson染色显示,在术后48 h,NS-PSIS组的胶原合成明显多于PSIS组[(29.40±2.80)%比(20.97±1.68)%,t=-7.752,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术后48 h,NS-PSIS组的MVD明显高于PSIS组[6.8(5.2,7.8)比5(4,6.8),Z=-2.969,P<0.01];在术后24 h,NS-PSIS组COLⅠ[(22.06±2.83)%比(13.5±2.88)%,t=-6.342,P<0.01]和COLⅢ[(25.70±3.44)%比(20.02±2.45)%,t=-4.038,P<0.0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SIS组;在术后48 h,NS-PSIS组的COLⅠ[(28.71±3.81)%比(20.09±3.07)%,t=-5.284,P<0.01]和COLⅢ[(30.59±1.41)%比(24.01±1.77)%,t=-8.710,P<0.0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SIS组;此外,在术后48 h,NS-PSIS组的TGF-β1[19.71(18.56,20.90)%比13.50(11.34,14.71)%,Z=-3.621,P<0.01]和Smad2[(18.56±2.57)%比(12.22±2.55)%,t=-5.249,P<0.0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SIS组。RT-qPCR显示,在术后48 h,NS-PSIS组的TGF-β1[8.62(8.57,9.05)比6.87(6.51,7.14),Z=-3.621,P<0.01]、Smad2[13.44(11.25,13.59)比10.05(9.05,10.37),Z=-3.616,P<0.01]、COLⅠ[4.02(3.84,5.82)比2.58(2.08,4.08),Z=-2.012,P<0.01]和COLⅢ[12.12(11.60,14.60)比9.24(7.25、9.52),Z=-3.604,P<0.0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SIS组。结论肛瘘填塞治疗早期(术后48 h) NS-PSIS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胶原合成的能力可能优于PSIS,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2/COLⅠ/COLⅢ信号通路相关。

  • 标签: 肛瘘 猪小肠黏膜下层 纳米银 动物模型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硝酸涂布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30例(30眼),溃疡深度为角膜浅中基质层,溃疡范围为直径≤6mm。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2%硝酸涂布于角膜溃疡表面并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观察组15例角膜溃疡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1.26±5.37)天。对照组10例角膜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5.10±6.50)天。观察组角膜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t=-5.57,P=0.000)。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治疗前(t=5.07,3.19;P=0.000,0.011)。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t=-2.22,P=0.039)。结论硝酸涂布对于病变位于浅中基质层的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疗效,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少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 标签: 硝酸银 角膜炎,真菌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纳米(AgNPs)杂化的载辛伐他汀(SIM)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评价其体外缓释效果。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SIM的PLGA微球。使用丝素蛋白(SF)并通过其疏水作用对载SIM的PLGA微球表面进行改性;通过静电吸附用壳聚糖(CTS)及AgNPs进一步对微球表面进行改性,制备AgNPs吸附CTS修饰SF包覆的载SIM的PLGA微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能谱仪、Zeta电位仪对载药微球进行分析,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所制备的PLGA微球的平均直径约为9.67 μ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AgNPs杂化后的载SIM的微球;Zeta电位结果表明载药微球处于稳定的状态;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载药微球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效果,能延缓药物释放速率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结论SF修饰的AgNPs杂化的载SIM的PLGA微球具有抑菌与成骨作用,且表现出较好的体外释放效果,可应用于口腔内的局部缓释给药,在牙周炎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辛伐他汀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银 微球 药物释放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体内研究0.1%纳米溶液、氢氧化钙糊剂封药在Beagle犬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根管内的抑菌效果及对根尖周组织炎症刺激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只成年雄性Beagle犬的30颗双尖牙,拍摄锥形束CT(CBCT)确认构建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后按照冠向下预备法预备30颗双尖牙。将实验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封药0.1%纳米溶液、氢氧化钙糊剂、空白对照(只冲洗,不封药)。根管封药4周后再次拍摄CBCT,使用CBCT机自带软件DCTViewer 2.0测量术前、术后冠状面、矢状面视图中根尖透射影像面积;处死Beagle犬,取部分牙根及根尖周组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根管壁的抑菌深度并观察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程度。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1%纳米溶液组、氢氧化钙糊剂组、空白对照组犬牙根尖周透射影像面积在冠状位分别减少(4.8 ± 3.4)、(1.6 ± 1.6)和(2.2 ± 2.6)mm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5.607,P = 0.002),在矢状位分别减少(6.3 ± 3.9)、(4.1 ± 4.6)和(1.3 ± 2.8)mm2,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 = 6.869,P<0.001);根管壁的抑菌深度分别为243(159,372)、123.5(90,134)和104.5(81,135)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519,P<0.001);0.1%纳米溶液组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程度3例为0级、4例为1级、3例为2级,氢氧化钙糊剂组1例0级、5例1级、3例2级、1例3级,空白对照组1例0级、3例1级、4例2级、2例3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955,P = 0.052)。结论0.1%纳米溶液能够促进Beagle犬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抑制根管内细菌的生长,且对根尖周组织无明显炎症刺激性。

  • 标签: 根尖周炎 次氯酸钠 生物膜 氢氧化钙 纳米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敷料联合高压氧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纳米敷料组(B组)、常规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C组)、常规治疗组+纳米敷料+高压氧治疗组(D组),每组13例。治疗1个月后比较4组患者创面疗效、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D组患者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其他3组(84.6%、84.6%、69.2%),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患者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B、C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纳米敷料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提高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伤口愈合。

  • 标签: 纳米银敷料 高压氧 开放性骨折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49.5岁;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9.0岁。两组均急诊彻底清创引流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术后创面采用纳米纱布敷料换药法治疗,对照组术后创面采用传统四黄纱布敷料换药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细分为单一肛周组和其他合并组。比较分析各分组间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及术后3 d、7 d、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β1(tumor necrosis factor-β1,TNF-β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Ⅰ/Ⅲ型胶原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13±5.61)d、(15.27±2.96)d,均优于对照组的(37.63±8.85)d、(22.57±4.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7 d、14 d,研究组术后血清TNF-β1、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Ⅲ型胶原蛋白、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分的单一肛周组患者中,研究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50±3.23)d、(13.14±1.75)d,均优于对照组的(31.08±3.26)d、(19.75±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分的其他合并组患者中,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19±3.78)d、(17.13±2.53)d,均优于对照组(42.00±8.74)d、(24.44±4.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87.5%(14/16),明显优于对照组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显著,纳米尤其对肛周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患者的治疗上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其机制可能为降低TNF-β1和IL-6水平,并提高Ⅰ/Ⅲ型胶原蛋白和VEGF水平,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沉积或促进血管重建,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银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术后创面愈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负载银粒子的改性透明质酸黏性水凝胶,探讨其在小鼠细菌定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多巴胺修饰的透明质酸(HA-DA)和苯硼酸修饰的透明质酸(HA-PB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其特征峰。在HA-DA和HA-PBA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丙烯酰胺,制备质量分数为10%、15%、20%丙烯酰胺的黏性水凝胶。观察含质量分数20%丙烯酰胺的黏性水凝胶在37 ℃下倾斜状态和倒立状态的成胶情况,旋转流变仪检测前述3种黏性水凝胶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在含质量分数20%丙烯酰胺的黏性水凝胶中加入纳米银离子,制备含黏性水凝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含黏性水凝胶释放的银离子浓度,并计算累计银离子释放率(样本数为5)。取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黏性水凝胶组及含黏性水凝胶组并进行相应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培养1、2、3 d细胞存活情况(样本数为5)。取24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在其背部建立48个接种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悬液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每只小鼠2个创面。将创面分成生理盐水组、黏性水凝胶组、含黏性水凝胶组并进行相应处理,每组16个创面,且每只小鼠的2个创面纳入不同组。伤后3、7、10、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 d,观察并计数创面中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并分析创面上皮化的表皮厚度和胶原纤维的光密度;伤后3、7、10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各指标各时间点创面数均为4个。对数据进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HA-PBA在波数为1 369、1 425 cm-1处检测到特征峰,表明苯硼酸成功接枝到透明质酸上;HA-DA在波数为1 516、1 431 cm-1处检测到特征峰,表明多巴胺已成功接枝到透明质酸上。含质量分数20%丙烯酰胺的黏性水凝胶在37 ℃下,无论是倾斜还是倒立时都保持稳定不流动的凝胶状态。随着丙烯酰胺含量的增加,黏性水凝胶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均有所增加,但3种不同丙烯酰胺含量黏性水凝胶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随振荡频率或时间的增加变化不明显且储存模量均大于损耗模量。含黏性水凝胶中银离子释放长达7 d,累计银离子释放率最高达65%。培养1、2、3 d,含黏性水凝胶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PBS组和黏性水凝胶组(P<0.05或P<0.01);培养1 d,黏性水凝胶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PBS组(P<0.01)。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3组小鼠创面均不断缩小。伤后3、7、10、14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0±3.6)%、(75.3±6.9)%、(93.3±1.2)%、(96.7±0.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21.8±6.4)%、(53.9±8.2)%、(72.0±7.8)%、(92.5±0.4)%(P<0.01)。伤后3、14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黏性水凝胶组的(43.5±2.4)%、(94.1±1.5)%(P<0.05);伤后3、10 d,黏性水凝胶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伤后3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中2种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及黏性水凝胶组(P<0.01),黏性水凝胶组创面中2种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伤后14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基本上皮化且表皮厚度更厚,胶原蛋白含量较其他2组明显增多且胶原排列更加有序;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的表皮厚度较其余2组明显增加(P<0.05),胶原纤维光密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伤后3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黏性水凝胶组创面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伤后7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1),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伤后10 d,含黏性水凝胶组创面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TGF-β1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且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黏性水凝胶组(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含黏性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弹性,可以持续释放银离子,有助于加速小鼠细菌定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生物毒性较低,可以促进创面再上皮化、胶原沉积和血管再生,可能涉及炎症细胞的浸润与消退。

  • 标签: 伤口愈合 水凝胶 透明质酸 纳米银 再上皮化 胶原沉积 血管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凉血消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长春市中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90例。研究组行凉血消汤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对照组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记录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82/90),对照组为75.56%(6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相应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为34.62%(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凉血消汤、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期疗效较优,有利于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消银汤 窄谱中波紫外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凡士林敷料与纳米抗菌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86)与对照组(n=86)。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敷料,试验组采用纳米抗菌敷料。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感染控制情况(Wagner分级)、溃疡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67%,84/86)高于对照组(87.21%,75/86),P<0.05。治疗后,试验组Wagner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1.19%,1/84)低于对照组(12.00%,9/75),P<0.05。结论纳米抗菌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改善溃疡情况,并可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足 纳米银抗菌敷料 创面感染 溃疡 血清炎性因子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翘麻杏石甘汤结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的64例AECOPD患者,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翘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咳嗽、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CO2水平较治疗前低,PO2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翘麻杏石甘汤结合氨溴索可有效减短AECOPD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银翘麻杏石甘汤 氨溴索 肺功能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载二氧化钛(Ag-TiO2)和Ag-TiO2抗菌涂层气管导管(ET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Ag-TiO2抗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制备Ag-TiO2涂层ETT,按浓度梯度分为Ag-TiO2 11 mg/L组、8 mg/L组、5 mg/L组、2 mg/L组和空白组,分别浸渍于1.0×109 cfu/L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通过检测ETT上细菌菌落数及BF的含量,确定抗菌涂层ET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结果Ag-TiO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MIC为10 mg/L;Ag-TiO2涂层ETT具有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BF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5 mg/L、8 mg/L、11 mg/L组吸光度(A)值均明显低于空白组(0.176±0.004、0.147±0.002、0.094±0.002比0.267±0.045,均P<0.05),Ag-TiO2涂层浓度为2、5、8、11 mg/L的Ag-TiO2涂层ET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11 mg/L的ETT抗BF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4%、34.1%、44.9%、64.8%。结论Ag-TiO2和Ag-TiO2涂层ET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载银二氧化钛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被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医用抗菌敷料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处皮肤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43例PICC置管部位发生MARSI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敷料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药物+气切纱布,B组采用自粘性超薄泡沫敷料(爱立敷),C组采用纳米医用抗菌敷料+IV3000透明敷料,其他护理措施一致,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PICC导管脱出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医用抗菌敷料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PICC置管部位MARSI综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 肿瘤 PICC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Ag-MSN)这种新型纳米抗菌材料(P-Ag-MSN)的银离子(Ag+)缓释特点及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抗菌性能。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模板法与共沉淀法结合,精确制备出Ag-MSN,将PDGF-BB加载进入Ag-MSN,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Ag+缓释特点;从SD大鼠提取并培养BM- SCs,对CD29、CD45进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BMSCs的纯度,取长势良好的第3代BMSCs,检测P-Ag-MSN的细胞毒性;制备不同浓度的P-Ag-MSN混悬液,检测对骨髓炎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Ag-MSN中的Ag+逐步释放,6~ 12 h后达到峰值;随后释放的幅度逐步下降,并逐渐稳定在一定的浓度。不同浓度的P-Ag-MSN对大鼠BMSCs在1、3、5、7 d时的相对增殖率均值均在80%以上,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或I级,对大鼠BMSCs无明显细胞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g-MSN对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球菌均有杀菌效果,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50.0、50.0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杀菌效果,其MBC为100.0 μg/ml。结论新型纳米抗菌材料P-Ag-MSN的细胞毒性小,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体外对骨髓炎常见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 标签: 载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抗菌性能 细胞毒性 银离子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医用抗菌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炎性指标及创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纳米医用抗菌敷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负压封闭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创面修复、炎性指标、创缘反应及渗出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出现明显肉芽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创缘反应、渗出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医用抗菌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状态,降低足部炎性指标,减少创缘反应和渗出量。

  • 标签: 纳米银敷料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载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含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酐(MA)的低浓度MA明胶(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和高浓度GelMA材料,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制得低浓度GelMA水凝胶、中浓度GelMA水凝胶和高浓度Gel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材料的氢核磁共振谱并根据波谱图计算其取代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样本数均为9。根据前述筛选出的MA浓度合成含10种浓度的GelMA(含GelMA)溶液,将每种浓度的含GelMA溶液均分为3份,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暴露于紫外光下持续20、25、35 s,制得相应的含GelMA水凝胶。采用胶原酶降解法测定不同光交联时间含GelMA水凝胶降解12、24、36、48 h的降解剩余率及彻底降解所需时长,样本数为5。测定前述筛选出光交联时间下含10种浓度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反映其抑菌能力,样本数均为5。以与含最低浓度(即不含)GelMA水凝胶抑菌圈直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含GelMA水凝胶为有抑菌活性。选取具有抑菌活性的且载药浓度最低的含GelMA水凝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采用能谱仪检测其内部银元素的存在情况,样本数均为9。将冻干单纯GelMA水凝胶和冻干含GelMA水凝胶分别浸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通过称重法计算并比较2种水凝胶的溶胀率,样本数为5。根据预实验及前述实验结果,制备含和rh-bFGF的GelMA水凝胶(简称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复合水凝胶的外观,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与孔径。取30只4~6个月龄、雌雄各半日本大耳兔,在其背部制作深Ⅱ度烧伤创面。以兔头侧为基准,将脊柱左侧创面作为复合水凝胶治疗组,右侧作为纱布对照组,2组创面分别作相应处理。观察伤后3、7、14、21、28 d创面愈合情况;记录伤后7、14、21、28 d创面愈合面积并计算其愈合率,样本数为30。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低浓度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及高浓度GelMA材料的取代度,差异明显(F=1 628.00,P<0.01)。低浓度GelMA水凝胶存在疏松、不规则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孔径为(60±17)μm;中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络、孔径大小均较均匀规则,孔径为(45±13)μm;高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致密、层次混乱,孔径为(25±15)μm。3种GelMA水凝胶孔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0,P<0.01),选取(MA)中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相同光交联时间下的含不同浓度GelMA水凝胶的降解性基本一致;20、25、35 s光交联时间下含GelMA水凝胶降解12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74.2±1.7)%、(85.3±0.9)%、(93.2±1.2)%,降解24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58.3±2.1)%、(65.2±1.8)%、(81.4±2.6)%,降解36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22.4±1.9)%、(45.2±1.7)%、(68.1±1.4)%,降解48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8.2±1.7)%、(32.4±1.3)%、(54.3±2.2)%;20、25、30 s光交联时间下含GelMA水凝胶彻底降解所需时间分别为(50.2±2.4)、(62.4±1.4)、(72.2±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0,P<0.01),选取25 s作为后续光交联时间。低浓度至高浓度的10种含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6±0.4)、(2.5±0.4)、(3.2±0.4)、(12.1±0.7)、(14.8±0.7)、(15.1±0.5)、(16.2±0.6)、(16.7±0.5)、(16.7±0.4)、(16.7±0.6)mm,基本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趋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70,P<0.01),与含最低浓度GelMA水凝胶相比,其他有抑菌活性的含低浓度至高浓度GelMA水凝胶的抑菌圈直径均明显增大(t值分别为26.35、33.84、43.65、42.17、49.24、55.74、43.72,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2.1±0.7)mm的含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选取该含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含GelMA水凝胶的微观形貌为规律的趋于平行线性的条索状结构,孔径为(45±13)μm,且含有银元素。浸没24 h,含GelMA水凝胶的溶胀率与单纯GelMA水凝胶相近(P>0.05)。复合水凝胶呈无色清亮透明状;其三维结构为规则、均匀的网格状,内部存在细丝网状结构,孔径为(40±21)μm。伤后3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可见散在结痂,亦可见少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伤后7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已明显缩小,纱布对照组兔出现创面存在与纱布粘连情况。伤后14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红润、可见肉芽组织生长;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基底呈苍白色、血运差。伤后21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完全愈合,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出现愈合趋势。伤后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部位可见新生毛发,纱布对照组兔仍残存椭圆形创面。伤后7、14、21、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大于纱布对照组(t值分别为2.24、4.43、7.67、7.69,P<0.05或P<0.01)。结论中浓度GelMA水凝胶在溶胀性、可降解性方面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筛选出的含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制得的复合水凝胶可明显缩短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敷料,水胶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伤口愈合 皮肤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纳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