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利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间接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并通过与切开复位重建锁定钢板固定方法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应用锁骨外侧解剖锁定型钢板间接复位微创固定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0例(微创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4.63±13.22)岁(范围14~65岁);根据Robinson分型:2A2型9例、2B1型17例、2B2型4例;术前均无发现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33±1.75)d(范围0~7 d)。选取同一术者以往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2例(切开治疗组);男25例,女7例,年龄(42.63±14.18)岁(范围16~70岁),根据Robinson分型:2A2型6例、2B1型19例、2B2型7例,进行对照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复位情况、骨痂形成时间、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微创治疗组30例患者均完成了间接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63.40±7.82)min(范围48~92 min),术中透视(4.83±1.58)次(范围3~8次),术中出血(15.67±4.13)ml(范围10~30 ml);切开治疗组手术时间(56.22±10.11)min(范围42~80 min),术中透视(3.91±1.49)次(范围2~5次),术中出血(56.88±13.93)ml(范围40~100 ml);两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有差异(P<0.05)。微创治疗组术前患侧与健侧相比锁骨长度短缩12.15%±2.69%(范围5.2%~15.1%),术后锁骨长度短缩0.45%±0.44%(范围-0.2%~1.6%),与切开治疗组术前锁骨长度短缩11.58%±2.67%(范围4.5%~16.1%),术后锁骨长度短缩0.62%±0.41%(范围-0.2%~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随访(11.3±2.8)个月(范围10~18个月),骨痂形成时间(3.57±0.90)个月(范围3~5个月);切开组随访(11.8±2.2)个月(范围10~18个月),骨痂形成时间(4.27±1.12)个月(范围3~6个月)。术后6个月微创治疗组患者切口总长度(2.8±0.48)cm(范围2.5~4.0 cm),Constant-Murley评分(94.83±2.55)分(范围89~97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锁骨下区域麻木或不适感,并对患肩的美观程度及功能表示非常满意;切开组切口长度(11.0±1.08) cm(范围10~14 cm),Constant-Murley(90.59±4.23)分(范围78~97分),9例患者出现锁骨下区域麻木,仅5例患者对术后瘢痕的美观程度表示满意;两组在骨痂形成时间、切口长度、Constant-Murley评分、锁骨下区麻木及患肩美观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锁骨外侧解剖型锁定钢板间接复位、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术式,微创、术后恢复快、局部瘢痕小基本不影响肩部美观、肩关节功能好、患者的满意度高,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外科手术,微创性 锁骨 骨折 对比研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和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70.5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9例。Singh指数:Ⅲ级4例,Ⅳ级11例,Ⅴ级10例,Ⅵ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4 d,平均5.8 d。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3.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6.4 mL。术后1周25例患者Garden对线指数为Ⅰ级,6例患者为Ⅱ级。围手术期1例患者发生切口浅表感染。31例患者术后获12~47个月(平均18.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9个月(4~8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颈短缩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均为移位的头下型骨折(其中2例为高剪切力型骨折),2例行髋关节置换,另1例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31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0.9分(75~100分);优1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7.1%(27/31)。结论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较好,具有术后可早期下地负重、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严重骨质疏松、移位的头下型或高剪切力型骨折患者应慎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外科手术,微创性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观察使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120例的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胫骨骨折,研究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进行经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速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髓内钉(IMN)与锁定钢板(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应用IMN与MIPPO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IMN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MIPPO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类型、OTA分型、受伤原因、是否合并开放性骨折、是否合并腓骨骨折、随访时间、术前等待时间、胫骨手术时间、胫骨术中透视次数、胫骨手术出血量、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Johner-Wruh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与MIPPO组比较,IMN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骨愈合时间、Johner-Wruh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髌前痛、软组织激惹、力线不良、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IMN组低于MIP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N与MIPPO两种固定方法均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IMN内固定对皮肤软组织干扰小,更加适合用于局部软组织条件不良者。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复位质量、跟骨力线及相关疗效,探讨MIPPO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手足外科收治的10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治疗(A组,50例)和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治疗(B组,55例)。手术前、后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检查并测量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比较术后跟骨两角纠正的度数,三维CT评估后关节面的复位质量,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和足功能指数-5分口述评分量表(FFI-5pt)评估术后功能恢复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0~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A组住院时间少于B组(t=-11.276,P<0.001),切口长度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5,P<0.001)。A组和B组跟骨Böhler角纠正度数分别为(34.49±3.81)°、(35.12±3.77)°,跟骨Gissane角纠正度数分别为(-20.62±9.86)°、(-20.94±8.38)°,跟骨后关节面缺损或台阶分别为1.55(1.12,2.00)mm、1.20(1.03,1.60)mm,放射学评估显示两组的重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术后第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术后踝关节-后足(AOFAS)、FFI-5p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区域感觉障碍、足僵硬)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术比较,MIPPO技术在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跟骨复位质量、术后跟骨后关节面平整性、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技术可以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选择。

  • 标签: 跟骨 骨折固定术,内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复位质量、跟骨力线及相关疗效,探讨MIPPO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手足外科收治的10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治疗(A组,50例)和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治疗(B组,55例)。手术前、后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检查并测量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比较术后跟骨两角纠正的度数,三维CT评估后关节面的复位质量,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和足功能指数-5分口述评分量表(FFI-5pt)评估术后功能恢复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0~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A组住院时间少于B组(t=-11.276,P<0.001),切口长度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5,P<0.001)。A组和B组跟骨Böhler角纠正度数分别为(34.49±3.81)°、(35.12±3.77)°,跟骨Gissane角纠正度数分别为(-20.62±9.86)°、(-20.94±8.38)°,跟骨后关节面缺损或台阶分别为1.55(1.12,2.00)mm、1.20(1.03,1.60)mm,放射学评估显示两组的重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术后第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术后踝关节-后足(AOFAS)、FFI-5p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区域感觉障碍、足僵硬)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侧L型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术比较,MIPPO技术在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跟骨复位质量、术后跟骨后关节面平整性、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PO技术可以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选择。

  • 标签: 跟骨 骨折固定术,内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研究微创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9年1月到2023年2月治疗的300例性四肢骨折患者,将这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钢板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微创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3.33%),说明研究组术后降低了并发症率。表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研究微创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加快患者后期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效果,经过研究表明,此治疗方式可以在之后的临床治疗上使用。

  • 标签: 微创皮锁钉钢板;四肢骨折;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续断汤加减联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7例)和对照组(n=6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MIPPO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续断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同时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低切变值)、早期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对术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AL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变值、全血黏度低切变值)、早期炎症因子(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应用续断汤加减联合MIPPO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有效降低早期炎症因子水平,对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胫骨骨折 续断汤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续断汤加减联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7例)和对照组(n=6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MIPPO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续断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同时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低切变值)、早期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对术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AL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变值、全血黏度低切变值)、早期炎症因子(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应用续断汤加减联合MIPPO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有效降低早期炎症因子水平,对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胫骨骨折 续断汤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保留旋前方肌微创钢板固定与3点定位技术保留旋前方肌微创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保留旋前方肌微创术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26例;年龄21~71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常规微创治疗25例(常规组),采用3点定位微创治疗25例(定位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旋前方肌下钢板调放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的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度、Gartland-Werley评分等。结果常规组与定位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常规组旋前方肌下钢板调放次数(3.4±0.5)次高于定位组(1.1±0.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第1、3、7天腕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高于定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常规组与定位组腕关节旋前范围分别为(76.6°±1.9°)、(82.3°±2.0°),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3.4±0.5)、(1.9±0.2)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微创治疗技术,3点定位微创治疗技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最小限度损伤旋前方肌,具有更微创、更少的术后早期疼痛症状、更快的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腕关节 桡骨骨折 外科手术,微创性 保留旋前方肌 3点定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8月01日-2023年07月31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用的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前者予以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者予以椎间孔镜联合钉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固定情况、全身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三天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固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联合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固定情况更佳,术后3个月全身状况更为良好,值得肯定。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经皮钉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疼痛程度 固定情况
  • 简介:摘要包裹性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部分包裹性坏死可逐渐增大,究其原因,主要与胰漏有关。本研究通过肾镜清创联合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PCD)治愈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患者1例,该方法类似于内镜超声下坏死组织清除及内镜下内引流术,但无需昂贵医疗设备、操作简单、效率高。目前尚无报道将胃PCD联合肾镜清创术同时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的治疗,本病例报告拟为其提供参考。

  • 标签:
  • 作者: 谢春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松山医院,重庆 400015
  • 简介:外周动脉病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经过了3个重要的阶段:PTCA治疗、金属支架置入和药物洗脱支架使用。在这些阶段中,PTCA术后毛细血管再狭窄的比例达到30%—50%,这使得弥漫性毛细血管疾病、缓慢完全闭塞病变或者光纤化或钙化斑块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然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医学研究已经克服了大多数PTCA术后急性毛细血管闭塞的难题,使得PCI术后再狭窄的比例获得了显著提升,进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一期胆道造瘘(PTOBF)取石术与分期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5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0例,女性85例,年龄(56.5±14.1)岁,年龄范围21~91岁。依据瘘道建立的方式分为:PTOBF取石组(n=94)和分期PTCSL组(n=51)。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瘘道扩张成功率、取石手术时间、手术中转率(肝胆道镜手术中转为腹腔镜、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脱管)、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等。结果PTOBF取石组取石手术时间(105.8±43.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73.4%(69/94)、一次瘘道扩张成功率93.6%(88/94)、手术中转率0,优于分期PTCSL组的(130.0±70.0)min、54.9%(28/51)、68.6%(35/51)、13.7%(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OBF取石组结石残留率17.0%(16/94)、结石复发率14.9%(14/94),分期PTCSL组为15.7%(8/51)、17.6%(9/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OBF取石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4%(7/94),分期PTCSL组为39.2%(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2,P<0.001)。其主要差异在脱管率,PTOBF取石组脱管率2.1%(2/94),低于分期PTCSL组27.4%(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P<0.001)。结论PTOBF取石术与分期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均安全、有效,但与分期PTCSL相比,PTOBF取石术时间更短、导管脱落率及手术中转率更低。

  • 标签: 胆石 经皮经肝造瘘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单纯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5例肱骨干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将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52例(采用B超体表定位上臂神经结合MIPPO技术治疗),单纯组53例(采用单纯MIPPO技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联合组与单纯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联合组与单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8±8.6)、(96.8±7.5) 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07.4±5.6)、(215.4±7.2) mL,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联合组优良率[94.2%(49/52)]显著高于单纯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上段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术前应常规进行上臂神经B超定位,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改善预后功能。

  • 标签: 肱骨骨折 超声检查 骨折固定术,内 上臂神经
  • 简介:摘要肝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外科疾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近年来,随着腔镜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的迅猛发展,肝胆道取石手术尤其是肝一期胆道造瘘取石手术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优势逐步凸显,逐渐在临床应用。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肝胆道镜取石技术在术前规划、超声导航、胆道出血和胆道狭窄处理及术后处理等方面,尚缺乏详尽的标准。本文结合作者单位临床实践经验,就上述焦点问题简要叙述。

  • 标签: 胆结石 微创 经皮经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导航下空心螺钉与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CFD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 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DayⅡ型CFD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3岁[(54.2±7.8)岁]。19例采用导航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导航组),21例采用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2 d采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定骨盆复位质量,术后3, 6个月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3.6±2.9)个月]。导航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4±0.3)cm、(43.1±5.2)min、(48.4±18.4)ml、(14.4±1.9)d,钢板组分别为(8.8±0.4)cm、(132.2±19.4)min、(302.9±57.5)ml、(18.9±3.7)d(P均<0.01)。术后2 d Matta影像学标准评定,导航组优13例,满意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钢板组优15例,满意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P>0.05)。术后3个月Majeed功能评分,导航组优1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9%;钢板组优1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P>0.05)。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导航组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钢板组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P>0.05)。患者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导航组1枚骶髂螺钉出现松动,1枚髂骨后螺钉穿出骨内侧皮质,并发症发生率为11%(2/19);钢板组2例出现钢板处皮肤压痛,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9%(6/21)(P<0.05)。结论对于DayⅡ型CFDP,导航下空心螺钉与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标签: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导航系统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机械循环辅助(MCS)可以对循环系统提供有效辅助,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改善器官组织灌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其临床应用逐渐增多。Impella作为MCS装置的一种,目前已经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心原性休克(CS)或者选择性和紧急高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保护性PCI患者。因此,本文将从Impella的作用原理、Impella在CS患者中应用、Impella在高危PCI患者中应用及Impella指南推荐意见和批准适应证说明等几个方面介绍Impella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机械循环辅助 心原性休克 高危复杂介入指征患者 Impella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