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的概念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解释。本文在护理实践的背景下探讨患者的概念,利用Walker和Avant提供的概念分析方法,确定患者的关键属性,从模型、边界和相反案例的制订描述患者的关键特征,通过阐述前因后果和经验对象进一步理解患者的概念和关键属性。患者是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护患关系,护士通过激发患者内在潜能、赋予其更多的决定与选择,与患者分享疾病相关信息和知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护理实践活动中。

  • 标签: 患者赋权 概念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该院护理质量,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双路径全员参与护理质控。结果双路径全员护理质控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均P<0.05)。结论双路径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及执行力,提高护士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双路径赋权 全员参与 护理质量 监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自2015年底开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的经济运行绩效,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公立医院现行财务和会计制度,基于文献研究选取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收支结构管理、资产收益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2015年至2019年的经济运行绩效。结果收支结构管理下的二级指标药品占比、未来发展能力下的二级指标固定资产增长率和资产收益能力下的二级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099, 0.097和0.080。根据相对贴近度进行经济运行绩效排序,依次为2015年(0.515)、2016年(0.480)、2019年(0.467)、2018年(0.450)和2017年(0.356)。结论改革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绩效出现了波动,2015年至2017年医院经济运行绩效不断下降,随着改革的深入,2018年后有所回升。建议从优化收支结构、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合理配比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提升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

  • 标签: 经济学,医院 城市公立医院 经济运行 熵权TOPSIS法 绩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理论的分娩计划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理论的分娩计划。统计两组初产妇分娩期望、分娩体验及分娩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基于理论的分娩计划后,组初产妇分娩期望得分平均(113.47±10.25)分,对照组初产妇分娩期望得分平均(102.83±9.37)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初产妇分娩体验得分平均(69.77±5.16)分,对照组初产妇分娩体验得分平均(64.83±5.2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初产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理论的分娩计划有利于初产妇充分表达并实现分娩期望,提高其分娩体验水平,从而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赋权理论 分娩计划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方案在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12月住院的45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2019年1—6月的患者45例分配至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家庭方案进行干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过程中,试验组获得44份有效问卷,对照组获得42份有效问卷;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照顾者积极感受、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方案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和照顾准备度,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肿瘤 家庭赋权 呼吸功能锻炼 照顾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为激发创新活力,国家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试点实施方案》,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40家试点单位之一,通过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医疗机构成果转化的现状,总结职务科技成果工作的经验。方法通过政策研究和案例实践,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的机制和模式。结果制定医院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完成北京市首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工作。结论科技成果改革可为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的路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标签: 科技成果转化 职务科技成果 赋权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方案联合综合评估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家庭方案联合综合评估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患者营养状态和吞咽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SS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周、3周和1月SS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前ALB、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ALB、Hb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8.494,P=0.004)。结论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家庭方案联合综合评估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赋权方案 综合评估 老年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理论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健康理论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评分、简体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C-PTG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SEQ评分、C-PTGI评分分别为(82.62±5.44)分、(83.65±5.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5±4.15)分、(61.58±4.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87、22.286,均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42/44)高于对照组(70.45%,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P=0.002)。结论健康理论应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创伤后成长。

  • 标签: 卒中 护理 健康赋权理论 自我效能 创伤后成长 中青年人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儿童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现状,从干预对象、护理方式、护理内容和效果以及局限性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探索我国儿童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规范与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 慢性病 家庭赋权护理 照顾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7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吞咽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方案联合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NA-SF评分、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A评分、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方案联合吞咽操应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 标签: 吞咽障碍 家庭赋权方案 吞咽操 吞咽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不等组合模型预测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数量,为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趋势外推法、人力/人口比值法、卫生服务需求法对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进行初步预测,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对这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不等组合,计算得出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结果通过不等组合模型预测,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逐步增长,从2.64人/千人口增至3.67人/千人口,但增长幅度逐步放缓。结论运用不等组合预测模型,综合服务需求和历史现状,测算方法科学可行。建议参照医师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影响医师供需平衡的因素进行医学教育及医师分科相关的政策制定。

  • 标签: 卫生人力 医师需求 需求测算 组合预测模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患儿肺功能指标及家长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按时按量服药、饮食控制及适当锻炼等方面依从率分别为98.04%、92.16%、96.0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76.47%、84.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长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重症肺炎 儿童 家庭赋权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励干预在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快速康复(ERAS)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日间病房收治的240例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2—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4—5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ERAS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干预在口腔颌面日间手术患者ERAS护理中具有一定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 标签: 口腔 颌面 赋权激励 快速康复护理 日间手术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家庭方案及心脏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的FCTI各项维度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家属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方案联合心脏康复指导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脏康复 家庭赋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方案联合舌三针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方案联合舌三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舌三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评分和脑卒中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微型营养评定得分、血清白蛋与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方案联合舌三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较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卒中 老年人 老年综合评估 家庭赋权 舌三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并实施化疗的肺癌患者84例,每例患者选择家庭主要照顾者1名。采用抽签法将呼吸内二科一病区患者及其照顾者设为干预组,呼吸内二科二病区设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化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通过观察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生命质量来探讨家庭照顾者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准备度、生命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化疗周期后干预组出院准备度总分、生命质量总得分分别为(76.30 ± 2.80)、(94.05 ± 3.7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02 ± 3.73)、(87.44 ± 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464、-7.527,P<0.01)。结论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模式能够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肺肿瘤 家庭主要照顾者 化疗 赋权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量表(PPES)和健康调查简表(MOS)进行研究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健康认知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健康认知总分为(40.18±5.73)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信息维度评分最高,决策维度得分最低;生活质量总分为(97.78±11.02)分,处于中低水平,其中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最高,情感职能维度得分最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健康认知与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认知处于低水平状态,而生活质量水平也较低,两者具有正相关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健康认知的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赋权认知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并实施化疗的肺癌患者84例,每例患者选择家庭主要照顾者1名。采用抽签法将呼吸内二科一病区患者及其照顾者设为干预组,呼吸内二科二病区设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化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通过观察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生命质量来探讨家庭照顾者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准备度、生命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化疗周期后干预组出院准备度总分、生命质量总得分分别为(76.30 ± 2.80)、(94.05 ± 3.7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02 ± 3.73)、(87.44 ± 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464、-7.527,P<0.01)。结论家庭主要照顾者干预模式能够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肺肿瘤 家庭主要照顾者 化疗 赋权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纳入"河南省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科的综合实力,分析影响因素,为专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项目共纳入52个专科。根据建设考核验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从专科基础条件、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科研教学能力等方面,由纳入专科负责人进行填写。运用TOPSIS法进行专科综合实力评价,通过单因素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重点专科科研教学能力与专科综合实力关联性最强;科研教学能力与医疗服务能力强相关;省级以上学会任职人数、行业标准或国家指南制定数、主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数、研究生培养数、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5个指标是科研教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点专科需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以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应重点关注专科高层次人才建设、研究型人才培养、医疗新技术应用及原创性研究。

  • 标签: 评价研究 TOPSIS法 医学重点专科 能力提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allo-HSCT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脱落4例),按电脑随机数字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实施模式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allo-HSCT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赋权模式的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