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方式、照顾负担、心理状况并探讨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6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照顾者负担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6.45±18.00)分,多数处于一般水平(67.7%);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42.90±13.61)分,处于中度水平;照顾者焦虑发生率为55.0%,抑郁发生率为46.7%。照顾照顾负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关注照顾照顾负担及心理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脑卒中 生活方式 照顾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某市社区91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开展针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AC评分(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CPS(拖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面对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显著。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 脑卒中 照顾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照顾照顾能力、照顾负担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升老年脑卒中照顾者能力、减轻照顾照顾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家庭照顾照顾能力测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229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脑卒中照顾照顾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照顾角色、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要的能力、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老年脑卒中照顾者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负担、患者的自理能力水平、照顾者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年龄(均P<0.05)。结论照顾照顾能力与患者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照顾负担、照顾者年龄呈负相关,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应给予充分关注。医疗单位可为照顾者提供指导和宣教,政府机构应完善相关医疗、保险和服务体系,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照顾者 照顾能力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高致残性的创伤性疾病,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家庭照顾者长时间且持续的照料。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家庭照顾照顾负担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脊髓损伤患者家庭照顾照顾负担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综述 脊髓损伤 照顾者 照顾负担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文盲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所承受的照顾负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从2021年9月-2022年2月就诊某三甲医院腹透中心门诊随访的腹透患者和主要照顾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调查。结果:从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得知农村文盲腹膜透析患者(ZBI)得分为(40.91±11.23)分,(SSRS)得分为(25.08±2.88)分,(FAD)得分为(158.89±28.9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照顾照顾负担与患者距离腹透中心车程、透析时长、照顾者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家庭功能水平相关(P<0.05),结论:农村文盲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有多个主要影响因素,照顾负担得分较高呈重度水平,我们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减轻农村文盲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 标签: 腹膜透析;农村文盲;照顾负担;社会支持;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照顾者教练计划在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114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60名)和教练计划组(54名)。常规干预组于出院前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教练计划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行照顾者教练计划,即通过培训后,以具有照顾经验的照顾者作为照顾者教练去辅导照顾者,为其提供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及心理支持。两组均持续干预12周。采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和照顾负担问卷(CBI)于出院时和干预12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结果干预12周后,教练计划组适应照顾者角色能力、应变并为患者提供帮助能力、调整自我和患者情绪能力、协调其他照护资源的能力及调整自我生活与照顾活动冲突的能力5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2周后,常规干预组时间依赖性、发展受限性、身体性、社交性、情感性5个维度的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教练计划组5个维度得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照顾者教练计划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降低照顾负担,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干预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照顾者教练 主要照顾者 照顾能力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和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广州市社区560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6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及按某一规律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6份。结果526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为(49.43±20.43)分,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2.96±7.61)分;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后,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均可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照顾者生命意义感对创伤后成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社区工作者应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帮助照顾者有效应对创伤事件,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 家庭照顾者 创伤后成长 生命意义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顾者自我管理支持项目在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1—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照顾者自我管理支持项目推行前入组的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者纳入对照组(n=101),采用常规随访;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项目推行后入组的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者纳入研究组(n=101)。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照顾者负担(ZBI)、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比较两组照顾者的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最终研究组共98名照顾者、对照组共97名照顾者完成研究。结果研究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得分、SCSQ的积极应对得分、LSIA得分、MOS-SS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SCSQ的消极应对得分、ZB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顾者自我管理支持项目有助于增强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韧性,提升其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青少年 生活质量 照顾者 心理韧性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照顾负担、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的老年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入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均为已婚,且家庭结构完整。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照顾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AMOS 20.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频数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社会支持与照顾负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路径关系模型,对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社会支持、照顾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拟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年龄(68.34±10.40)岁,男84例(48.84%),女88例(51.16%)。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社会支持、照顾负担总分分别为(49.15±7.90)分、(35.97±7.89)分、(52.04±8.68)分;连带病耻感对照顾者负担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应(B=1.586,P<0.001)。连带病耻感对社会支持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应(B=-1.497,P<0.001)。连带病耻感影响照顾负担时,社会支持亦具有中介作用,其95%置信区间不包括0(95%CI 0.451~1.059),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3%。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水平较高,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照顾负担较重,其连带病耻感能直接预测社会支持、照顾负担,并通过社会支持对照顾负担发挥间接预测效应。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庭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对照顾负担的影响路径,积极构建相关干预方案,强化对照顾者的经济帮助、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减轻照顾者连带病耻感,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主要照顾者 连带病耻感 照顾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照顾者中对照顾者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舟山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化疗的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取健康宣教,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照顾照顾负担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个人负担评分(24.86±1.02)分、责任负担担评(7.02±1.12)分、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ZBI)总分(38.98±2.03)分,对照组分别为(28.99±1.98)分、(8.87±1.86)分、(45.22±3.47)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8、5.329、6.103,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4.23±2.5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7.04±3.26)分,对照组分别为(52.98±4.93)分、(58.97±4.9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8、7.810,均P<0.05)。观察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分别为(42.97±3.21)分、(24.12±2.23)分、(45.76±2.76)分、(51.54±2.88)分、(171.67±9.76)分,对照组分别为(32.54±1.65)分、(12.51±1.13)分、(32.31±1.46)分、(40.24±1.25)分、(134.65±4.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29、12.818、13.027、12.387、14.028,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中能够减轻负性情绪,提升照顾者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负担。

  • 标签: 肺肿瘤 药物疗法,联合 家庭托儿及病人照管 认知疗法 行为 患病代价 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明确了照顾者相依关系的概念,介绍照顾者相依关系的主要测量工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照顾者的影响,阐述照顾者相依关系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照顾者 相依关系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糖尿病肾病患者家庭照顾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2—10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脏内科病房及某糖尿病专科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的280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分表、糖尿病照顾者活动和支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Zarit护理负担量表进行调查,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家庭照顾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的因素。结果280名家庭照顾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总分为(61.32±8.07)分;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自理能力,家庭照顾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照顾负担、性别、文化程度是影响家庭照顾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的因素(调整R2=0.558,F=59.769,P<0.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应多关注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及自我效能感低、社会支持水平低、照顾负担重、女性、文化程度低的家庭照顾者,从家庭照顾者的角度提供健康教育和培训,协助家庭照顾者提高其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的能力。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家庭照顾者 照顾活动和支持行为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300
  • 简介:胆结石又被称作胆石症,是一种与消化系统息息相关的常见疾病,其存在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当患有胆结石之后,患者的身体将会逐步出现一些不良情况,这些情况可轻可重,但若置之不理或将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胆结石;危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年脑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情况,分析其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联性,旨在改善照护者心理健康,减轻照顾负担,提高患者照护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73例青年脑肿瘤住院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收集照顾者一般资料、照顾负担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等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青年脑肿瘤住院患者主要照顾照顾负担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主要照顾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73名青年脑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CBI总分为(34.42±7.38)分,处于中等负担水平;其中重度负担13名(7.51%),中度负担79名,(45.66%),轻度负担81名(46.82%)。照顾者的SSRS总分为(43.61±8.46)分,处于中等社会支持水平;其中高水平社会支持71名(41.04%),中水平社会支持92名(53.18%),低水平社会支持10名(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照顾者CBI评分与SSRS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每日照顾时间、有无共同照顾者、抑郁情况及社会支持水平是青年脑肿瘤患者照顾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脑肿瘤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其负担程度与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每日照顾时间、有无共同照顾者、抑郁情况及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照顾负担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照顾负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相关机构应积极构建主要照顾者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照护质量。

  • 标签: 脑肿瘤 青年 主要照顾者 照顾负担 社会支持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个社区526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入户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并使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主观幸福感得分(69.41±19.17)分,家庭关怀度得分(6.42±2.56)分,生命意义感得分(42.96±7.61)分。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与生命意义感、主观幸福感均呈正相关(r=0.275,0.289,均P<0.01),生命意义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345,P<0.01)。生命意义感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4.3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6%。结论家庭关怀度可直接或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影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失能老人 家庭照顾者 生命意义感 家庭关怀度 主观幸福感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希望计划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心理状态及照顾负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行常规性护理的卵巢癌患者家属60人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行生活希望计划护理干预的卵巢癌家属58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家庭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心理状态及照顾负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Herth希望水平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WHOQOL-100)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干预后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健康稳健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分、Zarit照顾者负荷量表(Z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活希望计划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减轻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及照顾负荷,从而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希望计划护理干预 卵巢癌 家庭主要照顾者 希望水平 心理状态 照顾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9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行巨结肠根治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入院时、护理1个月后、出院时Heikkinen排便功能评分、主要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照顾者行为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出院时观察组Heikkinen每日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污粪、直肠感觉、控制排便能力、粪便辨别、是否需要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照顾者行为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排便功能,促进患儿保持良好遵医行为,减轻家属照顾负担,改善家属照护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关怀照顾行为 协同干预 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遵医行为 家属照顾负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在患者相关损害和照顾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陪同患者就诊的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家属照顾者自我效能问卷、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结果评价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共29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照顾者完成了问卷评估,问卷完成率为100%。痴呆患者的损害评分为(87.13±23.88)分,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为(57.49±16.42)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躯体健康总评分为(41.33±9.71)分,心理健康总评分为(48.85±7.6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获取支持维度的自我效能感以外,患者痴呆相关损害总分与照顾者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照顾行为维度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患者痴呆相关损害总分与照顾者躯体健康总评分、心理健康总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照顾者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照顾行为维度的自我效能感与照顾者躯体健康总评分、心理健康总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照顾者自我效能感在患者的痴呆相关损害与照顾者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9.79%和43.67%。结论患者的痴呆相关损害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照顾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照顾者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照顾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因此可以通过提升照顾者自我效能感,减少痴呆相关损害对照顾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痴呆 照顾者 自我效能感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修订中文版家庭照顾照顾能力量表,并分析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75例,利用修订版家庭照顾照顾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2周后,对30例患者家属进行量表重测。对修订版家庭照顾照顾能力量表进行条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修订版家庭照顾照顾能力量表包括适应照顾角色、根据需要提供帮助、处理个人感情需要、评估支持资源、平衡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5个维度,25个条目。量表的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50,适应照顾角色、根据需要提供帮助、处理个人感情需要、评估支持资源、平衡个人生活与照顾需求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1、0.887、0.817、0.851、0.841。重测信度系数为0.878。结论修订版家庭照顾照顾能力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评估工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信度 效度 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