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确定立体定向放疗(SRT)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处方等剂量线(IDL)的方法方法选取8例SRT脑转移瘤患者,靶区体积范围3.5~11.7 cm3(中位数6.1 cm3)。采用VMAT技术,首先对每一个靶区设计相同处方剂量的参考计划。然后,采用原靶区内收一定几何边界生成的新靶区来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得到不同IDL的计划。研究不同靶区达到最优IDL范围所需内收的最小几何边界。结果所有靶区达到最优IDL范围所需内收的最小边界均为4或5 mm,其得到的平均IDL为(66.05±0.02)%。最优IDL计划同参考计划相比,平均梯度指数(GI)从4.05±0.39下降到3.37±0.24,下降了20%(Z=-2.521, P<0.05)。正常脑组织中V40、V30、V5以及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11.5%(Z=-1.973, P<0.05)、7.2%(Z=-2.105,P<0.05)、12.8%(Z=-2.521,P<0.05)以及8.1%(Z=-2.382,P<0.05),V20、V10以及适形度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靶区内收生成新的靶区进行计划设计的方法可以用于SRT-VMAT计划IDL的优化。靶区内收4或5 mm进行计划设计可以使IDL达到最优范围,从而可以降低GI值以及更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 标签: 立体定向放疗 处方等剂量线 VMAT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区解剖模型确定口腔种植位点的方法方法该研究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导开展,采用比格犬口腔种植模型,比较拔除前磨牙前后下颌骨的解剖结构的变化以及测量数据,分析安全种植区以及口腔种植位点的选择。结果在所有的下颌前磨牙中,第1~4前磨牙(P1~P4)的牙根逐渐增加,双根牙P2、P3、P4的近中根的直径:P2为(2.72±0.45)mm,P3为(3.22±0.32)mm,P4为(4.16±0.34)mm,均小于远中根[P2:(2.98±0.29)mm,P3:(3.48±0.27)mm,P4:(4.58±0.22)mm],远中根的长度[P2:(8.79±0.41)mm,P3:(9.21±0.31)mm,P4:(10.12±0.36)mm]小于近中根[P2:(8.91±0.69)mm,P3:(9.48±0.27)mm,P4:(11.58±0.24)mm];在所有下颌骨中,颏孔至第1磨牙的管嵴距(H)和牙槽嵴顶宽度(W)依次增加[H1:(7.24±0.49)mm,H2:(8.28±0.71)mm,H3:(9.52±0.37)mm,W1:(5.71±0.81)mm,W2:(5.82±0.28)mm,W3:(6.72±0.54)mm]。结论颏孔和尖牙根尖区外靠远中的区域是安全植入区,在安全种植区内,种植假体的长度和直径不超过植区的牙根长度以及颈部的颊舌向的最大直径。

  • 标签: 牙种植 模型,解剖学 下颌假体植入 磨牙 比格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中,由于肇事逃逸、保护不当或其他原因,尸体常常被后来的车辆碾压形成二次或多次损伤痕迹。这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就需要我们解决各次痕迹的先后,确定第一肇事车辆的问题。本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着重谈谈鉴定中如何从尸体上反应出的痕迹特征上区分并找出第一肇事车辆的办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5年生存率仅为12.1%。因而明确肝癌高危人群,选择科学合理的筛查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肝癌筛查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肝癌早期筛查的方法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肿瘤 血清学指标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地塞米松致开角型青光眼的潜在靶基因。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激素类青光眼相关数据集,选取数据集GSE16643、GSE37474和GSE124114,采用GEO2R分析,对GSE37474和GSE124114差异表达数据进行GSEA分析,并对3个数据集差异表达数据绘制Venn图取3个交集数据集,通过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交集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并比对GTEx Portal的正常组织,通过STRING得到对应的蛋白网络,最后将找到的候选基因在UCSC和JASPAR上查找转录因子。将人眼原代小梁细胞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分别用500 nmol/L地塞米松2 ml和等体积乙醇溶液培养7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梁细胞中BDKRB1和TAGLN蛋白表达。结果GSEA分析GSE37474和GSE124114数据集差异基因在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富集;3个数据集共有的基因有89个,通过GO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是调控细胞外基质胶原形成,GO分析得分最高、含有胶原的细胞外基质的基因在GTEx Portal找到与成纤维细胞有关。通过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关键基因簇发现,ACTA2、MYL9、TAGLN、LMOD1间关系密切。UCSC和JASPAR上查找到BDKRB1、NID1、MFGE8和TAGLN的转录因子SP1。地塞米松组BDKRB1和TAGL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0.14和0.44±0.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00和0.2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2.89,均P<0.05)。结论生物信息法分析表明地塞米松作用于小梁细胞后转录因子SP1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小梁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调节。

  • 标签: 地塞米松 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 差异表达基因 肌成纤维细胞 生物信息学 体外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及检出率日益增高,甲状腺结节的分子标记物在鉴别结节的性质,术前诊断及患者预后都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关于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检测手段在甲状腺结节诊治中的更新进展,结论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单个致病分子的研究较为成熟,多分子联合检测手段可提高诊断精确率,同时提供更加可靠的分子依据,指导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尽管其还未能替代"金标准-病理诊断",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分子检测
  • 简介:在计量检定中,不确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测量结果中必须有不确定度才能算是完整。分散性是计量检定中测定不确定度的反映指标之一,而误差则反映的是测量的结果与实际真的结果相差的程度,本文论述了不确定度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不确定度与误差之间的关系及联系,希望能够为大家在专业工作领域上做出一些贡献。

  • 标签: 不确定度,计量检定,应用,误差
  • 简介:摘要一位头胎妈妈在分娩后24小时出现左乳头疼痛,尽管尝试了乳头罩和局部涂抹羊脂膏,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第7天,她出现左侧乳房乳腺炎,并服用氟氯西林,但是乳头和乳房仍持续疼痛,朋友建议口服益生菌,但没有效果。在母乳喂养诊所(产后6周),左乳房剧烈疼痛,右乳房也开始出现灼痛。她还担心孩子的体重增长缓慢。在检查时,她的乳头对轻触很敏感,检查结果显示婴儿有斜颈。当观察她哺乳时,在右侧可以看到良好的含接和吸吮,但婴儿的斜颈使他很难以正确的姿势含接和吸吮左侧乳头,因为太疼了,这位母亲很快把婴儿的口脱离左侧乳房。哺乳后,左侧乳头变得扁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的方法确定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的范围。方法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4具,年龄18~64岁,身长163~170 cm,男女各2具,以其一侧胸壁为一研究对象,4具尸体共8个研究对象。尸体置于仰卧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注入亚甲蓝甘油果糖溶液40 ml。30 min时逐层解剖胸壁,记录不同体表标志下蓝染情况。结果胸壁解剖可见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呈蓝染。于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蓝染范围分别为:9.95(1.18)、11.90(1.32)、12.80(1.32)和11.35(1.22) cm。第2~9肋于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均呈蓝染,第1肋于各个体表标志下均无蓝染,锁骨中线下,各肋骨蓝染率分别为,第2肋为0,第3肋为7/8,第4肋为7/8,第5肋为6/8,第6肋为6/8,第7肋为5/8,第8肋为4/8和第9肋为0。结论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可阻滞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药用制剂 扩散
  • 简介:摘要通过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的含量,对其整个实验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的各个来源进行分析并计算,从而求出合成的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241,扩展不确定度为0.11%。

  • 标签: 碘量法 铜精矿 铜含量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鼠中筛选和确定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融合糖蛋白(fusion glycoprotein,F)和附着糖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特异性的H-2d限制性T细胞表位。方法本研究基于NiV F和G蛋白全序列设计合成多肽库(单肽长为15个氨基酸,前后肽重复10个氨基酸),使用表达NiV F和G蛋白的DNA疫苗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矩阵设计将F和G抗原全序列肽库分别混合成肽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进行IFN-γ ELISPOT检测,确定肽库中特异反应的优势表位肽。结果F肽库筛选到12条特异性优势肽,第56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G肽库筛选到4条特异性优势肽,第72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结论本研究使用IFN-γ ELISPOT方法筛选和确定了12条NiV F抗原特异性和4条NiV G抗原特异性H-2d限制性优势T细胞表位,为NiV免疫学与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尼帕病毒 H-2d限制 T细胞表位 IFN-γ ELISPOT
  • 简介:摘要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新发传染病救治和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药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和运维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制度和技术平台等管理措施,使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工作更加从容有序,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不确定性 卫生应急 传染病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最小漏气法与囊压表法给气管插管气囊注气后的气囊压力和呼吸机漏气量以及患者相关并发症,为临床气管插管患者获得合适的气囊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成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气管插管成功后,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床头抬高30°。试验组应用最小漏气法给气囊注气,并应用气囊测压表获得气囊压力值;对照组应用囊压表法注气使气囊压力达到25~30 cmH2O(1 cmH2O=0.098 kPa)。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充气时(0 h)和充气4 h、8 h气囊压力及呼吸机漏气量等参数,以及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0例重症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3~87岁,平均(68.53±8.46)岁;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16 d。①两组患者4 h和8 h时气囊压力均较初次充气时降低,呼吸机漏气量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间点气囊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 mmHg=0.133 kPa):0 h为33.72±9.14比25.68±5.26,4 h为30.54±7.81比24.35±4.93,8 h为26.57±5.64比22.42±4.14,均P<0.05〕,呼吸机漏气量均小于对照组(mL:0 h为25.57±8.51比34.65±9.47,4 h为40.54±8.51比60.34±7.85,均P<0.05)。②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比10%,P<0.05),其他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道黏膜水肿为14%比12%,溃疡为8%比6%,气管食管瘘为0%比0%,声音嘶哑为4%比6%,咳嗽为30%比34%,咽喉痛为28%比32%,气管软化为0%比0%,气囊破裂为10%比8%,均P>0.05)。结论最佳的气囊压力对预防VAP及减少气道并发症十分重要,最小漏气法使临床获得的气管插管气囊压更加精准,漏气量少,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最小漏气法 气管插管 气囊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不确定度分析是检验检定结果可信程度重要步骤。本文依据《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定规程》(JJG(气象)002-201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的要求,分析了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详细介绍了自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云南省自动气象站温度检定结果可信度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 不确定度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对煤矿企业中应用离心泵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离心泵安装高度确定和计算方法,而且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来对离心泵安装高度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分析离心泵运行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气蚀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离心泵设计、制造和应用中的气蚀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离心泵 安装高度 气蚀控制
  • 简介:摘要利用HPLC测定烟用纸张中甲醛的含量,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定,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方法,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HPLC 烟用纸张 甲醛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