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视网膜 晶状体 电焊 作业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焊接作业广泛存在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涉及职业人群数量众多,是我国工伤和职业病发生的重点行业。针对不同焊接工艺、焊接材料,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当前焊接作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暴露一致性较差且主要集中在疾病发展阶段,不能及时反映电焊烟尘暴露所导致的机体早期健康损害,而电焊烟尘生物标志物的出现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因此,描述电焊烟尘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并综述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对电焊烟尘所致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职业健康监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焊烟尘 健康监护 生物标志物 职业健康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焊接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涉及从业者数以百万。由于焊接工艺、电焊烟尘浓度、通风、气象等因素的影响,电焊工接触量有所不同,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症状也不尽相同,包括肺功能下降、电焊工尘肺甚至可导致肺癌,严重影响工人的生命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电焊烟尘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焊接 电焊工 电焊烟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焊紫外线对电焊工人的皮肤损伤、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方法于2017年5月1日至6月30日,选择125名电焊工人作为接触组,按工龄分为接触2、4、6、8、10年组,各25人;选择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接触组工人进行防护用品发放和佩戴情况的问卷调查;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专业的皮肤科检查,收集外周血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单一核细胞DNA损伤情况,分析紫外线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电焊面罩、防尘口罩、护目镜发放率分别为100.0%(125/125)、96.0%(120/125)、98.4%(123/125),电焊手套的发放率为64.8%(81/125);电焊面罩和护目镜的佩戴率分别为100.0%(125/125)、90.4%(113/125),防尘口罩、电焊手套的佩戴率分别为89.6%(112/125)、64.0%(80/125)。接触2年组工人的手部和面部脱皮、皮肤瘙痒等急性皮肤损伤表现严重,接触10年组以感觉迟钝麻木、疣状赘生物慢性皮肤损伤表现为主。与对照组比较,接触6、8、10年组工人外周血血清T-AOC水平明显降低,各接触工龄组工人彗星尾部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彗星尾部DNA含量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F=1 501.130,P<0.05)。结论电焊紫外线可致工人皮肤损伤、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DNA损伤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 标签: 紫外线 电焊工 总抗氧化能力 DNA损伤 氧化损伤 皮肤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电焊作业环境中电焊烟尘对工人肺功能的短期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定组研究方法,在工作当日前后对研究对象肺功能进行重复测量。以配对t检验对班前班后的肺功能进行比较,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肺功能短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6名男性电焊工人,平均年龄(30.72±5.21)岁,平均工龄(4.36±2.17)年,平均电焊烟尘浓度(1.27±0.49)mg/m3。班后工人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较班前明显下降(t=19.52、48.13、62.03,P<0.05)。在调整了工人的年龄、BMI和工龄后,FVC%、FEV1%随电焊烟尘浓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β=-1.02,95%CI:-1.54~-0.52;β=-1.56,95%CI:-1.95~-1.16;P<0.01),即作业环境电焊烟尘每升高1 mg/m3,与基线值相比,FVC下降1.02%,FEV1下降1.56%。结论短期接触电焊作业场所电焊烟尘可导致工人肺功能下降。

  • 标签: 粉尘 电焊烟尘 肺功能 定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汽车制造厂电焊工颈部肌肉骨骼疾患(MSD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十堰市某汽车制造厂677名电焊工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颈部MSD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电焊工颈部MSDs患病率为54.8%(371/677)。职业因素中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颈前倾[71.6%(486/677)]、头部重复性动作[55.1%(373/677)]、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48.7%(330/677)]和颈扭转[46.8%(317/67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吸烟、颈前倾、颈扭转、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头部重复动作是电焊工颈部MSDs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部MSD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工龄、吸烟、颈前倾、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OR=2.11、2.03、1.83、1.21、1.78、1.90、1.58,95%CI:1.28~3.48、1.47~2.81、1.33~2.52、1.03~1.41、1.22~2.60、1.28~2.83、1.11~2.27,P<0.05);工间休息对颈部MSDs有保护作用(OR=0.38,95%CI:0.17~0.88,P<0.05),结论汽车制造厂电焊工是颈部MSDs职业危险因素的高暴露人群,颈前倾、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坐位工作、头部重复动作等职业危险因素应作为工效学干预的重点。

  • 标签: 电焊工 肌肉骨骼疾患 汽车制造 颈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五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各种方法在对电焊烟尘健康风险评估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MES法和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定性法与综合指数法对天津市四家生产企业电焊烟尘接触岗位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比值(RR)对不同方法评估结果进行标准化。结果经过标准化后,ICMM风险矩阵法和MES法评估企业1、2、4为可忽略风险,企业3为中等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各企业结果为可忽略风险、低风险、极高风险和低风险;导则定性法评估各企业结果均为可忽略风险,导则综合指数法评估各企业结果均为中风险。结论五种方法均适用于对电焊烟尘接触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应结合定性与半定量评估结果综合分析。

  • 标签: 风险评估 电焊烟尘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用到最多的能源就是煤炭资源。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大多都是地下开采,因此在开采过程中煤矿掘进技术非常的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自身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当前传统的掘进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掘进作业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煤矿的开采产量以及效率,必须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掘进作业方式。本文主要分析煤矿掘进作业的方式。

  • 标签: 煤矿掘进技术 作业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以Matlab为工具,利用有限容积法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从而对高温作业专业服装各层的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附件中的相关数据解得各层的温度随厚度、时间的变化关系函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作业治疗还存在定义不统一、流程不规范等情况。为了规范作业治疗的定义、范围、流程,促进作业治疗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2月制订了《作业治疗实践框架》(2019版),结合作业治疗专业内涵和国际最新进展,梳理了作业治疗定义、范围、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就《作业治疗实践框架》(2019版)具体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希望加深康复从业者对作业治疗的理解,更新作业治疗理念,规范作业治疗流程,培养良好作业治疗临床思维,提高作业治疗质量,更好地服务大众。

  • 标签: 作业治疗 作业活动 作业治疗流程 实践框架
  • 简介:摘要大棚肺,即大棚作业农民肺的简称,是农民肺(FLD)的一种,隶属于职业性过敏性肺炎(HP)。大棚作业人群由于长期在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差以及土壤中菌落密集度较高的塑料大棚内工作,使其HP的的患病率较高。长时间以来,国内外关于“大棚肺”的防治报道不甚多见,以致对该疾病的认识度较差。近些年来,我国对大棚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大棚肺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都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对中国大棚肺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现状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企业石墨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2019年1至8月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某石墨烯生产企业中54名接触石墨烯粉尘的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分析年龄、工龄与心肺功能的关系,用χ2检验比较体检指标的差异。结果该企业共有石墨烯作业人员54人,职业健康体检异常15例,异常率27.8%,其中右心功能异常7例,肺功能异常8例。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心功及肺功异常率有升高趋势(χ2=0.042,P<0.05)。结论随着石墨烯的研发及大量生产,工作人员接触与暴露石墨烯的机会增多,本文旨在了解石墨烯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是否存在威胁,为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早期依据。

  • 标签: 石墨烯 职业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职业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查系统,收集株洲市136家企业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以及企业行业、类型、规模等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对辖区内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和企业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株洲市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年龄为(36.1±9.3)岁,工龄为7.0(3.0, 11.0)年;检出听力损失工人1 270人,检出率为16.27%;疑似职业性噪声聋51人,检出率为0.65%;噪声聋1人,检出率为0.01%。男性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0.05);不同工种工人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33.33%,14/42),小型企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19.32%,296/1 532);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私营企业工人的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较高(1.29%,36/2 782)。结论株洲市噪声作业危害严重,应加强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和小型、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健康。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以某职业病防治院2017年对某汽车制造公司一线在职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对象为研究对象,共670人。按照噪声接触与否,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143人)和接触组(527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噪声对血糖、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OR及95%CI值。结果对照组和接触组作业工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29±8.03)、(40.88±8.8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工人高收缩压139例(20.7%)、高舒张压154例(23.0%)、高血糖63例(9.4%)、心率过速29例(4.3%)。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组作业工人以≤35岁及>35岁年龄分层,与各年龄层对照组比较,对应年龄层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工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保护性因素(OR=0.970、0.973)。结论噪声接触可能有增高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作用,对心率的影响尚无法判断。

  • 标签: 噪声 血压 血糖 心率 作业工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时减压方案的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Haldane理论[1],确定适合实时安全减压方案计算的假定时间单位、理论组织分类、氮过饱和安全系数及其选取方法,建立实时安全减压方案的计算方法;通过112只羊次,28个加压方案观察动物出舱后的行为学改变并检测多普勒气泡音。结果出舱后动物均未出现行为学异常,多普勒血流气泡音检测均为零级。结论理论计算得到的减压方案安全可靠。

  • 标签: 假定时间单位 氮过饱和安全系数 安全减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石油需求不降反增的趋势,石油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井下作业打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是防止井管堵塞、保障原油安全稳定开采,由此可见,直接关系到油田是否能够正常出油,而这又与井下作业打捞技术的应用相挂钩。为此,本文从井下作业打捞技术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井下作业打捞技术应用的措施,以此来更好的明确这一方面的内容。

  • 标签: 石油 井下 打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