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2012年-2016年对杭州市富阳区环境空气的常规监测,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研究空气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富阳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空气 质量变化 雾霾 研究
  • 简介:摘要以2013-2017年大亚湾大气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7年大亚湾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3-2015年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16-2017年空气质量有下滑趋势;空气污染物近5年来污染指数最高是PM2.5,其次是PM10>NO2>SO2;2013-2017年大亚湾SO2呈下降趋势,变化效果显著;PM10、PM2.5和NO2呈下降趋势,变化效果不显著。

  • 标签: 空气质量 惠州大亚湾 变化分析 秩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转运患者时应用清洁地垫消毒车轮代替更换车辆的传统方法对切口感染和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常规转运期间和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新方法转运期间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切口感染率和空气测量指标,区分病种增加可比性。结果2014和2015切口感染率为1.86‰,高于2016和2017年的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的空气监测达标率100%,实施前后无差异;菌落计数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运患者进出手术室时,采用车轮碾过粘在地上的消毒地垫对车轮进行消毒而不再更换车辆的作法,比传统的换车方法,不增加感染率和空气污染,简单安全,节约护理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清洁手术室 空气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无锡地区不同行政区3~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情况及急性发作特点,并分析其与空气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月至12月从江苏省无锡市5个行政区抽取3~14岁儿童共10 175人进行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回收完整问卷8 318份,回收率为81.70%,其中有效问卷6 734份。本次调查共筛查出哮喘患儿259例,患病率为3.84%,其中男163例,患病率为4.89%,女96例,患病率为2.82%;男女患病比例为1.7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2,P<0.01)。哮喘发作频率以换季时最高(87/259例,33.59%),6-8月份最低(9/259例,3.47%)。患儿急性发作特点为发作时间无明显规律者所占比例最高(88/244例,36.07%),其次为睡前发作(64/244例,26.23%)。无锡地区不同行政区哮喘患病率滨湖区最低(50/1 830例,2.73%),新吴区最高(71/1 502例,4.72%),不同行政区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P<0.05)。无锡市不同行政区空气质量中,滨湖区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PM10、PM2.5均低于其他行政区。不同月份中,无锡市6-8月份二氧化硫(SO2)、NO2、CO、PM10、PM2.5均为最优,显著低于其他季节。不同行政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与SO2浓度及NO2浓度呈弱正相关(r=0.10,P<0.01;r=0.22,P<0.01),哮喘患病率与PM10亦呈弱正相关(r=0.06,P<0.01),臭氧(O3)浓度与哮喘患病率呈弱负相关(r=-0.06,P<0.01)。哮喘急性发作与SO2(r=0.22,P<0.01)、NO2(r=0.28,P<0.01)、CO(r=0.23,P<0.01)、PM10(r=0.18,P<0.01)及PM2.5(r=0.18,P<0.01)均呈弱正相关,与O3呈弱负相关(r=-0.40,P<0.01)。结论无锡地区哮喘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哮喘发作频率与季节有关,SO2、NO2、CO、PM10,PM2.5及O3对哮喘患病率及急性发作均有影响。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哮喘 流行病学 空气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59±2.32)%,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1.14%、10.78%和10.39%;标准汤剂迷迭香酸平均含量为(18.99±9.74)mg/g;平均转移率为(60.58±7.87)%;3批配方颗粒含量分别为7.40、7.49、7.09 mg/g,转移率分别为52.06%、50.10%和50.40%。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标识出9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2个指纹峰分别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4、0.973和0.952。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一致,该方法可为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迷迭香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三大质量指标的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8批不同产地的紫苏梗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8批紫苏梗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建立紫苏梗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计算二者特征图谱的相似度。结果紫苏梗标准汤剂出膏率为(7.16±1.9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5.52%、5.25%和5.34%;标准汤剂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平均总含量为(12.06±3.37)mg/g;3批配方颗粒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总含量分别为5.52、5.82、5.77 mg/g。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特征峰,指认出其中3个特征峰,分别为咖啡酸、N-阿魏酰真蛸胺、迷迭香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995、0.997。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相一致,该方法可为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紫苏梗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后发生移植肝失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供者资料和肝移植受体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供者和肝移植受者资料进行评估和筛选,得到供受体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结果供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0.6±16.3)岁,受者男70例,女20例,年龄(41.8±20.3)岁。移植肝失功能与下列参数显著相关:供者心肺复苏时间(t=0.429,P=0.000)、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χ2=67.151,P=0.000)、肝功能分级(χ2=54.154,P=0.000)、大泡性脂肪肝分级(χ2=8.120,P=0.017)、小泡性脂肪肝分级(χ2=16.000,P=0.001)、ICU住院时间(χ2=14.900,P=0.001)、血肌酐水平(χ2=44.685,P=0.000)。本研究建立了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标准供者评分系统。供肝质量分为四级,很好地对应肝移植受者的预后。结论根据移植肝失功能高危因素分析建立的供者评分系统及分级标准,可以对我国公民身后供肝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供者评分 供肝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为原料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灭活血浆的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采集2020年1—3月期间中国武汉441人份COVID-19康复者捐献的恢复期血浆,开展2019-nCoV、HIV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筛查,进行亚甲蓝光照灭活,并通过检测蛋白含量、抗2019-nCoV抗体、凝血因子Ⅷ活性等,判断亚甲蓝光照灭活对血浆的影响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亚甲蓝光照灭活前后灭活血浆的蛋白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血浆的凝血因子Ⅷ含量≥0.50 IU/ml,抗体滴度未出现明显下降,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确立了以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抗2019-nCoV灭活血浆的关键质量控制及工艺参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亚甲蓝 病毒灭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化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监测是保护环境空气的基础工作,依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进行评估.因此,要做好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寻找最合理利用的一个过程,虽然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现阶段,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理,使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环境保护方法涉及到工程技术、行政管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还与法律和全民环境意识有很大的联系,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境保护工作.

  • 标签: 环境 空气 监测 质量 控制 建议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化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监测是保护环境空气的基础工作,依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进行评估.因此,要做好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寻找最合理利用的一个过程,虽然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现阶段,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理,使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环境保护方法涉及到工程技术、行政管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还与法律和全民环境意识有很大的联系,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境保护工作.

  • 标签: 环境 空气 监测 质量 控制 建议
  • 简介:摘要大气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职业人群因作业场所存在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极可能受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大气污染物的双重危害,若居室中也存在类似污染物,职业人群的每日暴露浓度可能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工作场所空气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中的相关标准都规定了上述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但相同指标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为估算每日总暴露水平带来困难。本文旨在探讨空气中相关污染物指标检测方法的一致性问题,为以后估算不同人群每日污染物暴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 环境 空气污染,室内 一致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范围内各大城市屡屡出现雾霾等严重污染天气,对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生活均造成严重损害。加强对城市污染环境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空气污染作为城市污染治理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治理内容,相关人员首先要做好城市空气污染的监测工作,结合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为其布设科学全面的空气污染监测点,以此观察城市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的治理和改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原则进行总结,同时针对空气污染监测点实际布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采样站的具体布设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 标签: 环境监测 空气污染监测点 布设原则 布设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以国内外职业卫生标准及试验数据为依据,通过资料收集、调查和试验的方法,对现有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和类金属有害因素的检测标准方法进行梳理,为完善检测标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的质量和适用性。

  • 标签: 金属 类金属 工作场所 空气 检测标准方法 职业接触限值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境空气污染对自身免疫病的影响。方法从EMBASE,Scopus,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发表的有关环境空气污染与自身免疫病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段从建库至2019年7月,最终纳入文献24篇。由于各研究间方法学异质性大,遂未进行Meta分析,仅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RA 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1例,AS 1例,SLE 3例,儿童起病的SLE(cSLE)3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2例,川崎病4例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RD)4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可能会增加SLE、cSLE、AS、JIA、SARD恶化的风险。长期接触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和二氧化硫会增加患RA的风险。臭氧水平升高会增加川崎病患者住院的风险,而AAV与环境空气污染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环境空气污染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建议未来通过开展更多研究来评估空气污染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同时积极开展空气污染物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研究,达到进行早期预防自身免疫病的目的。

  • 标签: 空气污染 自身免疫疾病 疾病活动性 流行病学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先进的探空仪器设备开始应用到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中,这些仪器设备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会形成较多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本文主要从高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进行分析,首先概况了质控过程,接着对高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具体探讨。

  • 标签: 高空气象观测资料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是否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造成致病影响。方法清洁级大鼠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18只大鼠COPD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COPD大鼠吸入清洁空气组(A组),COPD大鼠吸入PM2.5暴露2周组(B组),COPD大鼠吸入PM2.5暴露4周组(C组)。对实验大鼠进行肺功能评估,肺部炎症因子检测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探讨外环境空气PM2.5对COPD大鼠致病性的影响。结果PM2.5的暴露可以引起COPD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呈加重趋势,会导致COPD大鼠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肺功能受损。COPD大鼠经PM2.5的暴露后,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表达上调基因328个,表达下调基因81个。表达差异的基因与COPD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病程恶化相关,与肺部组织的慢性持续炎症及结构重塑相关。结论PM2.5的暴露可以引起COPD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加重,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呈加重趋势,肺功能呈恶化趋势。PM2.5的暴露会诱导大鼠基因表达变化。持续PM2.5的暴露,会诱发气道的长期持续慢性炎症反应和气道的结构重塑,诱发COPD的进行性进展。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基因表达 细颗粒物 肺功能 转录组
  • 简介: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以饮片为原料,经现代生产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到的单味颗粒剂,其成品已经失去了原有饮片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故而有必要使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特征图谱、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控制。本文在参考各官方发文、国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各省区配方颗粒地方标准以及近年来关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文献等基础上,重点对于配方颗粒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讨论,针对现行标准的先进性和待完善的内容进行探讨,并针对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例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薄层鉴别 指纹图谱 特征图谱 对照提取物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极大进步,逐渐由人工观测朝自动化观测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根据我国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实际,首先阐述了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的内涵,并重点探讨了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质量管控要点,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L波段 高空气象探测 探测资料 质量管控要点
  • 简介:复杂天气出现的过程中经常会对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沱沱河站高空气象探测的实际,分析了复杂天气条件下对高空气象探测质量的影响和防范对策,以确保高空气象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水平。

  • 标签: 复杂天气 高空气象探测 影响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混合标准应用溶液放置的稳定性。方法2019年2月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DB-FFAP毛细管柱(30.00 m×0.53 mm×0.25 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检测,研究混合标准应用液放置过程中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变化、标准曲线最高和最低浓度点相对响应值的变化和质量控制样品测定值是否准确的情况来衡量应用液放置的稳定性。结果放置187 d混合标准中每种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标准曲线最高和最低浓度点相对响应值的变化均<10%;甲苯的测定值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混合标准应用液储存187 d内是稳定可靠的。

  • 标签: 有机物 工作场所 空气 混合标准 应用液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