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4 204例,其中女性COPD患者533例,男性COPD患者3 671例,对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功能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男、女COPD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生物燃料暴露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吸烟史、职业暴露史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01),生物燃料暴露史方面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男、女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AT评分均值高于男性。男女COPD患者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mMRC分级高于男性。男、女患者在急性加重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COPD患者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女性的FEV1%预计值、FEV1/FVC均优于男性。结论女性COPD的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及功能的临床特点有异于男性,为女性COPD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女性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COPD)是一种常见的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除了香烟烟雾这一常见危险因素导致的吸烟慢阻外,非吸烟慢阻表型至少占四分之一以上。非吸烟慢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占据较大比例,非吸烟慢阻与吸烟慢阻应受到同等重视,未来可能需要对非吸烟慢阻的预后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非吸烟者 职业性 生物燃料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可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气道受限多呈进行发展,具有难以治愈、病程长等特点,慢性阻塞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0报告倡导慢阻需要进行长期疾病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药物干预、吸入装置以及非药物干预等3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慢阻的长期疾病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2030年慢性阻塞疾病将成为全球的第3位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嗜酸粒细胞表型已人所知,糖皮质激素对治疗嗜酸粒细胞表型有敏感性。即使在三联药物治疗下,部分患者病情仍不断恶化,有研究示部分患者病情恶化与嗜酸性炎症相关,目前靶向白细胞介素5药物的适应证是严重哮喘伴嗜酸粒细胞增高症,此类靶向药物可否应用于嗜酸性表型慢性阻塞疾病减少疾病恶化值得探索,可能在未来给此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5 嗜酸粒细胞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于2019年11月发布了2020更新版。新版指南整体变动不大,主要更新在于新增慢阻非药物治疗的随访路径和急性加重的鉴别诊断,明确了慢阻稳定期管理流程及起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纳入了关于三联疗法、抗IL-5疗法及电子烟等方面的最新循证资料。本文拟对GOLD 2020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阻塞疾病(COPD)的患病率、病死率以及所带来的社会负担逐年上升。然而研究发现,在COPD人群中,早期阶段的患者所占比重似乎越来越大。有部分患者功能检查虽然未能达到COPD诊断标准,但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气体陷闭、气道异常病变和生活能力下降等。若能在气流受限尚未出现时,即受损阶段对该类人群进行识别,甚至进行早干预,应该会有利于延缓甚至阻断受损进一步发展为COPD,有利于降低COPD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病死率。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早期COPD的特点及近年来COPD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早期诊断 GOLD "0"期 联合诊断 数据整合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由于明显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和(或)肺泡异常。老年人是慢阻的高发人群,对慢阻的知晓率低,诊断不足问题严重。老年慢阻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合并存在多种疾病,同时老年人具有相应的病理生理特点,因此老年人群慢阻的诊治面临挑战。为了提高广大医生对老年慢阻的重视程度,指导临床医生充分考虑老年慢阻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诊治和管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学组在遵循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经全体学组委员多次现场工作会议讨论,并广泛征求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定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合并肺结核日益常见,二病并存及相互影响给疾病的控制带来难度。吸烟、生物燃料的暴露、维生素D缺乏及糖尿病可能是两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设计互补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本文将从肺结核是慢阻的危险因素、慢阻合并肺结核、肺结核与慢阻的预防策略展开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结核,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女性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女性COP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立医院西院确诊为COPD的366例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2组,统计分析女性COPD患者在年龄、患病史、烟草暴露率及烟草暴露时间、功能障碍程度分布、病情评估分组分布、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等方面的特点及与男性COPD患者在上述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女性COPD患者烟草暴露年限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女性COPD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分组情况及烟草暴露年限与临床病情评估分组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36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26例,占比为34.4%,有长期烟草暴露史116例,占92.6%;女性COPD患者烟草暴露年限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烟草暴露时间越长功能障碍程度越重(χ2=24.987,P<0.01);女性COPD患者烟草暴露年限与病情评估分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64,P=0.083),但各组分布在B组和D组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分布在A组和C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3,P<0.01)。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在年龄、患病史、烟草暴露率及烟草暴露时间、功能障碍程度分布、病情评估分组分布及住院死亡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女性COPD患者吸烟率低,但二手烟暴露率高,总的烟草暴露率与男性患者相近;女性COPD患者其功能障碍程度与烟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分布在B组和D组的占绝大多数,功能障碍程度、临床病情评估、治疗过程、临床转归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女性 烟草暴露
  • 简介:摘要泛素化是蛋白质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细胞内80%以上的蛋白质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的。泛素化广泛参与细胞各种生命过程。慢性阻塞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氧化应激机制及炎症机制。此外,COPD组织中自噬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泛素化参与COPD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E3泛素连接酶是TRIM家族的一员,在泛素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与COPD发病是否相关尚未有人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关于泛素化与COPD的研究进展,通过进一步研究COPD的发病机制,以期发现COPD的治疗干预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泛素化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TRIM13
  • 简介:摘要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肌肉含量及功能的下降。现有研究发现与慢性阻塞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肌少症会导致患者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而这种因慢性疾病所致的炎性反应、能量消耗增加、活动耐力降低等又将加重肌少症。本文旨在初步探讨慢性阻塞疾病和肌少症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并提倡早期干预肌少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肌少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与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加重率和死亡率升高等显著相关。因此开展了大量针对COPD患者及功能正常吸烟者关于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情况的研究。受试者行胸部CT检查后,将图像导入分析软件,定量测量基于全像素CT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等的肺气肿情况和基于管腔周长为10 mm的气道的管壁截面积平方根等的气道壁增厚情况,并分析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的程度、分布、所占比例以及与临床的相关,从而协助COPD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等。有助于COPD的早期识别、病情评估和管理,减轻对患者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和负担。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CT定量测定 气道壁增厚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的疾病负担较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与过去对慢阻认识不足、诊断不足和干预不足有关。近几年研究者提出“早期慢阻”的概念,并与“轻度慢阻”相区别,旨在尽早筛查、诊断和干预慢阻进程,从而为慢阻的防治提供更好的策略。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近2年来早期慢阻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早期慢阻定义、评估、防治的临床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管理是慢性阻塞疾病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指南、共识的不断更新,慢阻患者门诊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亦逐步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分别总结门诊慢性阻塞疾病的诊断评估、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门诊管理模式、住院指征等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因子,并开发一种预测量表,使临床医师能够对COPD患者进行筛查,尽早发现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323例,其中COPD稳定期患者129例,急性加重期患者194例。在患者到达门诊或急诊时由临床医师评估和收集可能的预测变量的信息,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与COPD急性加重有关的因素。结果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因子包括患者年龄、需要长期家庭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就诊时的心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如COPD急性加重风险评分高于5分,则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可能大。结论在临床变量的基础上增加血IL-6、IL-2R、CRP、白蛋白、BUN水平能显著改善临床变量的预测能力,以期早期发现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指导临床筛查高危病例。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生物标志物 预测因子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本文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症状群的相关概念、识别方法、影响因素、干预措施4个方面进行综述,简要分析和总结目前慢性阻塞疾病症状群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的症状群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群 影响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慢阻)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疾病负担重。吸入疗法作为慢阻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起效快速、使用方便;但临床仍存在医患对吸入装置特性认识不足、吸入装置使用不当、吸入药物选择不同、吸入方法掌握不妥等情况,导致患者症状控制不佳、急性加重增多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重点介绍吸入药物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吸入装置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吸入药物疗效的因素等,以利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吸入装置,从而实现慢阻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