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基于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制度建设和认定方面回顾了我国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试点工作的建立与发展,其次介绍了作为基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重要形式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项目开展情况,最后总结分析了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估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工作的建议。

  • 标签: 国家级 继续医学教育 基地 试点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家贫困县白内障患者护理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2018年1—10月,选择贵州省望谟县(国家贫困县)的198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内障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98例白内障患者生理帮助需求率为71.72%~91.41%,平均82.70%;安全住院信息需求率为76.77%~96.46%,平均88.18%;健康教育需求率为76.26%~97.47%,平均84.34%;情感与心理支持需求率为57.58%~97.98%,平均81.23%。结论目前我国国家贫困县中白内障患者均有护理需求,针对其护理需求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白内障 国家级贫困县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继续医学教育评估的理论基础,引入社会学领域的项目评估理论作为继续医学教育评估的理论支撑,结合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估现状进行了思考。针对现行基地评估存在的指导思想不够清晰、过程性评估反馈不足和绩效评估需要进一步强化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基地责任、加强过程性评估、将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相关联等建议。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评估 建议 基地
  • 简介:摘要在国家强调提高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质量的大环境下,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过程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为例,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及时更新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提供多维度管理支持、加强现场督查等改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建议,希望为相关院校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全过程管理 实践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近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中灾难相关立项项目情况,探讨灾难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灾难护理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将2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灾难相关立项项目信息作为研究资料,进行项目名称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48个项目,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得出4个研究热点:灾难风险预测机制、多组织灾难应对管理、物流优化模型、灾难舆情与信息传播。结论灾难护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信息,灾难护理学应加强其他学科和组织协作,形成灾难护理应急体系。

  • 标签: 灾难 护理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西省临汾市国家贫困县医院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建立护士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1月1—30日,以山西省临汾市国家贫困县医院中的3家医院(A、B、C)的临床注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国注册护士能力评价量表调查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共回收问卷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为83.3%。结果山西省临汾市国家贫困县医院130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31.20±31.61)分,最低33分,最高21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因素中,B医院在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临床护理维度、教育与咨询维度以及核心能力总分均高于A医院,C医院在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和教育与咨询维度的得分高于A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工方式因素中,临时工各个维度以及核心能力总分均低于正式在编与合同工,正式在编的护士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人际关系维度、法律与伦理实践维度的得分以及能力总分均低于合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室因素方面,儿科病房专业发展维度的得分低于除内科病房以外的其他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用工方式及科室进入了护士核心能力总分的回归方程,2个影响因素可解释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总变异的22.5%。结论山西省临汾市国家贫困县医院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具备一定的胜任护理工作能力,医院、用工方式及科室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管理者需提高对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关注度,更新、完善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护士核心能力。

  • 标签: 护士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贫困县医院
  • 简介:摘要立德树人是课程育人之本,教育部特别强调医学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医者精神,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和人文素养,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供给,不断丰富课程育人内涵,提升课程教学效能,是医学类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持续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本文以中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的教学构建和实践经验为例,探索医学类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思政育人创新路径,以期为新时期高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妇产科学 课程思政 一流本科课程 医学生 混合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上申报与信息反馈系统中报告的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统计和分析项目举办天数、地点、师资、培训学员、项目负责人及培训效果等。采用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13至2020年获批项目448项,实际开展381项,执行率为85.0%(381/448);培训天数以1~3天为主[64.0%(244/381)];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学员群体所占比例为67.1%(33 505/49 951)。授课教师中,本单位教师所占比例较高[68.8%(1 997/2 901)];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64.8%(1 881/2 901),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23.9%(693/2 901)。项目负责人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76.6%(288/376);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44.7%(168/376)、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38.0%(143/376)。项目数量排名前3的培训内容为实验室技术、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员对授课内容满意度高。结论2013至2020年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未来应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上推陈出新,并根据项目举办特点,加强项目监督和评价,提高项目质量。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疾病预防控制 评价 国家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犹豫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并探索不同种类疫苗的犹豫现状。方法在北京市通州区、四川省成都市及甘肃省白银市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成比例概率抽样和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 592人,38.22%的家长完全接受所有疫苗,59.35%的家长给儿童接种了所有疫苗但表示有轻微的担忧,2.42%的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有疫苗犹豫行为。其中家长产生疫苗犹豫最多的是脊髓灰质炎疫苗(0.89%),其次为百白破疫苗(0.70%)和甲肝疫苗(0.64%)。疫苗犹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疫苗的风险效益判断(31.03%),其次为家长的认知情况较低(21.84%),第三为交通/时间因素带来的不便(21.84%)。结论我国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犹豫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但半数以上家长对疫苗持担忧态度。进一步改进我国免疫规划体系的服务质量,加强疫苗相关知识宣教,对减少疫苗犹豫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疫苗犹豫 免疫规划 接种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对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本文将针对生态化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及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深度的方法进行讨论。

  • 标签: 生态规划 城市规划 融合
  • 简介:摘要免疫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覆盖了疾病的发生、诊断、防治等方方面面,更是未来医学治疗新手段的源泉。因此,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强化,是成就高水平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免疫学教材有助于高水平医学免疫学的课程建设,但鲜有对免疫学教材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本文选择了几本著名的英文免疫学教材,通过比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分析每本教材适当的教学对象和特点,为免疫学的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参考,也从中窥见免疫学发展态势和方向。

  • 标签: 免疫学 英文教材 教材分析
  • 简介:摘要关于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探讨,历来备受国际政治研究者的青睐,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媒体话语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回顾了当前学界媒体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并特别综述了其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新闻三要素对新闻话语权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媒体话语与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国际关系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话语,国际关系,建构
  • 简介:摘要心肌病是心力衰竭(心衰)的重要病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对于心肌病的认识存在欠缺,漏诊率及误诊率高,治疗和管理不规范;而且,我国尚缺乏关于心肌病中心建设的经验。因此,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制定了国家心肌病中心(NCMC)认证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诊治,患者的随访,患者和家庭成员的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心肌病及心肌炎医疗质量评价、控制与改进。拟在此基础上开展NCMC建设及认证工作,并采集和分析病例资料,旨在提高我国心肌病的诊治和研究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心肌病 心肌炎 心肌病中心 认证 标准 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微观模拟模型研究可通过模拟大量具有不同特征的微观个体,构建疾病进展模型,评价危险因素控制和早期干预策略等在疾病预防中的效果和效益,从而克服传统流行病学研究投入高、耗时长等局限性,为疾病预防决策制定提供重要证据支撑。本研究介绍了微观模拟模型的定义和构建方法,并结合研究实例阐述马尔可夫模型、决策树模型以及离散事件模型等3种建模方法在癌症一和二预防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开展相关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微观模拟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二和三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加强静脉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便利选择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各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情况调查"。本研究共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发放问卷759份,回收759份,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9%。结果本调查中,在调查日全院住院输液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68.0%~90.0%,平均79.6%;输液2.8~4.3袋/d,人均3.4袋/d。628家(85.3%,628/736)医院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595家(80.8%,595/736)医院开展了PICC技术,三医院开展PICC、中长导管盲穿、超声引导下应用塞丁格穿刺技术、X线、心电图进行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比例高于二医院,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以本科学历、中级职称、10年及以上工作年限为主。70%以上的医院静脉治疗/PICC专科护士承担了PICC置管与维护、并发症处理、专科护理门诊、会诊、培训等相关工作。结论我国人日均输液量处于较高水平,输液管理亟待加强;静脉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大范围推广。我国初步建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工作地点得到拓展,工作内容以临床实践、教学为主。但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二医院静脉治疗技术、质量管理与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

  • 标签: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PICC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为妇科常见病,对妇女健康及生育危害较大。因内异症常需手术治疗,而且术后易复发,因此,需要预防或减少其发病,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不做或推迟手术,即进行内异症的一和二预防。青春期内异症可能是进展性疾病,因此,对青春期有痛经或月经相关疼痛症状,或临床诊断为内异症无手术适应证者,推荐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物及孕激素进行治疗,既可缓解疼痛症状,又有避孕作用,还可降低内异症发病率或延缓内异症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载体,评估其功能任务落实情况,了解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推进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结构-过程-结果"评估理论逻辑框架进行评估框架设计,分为中心自评估、数据上报和现场调研评估3个阶段,对截至2020年10月完成批复设置的6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15家主体医院功能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级政府对中心的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加大,中心内外部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建立,承担的职责任务有效落实,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影响中心功能任务落实的关键问题包括,对主体医院的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不足、中心内外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还需完善、有利于突破"卡脖子"和"临门一脚"关键技术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相对滞后,与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相匹配。建议要进一步健全"委省共建"机制,加强对中心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投入保障;完善各中心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加快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使用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推进中心高效落实功能任务。

  • 标签: 评价研究 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功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