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藏《万氏女科》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电子古籍目录关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藏《万氏女科》的著录均存在同一版本作不同版本登记、刊刻时间错误、漏载、所载版本实际未藏等问题。

  • 标签: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万氏女科》 著录 万全 万密斋
  • 简介:摘要通过检索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数据库(LNHPD),对在加拿大成功注册上市的92种中成药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效注册者所属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天津等中医药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有效注册的中成药包括单味/单一有效成分药64种(69.6%)、复方制剂28种(30.4%),剂型以片剂、胶囊剂为主,具有剂量准确、理化性质较稳定的特点,亦有颗粒剂、溶液剂、散剂等剂型,多可长期保存,对工艺和环境的要求较低,主治疾病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部分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少数用于治疗较为复杂的肿瘤、糖尿病等,还有一些具保健功效的药品。建议加强国内中药注册相关标准同国际标准的衔接,推动有关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鼓励企业开展优势产品国际注册,以推进我国中药国际化发展进程。

  • 标签: 中成药 天然健康产品 国际注册 加拿大 现状分析和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高校学生不良饮食行为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联。方法2021年4月10-30日选取国内5所中医药大学(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多级抽样法获取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饮食行为、中医体质和人口学特征等,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 3 825人,收回有效问卷3 700份(96.7%)。学生平和质的检出率为7.9%,不同性别和不同体型学生间的平和质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和质与偏颇质学生间关注饮食、锻炼控重、饮食失控、暴饮暴食、体型否定、不满体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关注饮食(OR=1.38,95%CI:1.14~1.68)、锻炼控重(OR=1.19,95%CI:1.03~1.39)、不满体型(OR=1.26,95%CI:1.10~1.45)都利于平和质的形成。结论我国中医药高校学生平和质的检出率不高,饮食行为可能是影响平和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学生,医科 饮食习惯 医学,中国传统 体质 调查和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二次研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00至2022年基于中国人群PACG患病率的中、英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2名研究者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纳入、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产生的歧义与第3名研究者协商解决。计算I2值评估异质性,使用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和荟萃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性别、年龄、调查时间、居住区域、诊断标准、气温带)、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纳入23篇文献,其中8篇为高质量,15篇为中质量。过去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PACG的总患病率为1.35%(95%置信区间:1.08%~1.61%);女性PACG患病率(1.40%)明显高于男性(0.96%,P<0.01);年龄与患病率呈正相关(P<0.01);城市(1.3%)与农村(1.2%)的患病率相似(P=0.61);诊断标准中必备视野或视神经损伤的文献合并得到的患病率(1.1%)低于非必备文献(1.7%,P<0.01);在年积温较低的中温带,PACG患病率更高(1.7%,P=0.02)。结论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PACG患病率约为1.35%,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存在差异,女性、高龄、寒冷地区人群的患病率更高。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患病率 Meta分析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农村学生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关联因素。方法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校中,每个年级抽取40名左右。使用身高计、体重计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通过学校问卷和县问卷调查关联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关联因素分析。结果2019年我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为11.5%。男生超重和肥胖率为13.1%,高于女生(9.8%),中部(14.3%)高于西部(9.9%),小学生(12.4%)高于初中生(9.5%)。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生(OR=1.388)、年龄段为小学(OR=1.271)、学生没有其他膳食补助(OR=1.037)、学校在乡镇(OR=1.133)、学校供餐模式为企业供餐(OR=1.043)、学校不提供午餐(OR=1.143)、学校不提供晚餐(OR=1.122)和学校不提供饮用水(OR=1.015)与学生超重和肥胖呈正相关(均P<0.05),学校有小卖店售卖零食(OR=0.952)与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负相关(P<0.001)。结论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重和肥胖,其超重和肥胖率不仅与儿童的性别、学段、县所在地区有关,还与学校供餐、学校是否提供饮用水等因素有关联。

  • 标签: 超重 肥胖症 学生 横断面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关联,为提高人口健康预期寿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2011年数据为基线,分别在2013、2015和2018年随访ADL结局,且以2013年和2015年新进入队列的人群作为基线。剔除三次基线人群中已发生ADL的中老年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组分异常及异常数目对中老年人群ADL受损的影响。结果观察总人年数为59 795人年,发生ADL受损人数为1 011人,发病密度为16.91/1 000人年。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MS组分异常种类发现,1种MS组分异常、血脂异常合并高血糖、超重/肥胖合并1种MS组分异常、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合并高血糖及MS分别是没有MS组分异常中老年人发生ADL风险的1.29(95%CI:1.12~1.50)倍、1.32(95%CI:1.07~1.64)倍、1.78(95%CI:1.22~2.59)倍、2.48(95%CI:1.59~3.85)倍、3.51(95%CI:1.66~7.43)倍及1.80(95%CI:1.40~2.32)倍;与没有MS组分异常的中老年人比较,1、2和≥3种MS组分异常使中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分别增加30%(HR=1.30,95%CI:1.13~1.51)、54%(HR=1.54,95%CI:1.28~1.85)和87%(HR=1.87,95%CI:1.45~2.41),随着MS组分异常数目的增加,中老年人发生ADL风险升高,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结论MS组分异常是中老年人发生ADL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干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及MS可以降低或延缓ADL受损的发生。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前瞻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