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也称为急性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缺血作为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靶点,其早期和精准的识别对于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MRI序列的多种不匹配模型从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和代谢层面研究如何早期和精准地识别缺血。本文就这些模型在缺血的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模式CT检查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62.96±4.23)岁。对患者进行多模式CT检查,处理数据得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根据美国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系统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51例、侧支循环不良组69例,比较两组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区域的灌注参数以及梗死范围,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评估出血性转化(HT)情况,依据是否发生HT将患者分为HT组(41例)及未发生HT组(79例),比较两组灌注参数。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梗死核心区的rCBV、rMTT、rTTP水平分别为(1.57±0.44)ml/100 g、(2.61±0.73)s、(1.15±0.32)s,均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的(1.09±0.32)ml/100 g、(1.87±0.51)s、(0.92±0.15)s(均P<0.05);两组梗死核心区的rCB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缺血的rCBV、rMTT、rT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缺血的rCBF水平为(0.81±0.42)ml/100 g·min-1,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的(0.59±0.17)ml/100 g·min-1(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的梗死范围、mRS评分分别为(5.98±1.47)ml、(1.64±0.35)分,均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的(18.03±4.21)ml、(4.31±1.13)分(均P<0.05)。HT组与未发生HT组患侧的CBV、CB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T组的MTT水平为(3.25±0.87)s,低于未发生HT组的(5.06±1.29)s,PS水平为(17.15±4.18)ml/min·100 g,高于未发生HT组的(2.03±0.54)ml/min·100 g(均P<0.05)。结论多模式CT检测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缺血情况及HT的发生进行有效评估,建立并促进良好的侧支循环能减少梗死病灶体积,改善预后。

  • 标签: 多模式CT检查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侧支循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缺血(IP)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发病在24 h内的大脑前循环AIS患者2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T1WI、T2WI、DWI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以PWI-DWI错配模型作为判断IP是否存在的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存在IP(即存在PWI-DWI错配)患者(84例),不存在IP(即不存在PWI-DWI错配)患者(157例)。分别由两名医师在AIS患者ADC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对ADC低信号区域及周围区域进行ROI的勾画,将图像导入AK分析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先采用组间相关系数筛选出一致性较高的特征,再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分析对特征进行筛选,然后用所选特征构建各自的影像组学评分模型。采用ROC曲线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采用Delong检验对两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筛选,12个特征(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ngle135_offset7、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7、GLCMEntropy_AllDirection_offset4_SD、GLCMEnergy_angle45_offset1、ColGE_W11B25_16、ColGE_W11B25_24、HaraEntropy、SurfaceVolumeRatio、Sphericity、Quantile0.025、uniformity、Percentile75)用于构建基于ADC图低信号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AUC为0.90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5%、81.4%、83.4%;验证集中AUC为0.87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9%、84.0%、81.9%。11个特征(RunLengthNonuniformity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ngle45_offset1、HighGreyLevelRun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7、HaralickCorrelation_AllDirection_offset4_SD、ClusterShade_angle45_offset7、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llDirection_offset7_SD、ColGE_W3B20_0、sumAverage、SurfaceVolumeRatio、VolumeMM)用于构建基于ADC图病灶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AUC为0.82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5%、80.2%、80.4%;验证集中AUC为0.80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7%、80.0%、79.2%。基于ADC图低信号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大于基于ADC图病灶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Z=3.017,P=0.003;验证集:Z=0.604,P=0.002)。结论基于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判断缺血时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卒中 磁共振成像 缺血半暗带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的影响因素以及缺血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一站式颅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hpy, 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检查,通过eStroke平台分析结果并将患者分为有利模式组和不利模式组。根据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比较组间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缺血模式和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者,年龄(65.14±10.21)岁,男性35例(56.5%),35例(56.5%)存在有利模式,26例(41.9%)转归良好。单变量分析显示,有利模式组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ASPECTS)、基线核心梗死体积和基线体积与不利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归良好组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基线ASPECTS、基线核心梗死体积、基线体积和模式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优势比(odds ratio, OR)1.13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2~2.113;P=0.048]、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较长(OR 1.123,95% CI 1.014~1.667;P=0.031)、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626,95% CI 1.019~2.715;P=0.023)与不利模式显著独立相关,而ASPECTS较高与有利模式显著独立相关(OR 0.043,95% CI 0.003~0.620;P=0.021);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OR 1.204,95% CI 1.041~1.983;P=0.046)、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较长(OR 1.037,95% CI 1.013~1.996;P=0.039)、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418,95% CI 1.096~1.959;P=0.038)、基线核心梗死体积较大(OR 1.006,95% CI 1.002~1.311;P=0.046)与转归不良显著独立相关,而基线体积较大(OR 0.074,95% CI 0.003~0.194;P=0.044)和有利模式(OR 0.063,95% CI 0.013~0.511;P=0.040)与转归良好显著独立相关。结论模式与MCA狭窄或闭塞所致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相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在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梗死核心(IC)及缺血(IP)的酸碱度(pH)变化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4至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亚急性梗死患者(亚急性梗死组)的资料,另选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I、DWI、动脉自选标记(3D-pCASL)及APTw检查。基于DWI图像、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APTw图像确定亚急性梗死组IC及IP的范围,包括血流(CBF-DWI不匹配区,IPCBF)以及代谢(APTw-DWI不匹配区,IPAPT),采用3D ROI半自动测量亚急性梗死组患者IC及IPCBF的APTw值及体积。亚急性梗死组梗死侧与对侧APTw值比较、对照组双侧APTw值比较、IC与IPCBF区APTw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IPCBF1.5体积、IPCBF2.5体积与IPAPT体积的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亚急性梗死组IC区与梗死健侧、对照组间各APTw值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梗死组IPCBF区与IC区APT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CBF1.5对侧相比(3.7±1.7、-1.84±1.48、5.57±2.75),IPCBF1.5的APTwmax(3.07±1.41,t=-3.012,P=0.006)、APTwmin[-1.30(-1.74,-0.57),Z=-2.099,P=0.036]、APTwmax-min(4.51±2.58,t=-3.273,P=0.003)值减低;与IPCBF2.5对侧相比[-1.53(-2.80,-0.91),5.31±2.61],IPCBF2.5的APTwmin[(-1.08(-1.60,-0.49),Z=-2.616,P=0.009]、APTwmax-min(4.41±2.72,t=-3.228,P=0.004)值减低。IPCBF1.5体积[107.51(50.08,138.61)mm3]、IPAPT体积[99.00(53.27,121.335)mm3]、IPCBF2.5体积[89.91(51.53,139.87)mm3]逐次降低(χ²=7.913,P=0.019),且IPCBF2.5体积明显小于IPCBF1.5体积(P=0.037)。结论亚急性脑梗死IC酸碱代谢变化不显著,而IP局部存在酸碱代谢失平衡,且代谢的范围与血流IP相吻合。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梗死核心 半暗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进行氧激发MRI,从而探讨氧激发MRI识别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58只SD大鼠进行MCAO处理,其中随机选取10只MCAO大鼠,在MCAO模型制备完成的第1、3、6、12小时进行氧激发前后的MRI扫描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将氧激发前和氧激发后的扫描数据分别记作空气组及氧气组,并测定不同脑区的T1值及其变化率。选取24只MCAO大鼠按上述4个时间点进行氧激发处理,在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3只MCAO大鼠进行HE染色,记作氧激发组1(n=12),同时在每个时间点再随机选取3只MCAO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测定蛋白激酶C受体1(RACK 1)的表达,记作氧激发组2(n=12);另取24只MCAO大鼠,不进行氧激发处理,在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3只MCAO大鼠进行HE染色,记作非氧激发组1(n=12),同时在每个时间点再随机选取3只MCAO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测定RACK1的表达,记作非氧激发组2(n=12)。对于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不同脑区T1变化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同一脑区不同时间点的T1变化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于氧激发组2和非氧激发组2 RACK 1蛋白表达分别与空气组和氧气组T1值做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相同时间点空气组和氧气组的10只MCAO大鼠的mN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内MCAO大鼠的mNS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核心区、不匹配区、对侧正常区域的空气组和氧气组的T1值及其变化率显著不同,其中核心区<对侧正常区域<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不匹配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激发组1和非氧激发组1中24只MCAO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区细胞水肿或空泡样变呈加重趋势,且氧激发组1大鼠脑缺血区细胞水肿或空泡样变较非氧激发组1大鼠的脑组织程度稍轻。氧激发组2和非氧激发组2中24只MCAO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区的RACK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且非氧激发组2 RACK1表达量较氧激发组2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激发MRI可判断梗死后大鼠脑组织的氧代谢情况;利用氧激发MRI T1值及其变化率有助于识别MCAO大鼠的缺血,氧激发处理可能延缓脑组织缺血的发展,对缺血的识别提供了更多的时间;RACK1的表达在急性脑缺血时起保护性作用,与脑组织缺氧的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 标签: 脑梗塞 动物实验 磁共振成像 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P)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像的影响,并探讨LRP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有关。材料与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模型组、LRP组和假手术组,采集不同时间点(1、3、6、24 h)的MRI[包括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数据,并进行TTC染色和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HMGB1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LRP减少脑梗死面积(68.04±13.24与29.02±23.62,P<0.001),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缺陷(2.60±0.65与1.52±0.65,P<0.001),延缓梗死病灶的出现(P<0.001),并能够延长影像的存在时间窗(P<0.001)。Western Blot结果及荧光定量PCR显示LRP能够下调HMGBI的表达和转录(P<0.05)。结论LRP能够延长缺血性脑卒中的存在,延长治疗时间窗,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有关。

  • 标签: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影像半暗带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比目鱼肌瓣桥式蒂转移术治疗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9~50岁,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以胫后动脉为蒂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比目鱼肌瓣桥式蒂转移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 cm×9 cm~13 cm×8 cm。肌瓣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皮瓣和肌瓣全部成活,没有发生血管危象。有1例患者发生肌瓣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2.5~4.5年(平均3.8年)随访。受区外形较好。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比目鱼肌瓣桥式蒂转移术适用于治疗小腿仅有1条主要血管的软组织缺损,可减轻供区损伤。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肌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C2段脊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C2段脊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脊柱稳定性。结果所有1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其中包括8例为哑铃型肿瘤,4例为小型球型肿瘤,术后及随访期内(6~36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脊柱不稳发生。结论-椎板入路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骨性结构及脊柱稳定性,为C2段脊神经鞘瘤的切除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作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半-半椎板入路 神经鞘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成人先天性腰骶部椎体(lumbosacral hemivertebra,LSHV)行后路椎体(hemivertebra,HV)切除长节段固定远端是否需要骨盆固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9年8月接受后路HV切除长节段固定的成人LSHV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2.9±8.8)岁(范围21~44岁)。根据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分型:A型(术前CBD≤ 30 mm)15例,B型(术前CBD>30 mm且C7铅垂线向凹侧偏移)1例,C型(术前CBD>30 mm且C7铅垂线向凸侧偏移)16例。根据远端内固定模式分为骨盆固定(pelvic fixation,PF)组(PF组),即远端固定至髂骨或骶髂骨;非骨盆固定(non-pelvic fixation,NPF)组(NPF组),即远端固定至L5或S1。主要观察指标为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评估原发弯和代偿弯Cobb角、CBD改善,同时评估术后CBD分型的转变。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9±2.6)年(范围2~11年)。术前PF组和NPF组原发弯Cobb角分别为42.6°±13.5°和41.3°±10.9°,术后矫正至13.1°±5.4°和17.7°±5.8°,末次随访时13.4°±5.1°和18.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F组=32.58,FNPF组=28.64,均P<0.001),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9.3%±11.8%和57.6%±10.3%(t=2.14,P=0.012)。两组代偿弯Cobb角分别由术前54.9°±14.8°和46.8°±13.6°,术后矫正至17.3°±9.6°和15.4°±8.4°,末次随访时18.5°±8.8°和17.6°±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F组=42.97,FNPF组=38.56,均P<0.001),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8.4%±16.7%和67.2%±14.9%(t=0.17,P=0.849)。PF组患者原发弯和代偿弯Cobb角矫正率类似(69.3%±11.8% vs. 68.4%±16.7%,t=0.15,P=0.837),而NPF组患者代偿弯Cobb角的矫正率明显高于原发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2±14.9% vs. 57.6±10.3%,t=2.13,P=0.013)。PF组和NPF组CBD分别由术前(33.3±11.2)mm和(28.8±8.1)mm,术后矫正至(18.5±3.5)mm和(27.1±6.8)mm,而末次随访时CBD均较术后无明显变化(FPF组=41.61,P< 0.001;FNPF组=0.38,P=0.896);术后和末次随访时PF组CBD均优于NP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术后=3.23,P=0.002;t末次=2.94,P=0.008)。术后12例患者出现冠状面失代偿(12/32,37.5%),均为NPF组患者。两组冠状面失代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0 vs. 50%,χ2=6.40,P=0.014)。PF组6例术前C型患者术后CBD均恢复正常(100%),而NFP组10例C型患者中4例(40%)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34)。结论成人先天性腰骶部椎体(LSHV)行后路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术后具有较高的冠状面失代偿发生率(12/32,37.5%),注重原发弯与代偿弯矫正率的匹配度对重建冠状面平衡有重要意义,骨盆固定有助于C型患者重建冠状面平衡。

  • 标签: 脊柱侧凸 腰骶部 骨盆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对2020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罕见的儿童轴肢体骨骼Ollier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总结儿童Ollier病的诊治方法。患儿,男,3岁,因"发现右下肢跛行2 d"就诊,行影像学检查为轴肢体骨骼发病,均提示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行右股骨颈及大转子病变刮除、植骨及石膏外固定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内生性软骨瘤,术后随访患儿植骨处愈合良好,跛行症状改善,未发生感染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儿童Ollier病发病部位以长管状骨居多,发生于轴肢体多发性病变很罕见,对于这种罕见病例诊断较为困难,易造成误诊,需病理检查确诊;对病变范围广、影响患肢功能及畸形明显者需手术治疗,并需长期随访。

  • 标签: Ollier病 软骨瘤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膝关节冠状位脱位(CTFS)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其形成原因尚不明确。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膝关节冠状位脱位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中意义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手术规划、手术技术、判断预后等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膝关节冠状位脱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下观察头棘肌平面(SCP)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有效实施超声引导下SCP阻滞提供参考。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0名(60侧)项区SCP的6个区域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查与描述头棘肌(SCA)、SCA深面间隙及间隙内结构的解剖学特点。结果(1)项区寰椎后弓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被一斜行筋膜分隔为内侧头和外侧头;在SCA-头下斜肌(OCI)间隙内可见第3枕神经(TON)和枕大神经(GON)被一筋膜分隔,二者之间常有枕静脉属支穿行,TON与GON间距为(12.9±0.6) mm。(2)项区枢椎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短轴与SCA-OCI间隙内结构特点同结果(1),TON与GON间距为(12.1±0.5) mm。(3)项区枢椎棘突旁纵切超声图像显示一附着于枢椎棘突末端的致密筋膜插入SCA肌腹内,将其分隔为上腹和下腹。(4)颞骨乳突下方颈2,3小关节处纵切超声图像显示SCA深面OCI-颈2,3小关节间隙内TON与GON之间未见明显分隔筋膜,两者间距为(8.0±0.5) mm。(5)项区颈4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颈棘肌间隙内可见颈深动、静脉穿行,未见颈4神经后支显示,SCA肌腹短轴特点同结果(1)。(6)项区颈5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特点同结果(5),未见颈5神经后支显示。结论超声下SCP内富含分隔筋膜,SCA深面间隙内常有血管穿行,其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个体差异,掌握其超声解剖学特点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超声引导SCP阻滞。

  • 标签: 超声检查 头半棘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应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病理性骨折。对术后8周、12周及48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进行分析。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并均获得随访,年龄平均(70.3±5.5)岁,其中3部分骨折11例(包括4例肩关节脱位),4部分骨折16例(包括12例肩关节脱位),随访时间平均(25±6)个月。术后48周随访VAS评分(1.3±0.7)分;Constant-Murley评分(81.2±5.7)分,肩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前屈上举(113±15)°,外展(97±4)°,内旋(50±13)°,外旋(39±12)°,后伸(42±14)°。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的有效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术中准确的重建肱骨长度,有效地修复损伤的肩袖以及术后长期、规范的康复训练。

  • 标签: 肩骨折 关节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