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足跟部解剖结构特殊,伤后易造成跟骨、跟腱外露,往往需要皮瓣移植修复,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外形和功能。本例患者于2018年8月因车祸伤8 h急诊入院,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右小腿毁损,左足跟软组织逆行撕脱,于急诊手术下行右下肢截肢,右足跟部形成复合组织皮瓣异位移植修复重建左足跟部复合缺损,手术顺利,术后复合组织皮瓣成活。术后2年随访,获得了近似正常的外形且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足跟 异位移植 重建 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在我国在建筑施工水平位移监测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水平位移测量方法,这些方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大多都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准确严密的测量,此外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等等缺点,因此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在施工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全站仪自由设站可以在任意点设站,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常规的观测的特点,有必要研究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自由设站 水平位移监测 全站仪
  • 简介:摘要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烘干滚筒是用以对加工骨料进行加热烘干的装置,而在对烘干滚筒进行使用时,还要特别注意对烘干滚筒的维护工作,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要调整好烘干滚筒,检查滚筒的结构、功能上是否正常,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够保证好沥青混凝土的安全生产,才能够保障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而对烘干滚筒轴向位移的调整是维护滚筒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烘干滚筒轴向位移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相应的调整方法的分析。

  • 标签: 沥青混凝土 搅拌站烘干 滚筒轴向位移调整
  • 简介:摘要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因为能够在任意点设站,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常规的观测的特点,可以应用在环境复杂的施工现场。自由设站法位移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处理更是直接关乎测量成果的好坏,本文简要使用间接平差的方法对其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进行了精度评定的方法。

  • 标签: 间接平差 数据处理 自由设站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四维CT (4DCT)测量肺内孤立性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建立肿瘤的位移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对建模样本中290例肺内孤立性肿瘤行4DCT模拟定位和主动呼吸控制(ABC)下螺旋扫描,并基于4DCT测量不同肺段肿瘤三维方向位移,在ABC图像上构建静止状态下肿瘤体积。用模拟定位机测量患侧膈肌的运动幅度,用肺功能仪测量肺活量及潮气量。采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呼吸频率,肿瘤所在肺叶、肺段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呼吸频率、肿瘤体积、位置、膈肌运动幅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肺内孤立性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模型。序贯收集17例肺内孤立性肿瘤对位移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上叶肺内孤立性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模型分别为X上=-0.267+0.002TV+0.446DM,Y上=-1.704+0.004TV+0.725DM+2.250SⅡ+1.349SⅢ,Z上=0.043+0.626DM+0.599SⅡ+0.519SⅢ。中叶及上、下舌段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模型分别为X中=0.539+0.758DM,Y中=-2.316+2.707DM+0.009TV,Z中=0.717+1.112DM。下叶肿瘤三维方向的位移模型分别为X下=-0.425+0.004TV+0.857DM,Y下=4.691+4.817DM+0.005TV-0.307RR+3.148SⅨ+2.655SⅩ,Z下=0.177+0.003TV+0.908DM。(DM:膈肌运动幅度,TV:潮气量,RR:呼吸频率,SⅡ:后段,SⅢ:前段,SⅨ:外侧底段,SⅩ:后底段)。位移模型的预测结果与4DCT法实测肿瘤的位移相近(P>0.05)。结论肺内孤立性肿瘤三维方向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膈肌运动幅度和患者潮气量,同一肺叶不同肺段肿瘤头脚方向的位移差异显著,中叶不同肺段之间肿瘤的位移相近。位移模型法能较好地预测肺内孤立性肿瘤的位移,为个体化靶区构建提供参考。

  • 标签: 肺肿瘤/放射疗法 四维CT 位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近视患者在暗视到明视状态下瞳孔中心位移情况以及瞳孔直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病例系列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9—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70例140眼,使用KR-1W视觉质量分析仪获得从暗视(0.017 lx)到明视(10.400 lx)下的瞳孔中心位移和轴向,并对其进行矢量分析,同时获得暗视和明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参数。结果暗视和明视状态下双眼瞳孔直径均呈明显正相关(暗视:rs=0.85,P<0.001;明视:r=0.85;P<0.001),双眼间从暗视到明视瞳孔直径变化量呈明显正相关(r=0.75,P<0.001)。右眼在暗视、明视状态下瞳孔直径及瞳孔直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左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暗视转变为明视状态,瞳孔中心主要向鼻上方向移位。68例受试者右眼瞳孔中心矢量位移在0.2 mm以内;66例受试者左眼瞳孔中心矢量位移在0.2 mm以内;所有受试者瞳孔中心矢量位移均在0.3 mm以内。瞳孔直径的变化量与年龄和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双眼瞳孔中心位移与年龄、屈光度以及瞳孔直径变化量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从暗视到明视状态下近视患者的双眼瞳孔中心位移具有对称性,主要向鼻上方移位。

  • 标签: 近视 瞳孔 暗视 明视 光照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只吻合一侧颞浅动、静脉的头皮撕脱伤后原位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8年5月,共收治5例头皮合并耳部软组织撕脱伤,其中2例为完全撕脱伤,3例为不完全性撕脱伤,术中彻底清创后,头皮原位缝合,高质量的吻合一侧颞浅动、静脉重建血供,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对症处理。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本组5例撕脱头皮合并患耳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 6个月,毛发正常生长,头皮感觉功能恢复。结论临床出现头皮合并耳部软组织撕脱伤时,高质量的吻合血管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只吻合一侧颞浅动、静脉亦可确保撕脱头皮成活,临床疗效可靠。

  • 标签: 头皮撕脱伤 再植 颞浅动脉 颞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位移(TMAD)在评估川崎病(KD)患儿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KD的住院患儿35例(KD组)和同期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M型超声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实时动态记录并存储KD组及对照组心尖四腔及两腔观二维图像,并且KD组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各测量1次。应用QLab 13.0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比较KD组与对照组TMAD参数的差异,比较KD组不同时期TMAD参数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急性期KD患儿TMAD参数与LVEF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KD组不同时期TMAD AP4 MV1、TMAD AP4 MV2、TMAD AP2 MV1、TMAD AP2 MV2、TMAD AP4 Midpt、TMAD AP4 Midpt%、TMAD AP2 Midpt、TMAD AP2 Midpt%降低(均P<0.05),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KD患儿经治疗后亚急性期TMAD AP4 MV1、TMAD AP4 MV2、TMAD AP2 MV1、TMAD AP2 MV2、TMAD AP4 Midpt、TMAD AP4 Midpt%、TMAD AP2 Midpt、TMAD AP2 Midpt%值较急性期增加(均P<0.05),恢复期TMAD AP4 Midpt%、TMAD AP2 Midpt%值较亚急性期增加(均P<0.05)。③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r=0.36、0.40、0.32、0.28、0.42、0.46、0.35、0.37,均P<0.05),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1、-0.57、-0.40、-0.60、-0.63、-0.47、-0.61、-0.36,均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检测TMAD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KD患儿IVIG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且TMAD结合NT-proBNP可为KD临床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环位移 川崎病 斑点追踪技术 心室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了解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手术的患儿,共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1~12个月,中位数4.5(2.0,6.8)个月;体质量3.0~9.0 kg,中位数6.0(3.7,7.7)kg。所有患儿于术后第1天晨安静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送检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观察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肺炎、术前心衰对术后TAPSE的影响,分析TAPSE与术后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气管插管时间、住监护室时间、NT pro-BNP及LVEF的关系。结果全组患儿术中主动脉阻断15~87min,中位数31(28,50)min;体外循环35~117min,平均(68±22)min。术后气管插管4~117 h,平均(50±35)h;监护室停留1~14天,中位数5(2,7)天。术后LVEF 0.18~0.66,中位数0.53(0.42,0.57)。术后TAPSE 2.0~10.0mm,平均(5.2±2.0)mm。术后第1天NT-proBNP 1 548~35 000 pg/ml,平均(9 446±8 130)pg/ml。体外循环时间>60 min、术前伴有肺炎的患儿术后TAPSE更低(P<0.05)。TAPSE与术前是否伴有心衰及主动脉阻断时间(r=-0.362,P=0.119)无相关性,与心率(r=-0.303,P=0.193)、中心静脉压(r=-0.425,P=0.062)、血管活性药物评分(r=-0.418,P=0.067)及NT pro-BNP(r=-0.348,P=0.132)、术后气管插管时间(r=-0.576,P=0.007)及住监护室时间(r=-0.765,P=0.000)呈负相关趋势,与收缩压(r=0.146,P=0.54)、术后LVEF(r=0.461,P=0.041)呈正相关趋势(P<0.05)。TAPSE<5 mm患儿较TAPSE≥5 mm患儿住监护室时间更长、气管插管时间更长、中心静脉压更高、NT-pro BN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TAPSE简单可行。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TAPSE减低,提示此类患儿术后早期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同时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最终导致NT pro-BNP升高、患儿需要更高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气管插管时间和住监护室时间延长。应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右心功能。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右心室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三维设计中未设计移动的上颌支抗磨牙实际治疗前后三维方向位移变化。方法选取26例上颌磨牙未设计移动的非拔牙隐形矫治成人病例,根据前牙唇舌向设计将病例分为内收组和非内收组。收集矫治前后石膏模型,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数字化模型,通过腭皱襞表面重叠,研究上颌磨牙矫治前后横向、垂直向、矢状向的位移变化。结果未设计移动的支抗磨牙在三维方向均发生了移动(P<0.05)。内收组支抗磨牙颊移(0.41±0.53) mm;伸长(0.45±0.37) mm舌尖伸长大于颊尖,远中尖伸长大于近中尖;磨牙近移(0.53±0.53) mm。非内收组磨牙颊移(0.46±0.53) mm;压低(0.24±0.29) mm,磨牙颊舌尖、近远中尖位移量无统计学差异;磨牙远移(0.28±0.32) mm。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三维设计中未设计移动的上颌支抗磨牙存在三维方向的位移。内收组磨牙发生颊向倾斜、伸长、近中倾斜移动;非内收组磨牙发生颊向、压低、远中移动。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数字化模型 三维重叠 支抗 磨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Spectrum-CT对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人肺肿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为肺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肺癌A549细胞株(A549-Luc),应用胸腔注射法、尾静脉注射法和气管灌流法将A549-Luc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每组6只),建立人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应用Spectrum-CT活体成像系统对3组模型鼠进行生物发光成像,监测肿瘤组织的生长情况和荧光信号强度,每周1次,连续监测4周,最后解剖裸鼠肺组织进行体外发光成像和病理学分析。结果生物发光成像分析结果显示,3种模型鼠移植瘤组织均持续生长,建模第4周,胸腔注射组模型鼠的荧光信号强度值[(2.78±0.18)×106 P/s]强于气管灌流组[(1.45±0.20)×106 P/s]和尾静脉注射组[(1.35±0.14)×106 P/s](F=62.53,P<0.01);3D活体成像分析显示,3组模型鼠肺癌移植瘤组织呈不同的生长状态,胸腔注射法模型鼠呈右侧肺叶接种位点处单点肿瘤灶生长,气管灌流法模型鼠肿瘤灶呈左右两侧肺叶不确定多点生长模式,尾静脉注射法模型鼠肿瘤灶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左右两侧肺叶上。结论与气管灌流法和尾静脉注射法模型鼠比较,胸腔注射法原位肺肿瘤模型成瘤更快,在开展移植瘤主动定位研究方面存在优势;结合使用Spectrum-CT活体成像系统,在原位肺肿瘤模型建立的早期阶段就可以对移植瘤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定位和定量分析,可为肺癌发病机制和药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 标签: 肺肿瘤 模型,动物 荧光素酶 生物发光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患者牙齿凸距、倾角差异及磨牙位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46例,根据选用支抗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移位、倾角差异、牙齿凸距等各项数据,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1.3%(21/23)高于对照组的65.2%(15/23)(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尖牙间宽度(1.71±0.40)mm、上齿槽座角(-1.88±0.45)°、下齿槽座角(1.39±0.30)°、倾角差异(27.72±8.20)°、牙齿凸距差(4.16±1.13)mm均大于对照组[(0.64±0.08)mm、(-0.73±0.10)°、(0.82±0.13)°、(11.49±3.33)°、(2.34±0.59)mm](均P<0.05),研究组磨牙移位(3.37±0.90)mm小于对照组[(5.94±1.67)mm](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7%(2/23)低于对照组的39.1%(9/23)(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治疗 磨牙移位 口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化学位移技术定量胰腺脂肪沉积在2型糖尿病与血糖正常者之间的差异,以及胰腺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上腹部3.0T MRI检查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4例血糖正常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脂肪代谢生化指标,在同相位和反相位序列图像上分别测量2型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的胰腺脂肪含量百分比。分析2型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的胰腺脂肪含量的差异,以及分别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脂肪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胰腺平均脂肪分数和胰头、胰体、胰尾脂肪分数分别为3.7~10.56%、2.34~11.08%、2.25~11.33%、2.34~13.46%,血糖正常组胰腺平均脂肪分数和胰头、胰体、胰尾脂肪分数分别为2.4~7.46%、1.38~7.88%、0.77~8.59%、1.38~9.58%;2型糖尿病组平均胰腺脂肪分数(t=4.371,P=0.000)和胰头(t=3.231,P=0.002)、胰体(t=3.052,P=0.003)、胰尾(t=2.962,P=0.004)的脂肪分数高于血糖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的脂肪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2.614,P=0.010)、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271,P=0.025)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560,P=0.011)低于血糖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脂肪含量与年龄(r=0.366,P=0.003)、体质量指数(r=0.303,P=0.013)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组胰腺脂肪分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表明胰腺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腺 脂肪沉积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探讨腹部加压对周围型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靶区位移幅度、靶区体积大小及外扩边界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拟行SBRT的周围型肺部肿瘤患者,CT模拟定位时依次完成腹部加压3DCT、腹部加压4DCT(4DCTcom)、自由呼吸4DCT(4DCTfree)扫描,并于照射前行腹部加压锥形束CT(CBCTcom)扫描。4DCT图像重建生成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在上述图像上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并重建肿瘤内大体靶体积(IGTV),在IGTV MIPcom基础上分别均匀外扩5、4、3 mm构建计划靶区(PTV)MIPcom。按所在肺叶位置将肿瘤分为全组、肺上中叶组和肺下叶组。结果对于全组肿瘤靶区,与自由呼吸状态比较,加压使靶区中位三维运动矢量减少30.92%;对于肺上中叶和下叶靶区,加压分别使靶区中位三维运动矢量增加3.42%和减少18.80%。无论全组还是上中叶或是下叶组,肿瘤各方向位移及三维运动矢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加压使IGTV的体积显著减少,IGTV MIPcom、IGTV MIPfree和IGTV10com、IGTV10free中位体积分别为4.01、5.36 cm3和6.59、7.6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5、-3.14,P<0.01)。PTV MIPcom外扩5 mm时IGTV CBCTcom对PTV MIPcom的包含度为100%,外扩4、3 mm时包含度≥95%的比例分别为100%、83.33%。结论腹部加压技术改变了患者呼吸模式,减少腹式呼吸的同时增加了胸式呼吸;IGTV MIP和IGTV10的体积减小,为SBRT患者PTV的缩小创造了条件;临床上采用腹部加压技术实施SBRT时基于4DCT的IGTV外扩4 mm形成的PTV显示了临床精准放疗的趋势。

  • 标签: 肺肿瘤 四维CT 立体定向放疗 腹部加压 锥形束CT
  • 作者: 郭晋锋 魏锦萍 张红兵 李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办公室,太原 030013,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放射毒理室,太原 030006,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华卫药业有限公司质量部,太原 030006,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腹盆一病区,太原 0300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增殖及裸鼠膀胱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IU-87细胞分为实验组(分别加入300.00、150.00、75.00、37.50、18.75 µl/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0 µl)和阴性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并计算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20只BALB/c-nu雌性裸鼠膀胱灌注100 μl细胞密度2×107/ml的BIU-87细胞悬液,建立膀胱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灌注BIU-87细胞悬液24 h后开始膀胱腔内灌注给药(100 μl/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组(膀胱灌注苦参原液)、吡柔比星组(膀胱灌注1 mg/ml吡柔比星)、模型对照组(膀胱灌注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空白对照组(膀胱不灌注BIU-87细胞悬液且不给药);观察时间为90 d,观察并记录动物存活状况、膀胱湿重,计算成瘤率、肿瘤抑制率、生命延长率。结果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BIU-87细胞48 h,300.00、150.00、75.00、37.50、18.75 µl/ml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阴性对照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0.027±0.006、0.065±0.010、1.695±0.105、2.387±0.017、2.427±0.134和2.721±0.080(F=742.67,P<0.05),各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组A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对BIU-87细胞的IC50值为70.05 µl/ml。观察90 d时,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柔比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组裸鼠膀胱湿重分别为(0.018±0.004)mg、(0.422±0.130)mg、(0.219±0.136)mg、(0.237±0.113)mg(F=14.01,P<0.001),裸鼠存活时间分别为(90±0)d、(54±12)d、(72±4)d、(69±8)d(F=18.53,P<0.001)。吡柔比星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对膀胱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8.10%和43.84%,对裸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4.95%和29.5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裸鼠膀胱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抑瘤率,延长裸鼠存活时间。

  • 标签: 膀胱肿瘤 细胞增殖 原位移植瘤 复方苦参注射液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一项超声新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室-肺动脉(RV-PA)偶联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计算机断层肺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40例,依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报道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TAPSE/PASP)截断值0.40 mm/mmHg将患者分为偶联组(99例)和解偶联组(41例)。测量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参数,获得多个超声参数比值,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筛选出能替代TAPSE/PASP比值的超声新参数,并绘制ROC曲线评估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一般情况: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年龄较大,伴随呼吸困难及下肢静脉血栓比例较高(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超声参数: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三尖瓣反流速度(TRV)、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TRPG)、PASP、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VTD)、下腔静脉(IVC)内径以及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明显增大,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TAPSE/PASP比值、TAPSE/TRPG比值、TAPSE/RVTD比值以及s′/TRPG比值明显减小(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相关性最高(rs=0.970,P<0.001);分组后,解偶联组和偶联组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仍然高度相关(rs=0.966、0.922,均P<0.001)。④ROC曲线分析:TAPSE/TRPG比值评估RV-PA偶联的曲线下面积为0.992,以0.625 mm/mmHg为截断值,提示RV-PA解偶联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92.9%。结论TAPSE/TRPG比值可作为一项反映RV-PA偶联的超声新参数,为临床识别风险较高、预后较差的APE患者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肺栓塞 右心室-肺动脉偶联 心室功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