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国际经济地位转变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要求扩大对外援助规模,但当前对外援助过程中产生国内争议,表明对外援助行为及相应援外实效需要依赖于援外制度建设及《对外援助法》研究制定。《对外援助法》制定是完善援外法律规范体系重要步骤,是援外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基本前提,是援外制度普及与战略实现最优选择,也是深化援外体制改革需求。对外援助存在问题已不容回避,需要对外援助法律提供制度良方,我国应当及时启动《对外援助法》研究、起草工作,服务“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合作战略大局。

  • 标签: 对外援助 对外援助法 一带一路
  • 简介:县级权力清单因监督和制约县级行政权实践需要而产生,具有高度实效才能实现其预期目的。从司法监督角度进行检视,经实证分析发现县级权力清单作为证据在行政检查案件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监督行政不作为实效较高。但是法院对权力清单证明力认可度偏低,限制了其实效程度。可从提升对县级权力清单司法监督力度、法院阐释权力清单与法律关系、将政府信息公开列入县级权力清单、推进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高县级权力清单实效。

  • 标签: 县级权力清单 证明力 实效 政府信息公开 司法监督
  • 简介:知识产权地域与其公共政策属性密切相关。国家出于社会利益和管理秩序之需,要求知识产权产生与行使需经过立法和执法部门积极赋权。因此,国际投资仲裁从对知识产权类投资认定到保护都会充分考虑东道国利益,尊重东道国法制,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呈现出了一定特殊。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关系重要议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常常以我国对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挑起国家层面的经贸对抗。涉知识产权国际投资仲裁法律适用特点正好能反映投资者诉求本因,为我国提升投资者对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供有价值借鉴。

  • 标签: 知识产权 地域性 国际投资仲裁 合理期待 特别301报告
  • 简介:长篇小说比之中、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尤其重要,从"人物形象"角度而言,两者又有不同。长篇小说中人物形象"交织"乃是其一大特点。俄罗斯文学"多余人",是俄罗斯深受西方文学影响而产生文学形象。"多余人"出现,昭示着俄罗斯文化中弥漫虚无气息,同时也激发了俄罗斯从自身寻找积极要素急切愿望,索菲亚崇拜即是从俄罗斯文化自身涌出一个文学形象。"多余人"与索菲亚形象交织在一起,以"缺位"、"平行"与"合一"三种关系而呈现为三种形态。与欧洲"新人"相比,"多余人-索菲亚"交织人物形象在对待女性态度和与神关系上大异其趣。

  • 标签: 交织性形象诗学 多余人 索菲亚崇拜 “多余人-索菲亚” 新人
  • 简介: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知》以来,为扫除经济社会中残余黑社会势力,与黑社会组织、恶势力勾连企业成为打击重点。对"关联企业"含义和类型作出界定、对"关联企业财产"中"涉黑"要素认定进行法理分析,并提出具体认定标准:关联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手段具有多样;关联企业为涉黑组织生存、发展以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专门财产;专门财产应用于犯罪组织或组织犯罪活动所需。最后,依法确立关联企业"涉黑"财产二元分类处置模式。

  • 标签: 扫黑除恶 关联性企业 经济特征 涉黑财产 刑法解释
  • 简介:“社会制裁”概念,是基于目前以刑罚为中心法律制裁体系尚不完善现实问题而提出,是理解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补白”作用一个关键.日本学者佐伯仁志提出“社会制裁”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规范法学在制裁体系研究上窠臼,但按照规范载体性质对制裁种类进行界定和区分,也存在一定不足.相比之下,以制裁权力性质作为界定标准,更符合本土法治现实.同时,在当前制裁手段和制裁主体复杂多元、法律制裁与非法律制裁共存而缺乏有机衔接法治背景下,由于社会制裁在制裁对象、主体和形式上相对于法律制裁一系

  • 标签: 内涵证 制裁概念 外惩戒
  • 简介:为了促使河长制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得河长在河流治理中职权于法有据,针对河长制进行立法必要便由此彰显。通常而言,河长制立法有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对河长制进行专项立法;二是在其他立法中将河长制入法,此两种立法模式各具优劣,且在实践中均有采用。为了保证河长制立法科学与合理性,在对河长制进行立法时应当分析并解决相关难点问题,包括合理确定河长制立法层级,实现河长制立法与党内法规协调衔接,处理好法律与政策关系,以及科学安排河长与行政部门职责。

  • 标签: 河长制 立法 生态保护 环境治理 水资源保护
  • 简介:暴力抗法袭警事件频发导致警察伤亡形势严峻,而实践中警察用枪行为也常面临合法性质疑。警察使用武器相关法规范亟待检讨,警察用枪行为面临着比例原则、最大保护原则之间两难抉择与双重制约,其定位徘徊于正当防卫或依法履职阻却违法事由之间。警察法修订背景下,应以依法履职时紧迫威胁生命原则为前提,确立警察使用武器时情境化“判明”标准暨审查规则,同时完善强制力等级报告等相关配套警务机制。

  • 标签: 警察 使用武器 判明标准 规范执法 警务机制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其在法律层面的一大体现是,“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法律体系中制度构成包容了更多契约要素。申言之,确认沿线国家政策沟通成果是一种具有高度契约国际经济法律制度,而与沿线国家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具体领域开展合作相配适则是具有契约倾向性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选取制度构成中契约要素,可从制度创建主体、内容和效力等多元视角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特色。

  • 标签: “一带一路” 法律体系 法律制度 规则 契约
  • 简介:信访制度实施过程中,信访人与接访部门之间自然产生一种法律关系。行政诉讼对此种法律关系所产生争议持一种排斥态度,导致信访行政诉讼判决之间相互冲突,其原因主要是对信访行政处理行为存在定性之争。按照是否实际改变相对人权利义务为标准,接访行政机关行为可分为过程性行为、实质处理行为,以及介于二者之间行为。信访行政处理行为本是一种行政行为,若改变了信访人权利义务理应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应承认部分信访行政处理行为、以及介于过程性行为与行政处理行为之间复查、复核意见可诉,对现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进行适当改造,并规范信访受案范围使之类型化,最终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 标签: 信访行政处理 行政诉讼 可诉性 受案范围
  • 简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与义务对应主要是权力而不是权利,是权力义务关系为主,权利义务关系为辅。权利义务关系不公平表现在权利义务总量比例失衡,义务多权利少;“一般权利和义务关系”较为欠缺,“特殊权利和义务关系”普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客体多指向积极作为“行为”,更强调其中义务。在权力义务关系中,虽然理论上也主张双方均有义务,但实践中落实是“臣事君以忠”,而“君待臣以礼”仅限于道德说教;混淆了其中法律权力与道德权力、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比“君为臣纲”布下了更为严密权力网络,权力义务关系渗透在一切人际关系中,尽管为其注入了亲情,但主色调仍是义务。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转变。

  • 标签: 义务 权利义务关系 权力义务关系 传统文化 公平
  • 简介:民主是人类社会大势所趋,但是不同国家可以选择不同民主模式和路径。"美国式民主"是以权力为本位,而"中国式民主"可以采取权利本位。其首要内容是人民知情权和表达权。中国民主路径应该是循序渐进,通过不断拓展人民知情权范围并不断提升人民表达权水平来实现民主目标,即"人民当家作主"。

  • 标签: 民主 中国式 知情权 表达权
  • 简介:追诉有时效乃法治应然内涵,监察追诉应像刑事追诉一样受时效之限制。缺乏时效之规定,此乃监察法一大缺憾。为监察追诉设置时效理由主要有:超过一定期限再予以追诉具有非道德性;及时开展追诉才能达到预防腐败效果,逾期追诉预防效果不佳;逾期追诉成本高昂,浪费公帑现象自然无法避免。监察追诉时效期限,分为监察立案期限和监察移送期限,监察立案期限设定为三年比较合适,而监察移送期限设定为三个月较为合理。关于监察追诉时效制度具体设置,有立法经验和立法先例可供借鉴,此等立法技术问题不难化解。

  • 标签: 监察委员会 时效制度 期限 法治
  • 简介:“权力清单”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举措,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基于权责一致基本原则,“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共同构成了完整权力清单制度。权力清单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对行政机关约束功能和对行政相对人引导功能,这是权力清单功能一体两面。而权力清单不仅仅在内容上,更应当在构造上紧扣这两个功能实现,从目前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实践来看,在实现上述两大功能上仍存在着差距与不足:“责任清单”设置方式尚不明确、缺失权力清单必备要素、权力清单针对和创造不足、既有成果没有得到建制化、权力清单体现政府职权厘清成果不力。要通过明确“责任清单”设置方式、补齐权力清单必备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权力清单构造、完整体现政府职权厘清成果等途径来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构造,以充分实现权力清单功能,满足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

  • 标签: 权力清单 构造 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
  • 简介:分析先例推翻与制度变革之间关系,探讨推翻先例论证能否用于分析制度变革正当,解读美国最高法院2018年6月判决Janus案和Wayfair案,从制度变革角度总结美国法院论证推翻先例正当性理由,借鉴上述先例推翻论证,尝试分析制度变革正当性理由。法院意见对于推翻先例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提出了先例论证质量、先例确立规则实际可行、先例与其他相关判例一致、先例确立后发展、对该先例信赖利益五个考虑因素。虽然先例推翻与制度变革具有很大区别,但其论证框架与具体理由值得借鉴,在制度变革正当、合理性论证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标签: 制度变革 先例推翻 信赖利益
  •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规则最初起源于美国,这种实践经过数十年被其他国家广泛接受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在环境影响评价形成习惯法过程中也起到了帮助其传播作用。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能产生重大跨界环境影响规划或项目的环评中应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环评法律明确地排除了对项目的跨界影响评估。国际法院、联合国海洋法法庭和国际常设仲裁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审理了数个涉及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案件,数次肯定了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法规则,并且通过不同案件判决,陆续澄清了该规则内涵。中国也通过自己签署多边条约、区域条约和双边条约对这一规则表示接受,并且在一些项目上开展了跨界环评实践。

  • 标签: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 重大环境影响 国际习惯法
  • 简介:苏力关于"秋菊困惑"是以个人主义视角提出追问:由西方舶来法律究竟能在何种意义上有效进入中国人生活世界?然而,国家主义法律叙事却自有其内在焦虑:当自成一体法律日渐发展出包含"案件制作术"在内各种旨在自我合法化"合法技术",国家如何才能确保法律始终是以符合预期方式在"运作"?也正是因为法律对于国家政治强力无能为力,使得国家越是基于对法律正当焦虑而实施干预与矫正,它就越是激发了社会"信法不如信访"经验想象。就此而言,国家法律实践深层问题或许早已不是苏力借"秋菊困惑"而加以呈现关于国家法律"再入"焦虑,而更应是其在面对诸如"我不是潘金莲"式社会诉求时,无法"退出"乏力。这就要求国家不仅仅要"建设法制",更要"让社会运转起来"以构建让国家能够"进退自如"社会治理能力。

  • 标签: 依法治国 送法下乡 信法不如信访 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
  • 简介:2017年,我国正式对商业方法创新中技术方案给予专利保护,对商业方法审查方法还有待明确和完善。从道富银行案确立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开始,美国已经有20年商业方法发明专利审查与司法审判经验。从最初'实用、具体及有形结果'标准发展为'机器或转换'标准,但这些标准在适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争议与不足。20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Alice案中明确适用'两步测试法'作为可专利审查具体标准。美国专利商标局在此方法基础上将可专利审查标准进行统一,并发布了新审查指南用于指导审查实务。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方法发展演变及规则适用对我国有重要参考价值。借鉴美国审查实践,我国应尽快完善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在法律适用机制上,我国应加大指导案例适用以及法院与专利审查部门之间互补。

  • 标签: 商业方法专利 Mayo测试法 可专利性主题 Alice案
  • 简介:私力实现债权行为刑法定性关键在财产罪保护客体界定上,由于适用范围局限,本权/占有的分析视角无法为我国财产罪保护客体界定提供一个共通、统一理论基础。基于法秩序统一立场、我国财产犯罪条文设置特征与司法判例实践体现,以法律·经济财产说作为界定财产罪保护客体基础理论具有合理性。基于这一解释立场,债权人索取合法之债及基于当事人合意而产生自然之债时没有造成债务人财产上损害,索取基于是实施法律所禁止行为而产生自然之债及非法之债时则造成了债务人财产上损害,应以财产犯罪处罚。

  • 标签: 债权行使 财产损害 财产罪保护客体 法秩序统一 法律·经济的财产说
  • 简介: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自被休谟提出以来,既有自然主义谬误与逻辑实证主义之阐发,又有事实与价值融合之挑战。菲尼斯直面事实与价值二分法造成自然法认识论难题,提出基本善不证自明,试图解决该难题,同时辅以类比论证、辩证论证、归谬法等间接方法对基本善进行论证。然而,在形而上学意义上,菲尼斯赞同'是'中有'应当'建构其中,没有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但他在构建自然法理论之际,切断形而上学,以基本善为第一原则,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最终,菲尼斯设定自然法第一原则难逃事实与价值纠缠,徘徊在二者之间。

  • 标签: 自然法认识论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不证自明 菲尼斯 基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