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案由:票据利益返还纠纷福建省惠安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石狮分公司(下称惠六建石狮分公司)于2004年11月11日将01092771(以下简称A)号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原告龙岩市天宇第一水泥厂(下称天宇水泥厂),该汇票金额为人民币25万元,出票日期为2004年11月6日,到期日为2005年2月4日。但直到2006年12月21日,持票人仍未向石狮市工商银行提示付款。惠六建石狮分公司乃于2006年12月21日向福建省石狮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石狮法院受理后对该汇票进行了公示催告,并向石狮工行发出

  • 标签: 票据权利 银行承兑汇票 票据时效 原告 水泥厂 持票人
  • 简介:票据变造是票据流通中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第14条对票据的变造作了比较初浅的规定,对于现实操作中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在票据被变造后,票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如何确定,责任如何承担存在司法操作上的争议,不利于纠纷的合法解决和当事人责利的确定.本文从界定票据变造的内涵出发,对该行为中当事人的权利及责任进行探讨.

  • 标签: 票据变造 当事人 权利 法律责任 票据流通 票据法
  • 简介:票据的生命力在于流通,加强票据的流通性和交易安全性是各国票据立法之首要宗旨。与民法相比,票据法更多地体现了权利本位的理念,然而基于公平原则,对债务人的利益也须慎加考虑,这便是票据抗辩的立法依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票据抗辩是整个票据法的支点。本文试就票据抗辩这一法律现象,从抗辩性质及特点、抗辩事由、抗辩限制几方面加以粗浅论述,重点论述抗辩事由。一、票据抗辩的理解

  • 标签: 票据抗辩 票据债务人 票据法规定 抗辩理由 抗辩事由 票据责任
  • 简介:主要案情:1999年9月上旬,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安装造纸设备合同。约定:由B公司向A公司提供并安装造纸设备,货款300万元,合同生效后10日内由A公司先付120万元。同日,与B公司同在一地的C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份保证合同,C公司承诺为B公司向A公司履行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签订后,A公司向B公司交付一张由其签发、金额为120

  • 标签: 票据案例 票据权利 诉前保全制度 票据金额 追索权 诉讼时效
  • 简介:作为典型证券的票据在成立要件、行使方式、质权的消灭乃至票据质押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争议,这不仅影响票据流转的安全性,更影响票据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在现代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证券作为权利质权的标的更能够适应社会投资与交易担保手段的要求,并且已经与抵押权共同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票据质押 票据质押效力 票据权利 票据市场
  • 简介:湖北横向经济物资贸易公司(下称横向公司)于1997年3月4日、6日、8日分别与中国冶金进出口湖北公司(下称冶金公司)签订了三份《委托协议》。协议内容为:横向公司委托冶金公司代理进口钢材,冶金公司负责对外开立付款信用证,横向公司保证在开证前将保证金划付到开证行指定的保证金帐号。合同签订后,横向公司于1997年10月28日分别将收款人为冶金公司的两张转帐支票(共计400万元),

  • 标签: 票据无因性 委托 《票据法》 公司 合同签订 支票
  • 简介:票据抗辩以民法上的抗辩为基础,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民法上的抗辩权随债权的转移面转移,每增加一次流转,即产生新的抗辩,这表明民法上的抗辩着重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票据抗辩则不同,票据法为保征票据的流通性、信用性,特规定了特有的抗辩切断制度,体现了票据法注重对合法持票人利益的保护。

  • 标签: 票据抗辨切断制度 民法 债务人 票据法 持票人利益
  • 简介:票据伪造与变造在对象和效力上各异,我国票据法将票据伪造、变造用一个条文规定不具有法理上的妥当性,两者规定的具体内容也仍有改造的余地。就伪造而言,因为伪造行为违法且无效,允许追认不具有法律及伦理上的正当性。但被伪造人接受伪造后果无害票据流通,将追认视为一个新行为来解决,难题便迎刃而解。被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为一般原则,但若对伪造行为的产生被伪造人具有可归责性,加之符合权利外观理论的其他条件,被伪造人就应负票据责任。如果修法,权利外观理论应上升为法律规范。在票据变造效力的规定上,所谓“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在确定举证责任后是不成立的,应予删除。权利外观理论对票据变造也有适用的余地。

  • 标签: 票据伪造 票据变造 被伪造人追认 权利外观理论
  • 简介:【裁判要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把虚假票据作为支付手段进行使用而骗财的,构成票据诈骗罪;作为担保方式进行借款而骗财的,构成诈骗罪。行为人先伪造承兑汇票后实施票据诈骗的,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按票据诈骗罪处罚。

  • 标签: 金融票据 伪造 票据诈骗罪 性质 支付手段 虚假票据
  • 简介:推行票据制度,加强票据法制,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中提出的新课题。本文探讨了票据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三大票据法系的特点以及票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与后果,并论证了我国产生商业信用的"自然基础"及建立票据制度的积极意义。作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的必然存在是票据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应当着手研究和制定票据法。票据法应对使用汇票的主体资格、制止票据的投机行为、票据的流通转让、承兑人的拒付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 标签: 票据立法 票据法 商业信用 法律制度 承兑人 金融改革
  • 简介:涉外票据必然牵涉数个国家,如一汇票在甲国出票、在乙国背书、在丙国承兑、在丁国付款等。当遇有此类案件纠纷时,一国法院首先须确定有关行为的准据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票据纠纷逐步增多。鉴于此,今年一月一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专设一章(第五章)规定了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就涉外票据的定义以及涉外票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行为效力等内容作了规定。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与国外相关法律规范的比较来简要评析我国票据法第五章。

  • 标签: 涉外票据 准据法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 票据债务人 行为地法 民事行为能力
  • 简介:票据的付款,是票据付款人依法向票据的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以消灭票据关系的行为,这是一种"准票据行为";在我国,票据的付款人主要为银行,付款人应当向票据的真正权利人付款,因此其付款时必须履行审查义务。依票据法一般理论及各国票据法的规定,付款人只负有形式审查义务,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却规定付款人必须承担实质审查义务。这一规定不仅与票据法理论相违,与各国规定相背,与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相冲突,而且严重损害了票据的流通,理应予以纠正。在付款人进行善意付款后,应在付款人与被伪造人之间合理确定最终的风险负担。

  • 标签: 银行付款 形式审查 风险负担
  • 简介:票据是具有流通性的有价证券,易被他人伪造。当出现票据伪造时,票据当事人之间的风险责任与损失分担问题就变得较为复杂。由善意的付款人还是善意的持票人承担较为合理,两大票据法系规定不一。将两大票据法系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进行比较,对我国票据立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评析,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更好地保障票据的流通与交易安全。

  • 标签: 票据法 票据伪造 风险负担
  • 简介:<正>1995年7月,应台湾法制史学会理事长黄静嘉先生之邀,我在台北做过一次"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影响"的学术讲演。在这次讲演中,我提出:"权利"一词,创自中国,而非译自日本。10月,得台湾"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刘语安先生电函,以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学院法律教授李复甸先生的大作《权利辨正》相赐。该文刊于当年台湾《法令月刊》第10期,认"权利"一词为东洋日本之译词。①正好与笔者的见解相左。当时我尚在国外。电传由北京再

  • 标签: 权利立法 万国公法 法律评论 中国法律 法律用语 近代
  • 简介:<正>权利问题十分复杂。首先,在法律领域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权利,例如有公民的权利、法人的权利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的权利(职权);而公民又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身权利和社会权利等等。其次,权利与法学的其他基本概念,如义务、职权和责任等有密切的关系,认识权利,往往要涉及到权利与它们的关系。再有,

  • 标签: 权利问题 法律规范 法律领域 法律制度 权利人 行为
  • 简介:<正>一、"自然的权利"理论的提出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环境法律规范越来越体系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发展观念、战略目标在世界各国不断推进,环境伦理不断被倡导和普及,环境主义者们所宣讲的"自然的权利"理论又开始在思想界和实践界产生重要的

  • 标签: 权利理论 社会契约 环境伦理 人类社会 古典自然法学派 法律规范
  • 简介:历史性权利包括主权性的历史性权利以及非主权性的历史性权利两种类型。主权性的历史性权利构成领海、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中的"相关情况"或"特殊情况"。沿海国可以依据主权性的历史性权利主张对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权利。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主权权利的综合体,中国依据历史性权利享有U形线内水域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

  • 标签: 历史性权利 海洋权利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