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允许风险法理是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但其不适宜作为具体的判断规则,而应作为解释论原理而存在。其中故意犯的允许风险与过失犯的允许风险存在差异,应予以明确区分。具体适用上,风险降低属于故意犯允许风险的具体化,其虽然创设了独立的风险,但基于事前的利益判断,挽救法益重于损害法益时,应原则上承认是一种允许的风险阻却构成要件,推定被害人承诺法理对此存在诸多问题,不宜采用。而在无法适用风险降低规则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行为当时的紧迫性、有无被害人的同意等要素,判断是否能成立故意犯的允许风险。被害人自赴风险则属于过失犯允许风险的类型,虽然被害人自我笞责原则不失为一种解释论方案,但其却有着形式化、忽视行为人的主观认知以及容易与被害人承诺法理相混同等弊端,而采用允许风险法理则更为妥当,也有助于解释行为人具有优越认知的情况。

  • 标签: 允许风险 客观归责 风险创设 风险降低 自赴风险
  • 简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股权确认及/或变更争议案件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案件,可以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得以解决。对此,人民法院不应裁定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予以解决。行政机关不予审批的不作为行为以及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提起行政诉讼的两个基本要件。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正常行政许可行为不服不构成行政诉讼的标的,但构成行政复议的内容。当事人通过虚假或欺骗行为获得的行政许可,如本案的股权变更等,依法可通过向行政部门申请撤销得到补救。当事人只有在行政机关不作为不予撤销以欺骗行为获得的行政许可/审批时才应提起行政诉讼。

  • 标签: 股权确认 股权/股东变更 平等主体 侵权之诉 行政作为/不作为 行政案件
  • 简介:允许的危险理论的产生与过失犯罪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能较好地解释某些同时具有危险以及“社会相当性”的行为刑法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被允许的危险理论能够阻却犯罪的成立,所以存在如何将其嵌入犯罪构成要件中的问题。这也导致了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但从被允许的危险理论的产生背景以及其对限制过失责任范围成立的效果上来说,将其视为阻却过失责任的理论即放入责任这一阶层中应当是恰当的。

  • 标签: 犯罪构成要件 社会相当性说 新过失论 旧过失论
  • 简介:概念在方法论的研究中必不可少,但概念具有不确定性,这源于其和前理解的相互作用。尽管如此,方法论的研究仍具意义。教义学者既区分法教义学和实用教义学,又致力于将基本原则和具体个案进行体系建构。法学方法论应归入基础科学,亦受辅助科学的影响,但不应将个别基础科学命题片面化和绝对化。由于历史原因,相比英美法系,德国方法论的特点在于精细体系。该体系构成了个案和基本规则、基本原则之间的中间层,发挥着稳定、控制和创新等功能,但对其过度依赖造成了对基本原则的忽视。同时,当今德国方法论也面临着欧盟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尽管德国方法论对日本法影响深远,但因历史和文化因素,中国法的继受路径和日本法不同。德国的精细体系对中国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中国法更需走出自己的道路。

  • 标签: 法学方法论 法教义学 基础科学 精细体系 东亚法
  • 简介:近几年,由于TATP爆炸案件的频发,对TATP的检测需求导致一系列新的分析检测方法的产生。本文将介绍并讨论这些先进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质谱等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 标签: TATP 爆炸残留物 综述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家经典名句,并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都充分说明了尊崇法治。

  • 标签: 公证工作 意义 宪法 学习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 简介:风险社会视野下,抽象危险犯的设立迎合了法益保护的发展潮流,加强了对于危害公害的行为预防,是刑法为了面向社会而做出的一种有效的规范应对。但是,对于是否允许抽象危险犯以"具体的案件中未发生相应的危险"为理由而出罪,学术界仍不乏争辩。鉴于抽象危险犯的刑法设置中规定的是事先推定的危险,并非拟制的危险,因此应当在程序上做应然性限缩,允许反证危险并不存在从而出罪。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法益 责任 危险
  • 简介:我国规定可以设立3种形式的律师事务所,即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国资所)、律师出资设立的合作律师事务所(合作所)和律师出资设立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合伙所).2000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国资所(除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依靠财政补贴的国资所以外)已经完成脱钩改制的工作,成为合作所或者合伙所.据悉,即将修订,初拟的草案只规定了合伙所和有限责任制所(与现在的合作所相类似)两种形式,没有规定律师个人可以开业.笔者认为,这是欠妥当的,我国应当允许律师个人开业.

  • 标签: 中国 律师 个人开业 律师事务所 现实意义
  • 简介:便携式抗强光干扰的像增强指印检测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该系统采用选通电子快门与激光脉冲同步控制像增强等技术,脉冲激光激发指印发出荧光的同时,使具有选通功能的像增强管工作,按特定的时间截取荧光讯号加以放大利用,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环境光的干扰,使指印荧光的信噪比大大提高的效果。可以≤50000勒克斯的强光干扰下提取潜在指印。该系统于1992年9月9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 标签: 像增强管 检测系统 选通 脉冲激光 技术鉴定 电子快门
  • 简介:我国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3条第1款对于反诉当事人的范围做出了界定,强调反诉当事人应当限于本诉当事人。相较于域外的立法和实践,我国反诉制度受到司法政策等的影响,整体上反诉当事人范围较小。为了充分发挥反诉制度所具有的诉讼经济和纠纷一次性解决以及平等保护当事人等功能,有必要结合影响反诉当事人范围的因素,并通过类型化分析反诉当事人范围,适当地扩大反诉当事人的范围

  • 标签: 反诉当事人 影响因素 扩张 类型化
  • 简介:目的利用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对于法医毒物的敏感性,建立一种案发现场快速检测法医毒物的发光细菌检测方法。方法制备冷冻干燥青海弧菌Q67测试液,将法医毒物检材的不同浓度稀释液加入制备好的青海弧菌Q67测试液中,通过检测青海弧菌Q67反应前后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变化,计算出样本对青海弧菌Q67相对发光强度的变化率或抑制率,对法医毒物检材的毒性进行生物影响的定性评价。结果通过对包含多种农药混合物的法医检材稀释液的测试,发现发光细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4个检材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强度抑制率分别为:100.00%,90.41%,84.26%,88.81%。结论通过对包含多种农药混合物的法医检材的测试表明,青海弧菌Q67发光检测方法对法医毒物的毒性的检测是一种快速、灵敏的现场检测方法。

  • 标签: 法医毒物分析 发光细菌 毒物检测 毒性评价
  • 简介:典是中国古代民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这一概念在现代民法的权利体系和概念体系下却不能正确解读。本文通过分析清代民间土地契约中对于典的关系的表达,把握存在于清代的关于典的观念和习惯,并由此得出结论:清代,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性的卖,出典开始了一个业权转让的过程,找贴是其后续阶段,找贴之后便成为绝卖。因此,我们很难将清代民法中的典归入现代民法中的物权体系,甚至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现代民法中的债权关系,而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中国古代法 清代习惯法 民间契约 典卖 物权体系
  • 简介:本文利用国产DNA检测设备(包括核酸自动提取仪、基因扩增仪及遗传分析仪)高海拔环境进行DNA检测,研究西部高海拔地区建立DNA实验室的可行性,以及对不同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产DNA检测设备可以满足高海拔使用要求,常规检材无需经过特殊处理即可获得满意的分型结果,接触类检材通过扩增前覆盖石蜡油进行保温密封等方法也能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国产DNA检测设备 高海拔 常规检材 接触类检材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活性物质在世界范围日益蔓延,已成为各国公认的世界公害之一。如何精准地检测痕量甚至是超痕量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如何检测存在于复杂基质中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都是极大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讨论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与这种定性定量技术搭配使用的诸如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电化学增强固相微萃取等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具有高特异性、高速、高选择性等特点,可提供大量待检测精神活性物质的化学信息。此外,本文还综述了三重四级-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石墨印刷电极技术、酶联免疫法等新技术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以供同行参考。最后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标准物质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开发上。

  • 标签: 毒品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液相色谱-质谱 精神活性物质
  • 简介:本文概括阐述了近10年国内外检测血浆中芬太尼的基本情况。对各种检测方法及分离净化过程中应用的各种萃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公安司法工作对检测血浆中芬太尼的新要求。

  • 标签: 芬太尼 血浆 萃取 血药浓度
  • 简介:斑蝥我国是一种常用的剧毒中药材,如果使用剂量适量、方法得当,疗效显著,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果使用不当,可致中毒甚至中毒致死。因斑蝥可入药,对癌症、皮肤病有一定疗效,常有不遵医嘱自行滥用斑蝥治疗某些疾病的事件发生,民间也常有轻信谬传误用斑蝥当作偏方治疗用药。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因滥用斑蝥导致中毒或死亡的案件,为此对斑蝥的药性、临床应用、检测方法及发展方向作了介绍,并对滥用斑蝥导致中毒或致死的案例进行了汇总。

  • 标签: 斑蝥 滥用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款手持式红外光谱仪TATP爆炸物相关制品临场快速检测时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分析TATP的临场检测对象并准备相应检测样本,利用TruDefenderFT手持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快速检测和识别,对识别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判。结果该款手持式红外光谱仪能够对待测样本中的所有TATP制成品进行识别和报警,识别结果二聚体DADP可以与三聚体、四聚体和六聚体进行准确区分,三聚体TATP不能与四聚体和六聚体区分。结论手持式红外光谱仪能够基本满足复杂环境下TATP的临场检测需求

  • 标签: TATP DADP 临场检测 手持式红外光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