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目次第一节英国竞争法的早期发展一、英国竞争法的起源(一)英国竞争法的普通法渊源19世纪之前,英国并无专门的法律制度处理竞争政策,但是,在几个世纪的历程中,英国普通法逐渐发展出一套控制反竞争行为的制度。到了19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当中,普通法法官开始使用两项规则:贸易限制规则和共谋侵权规则。贸易限制规则规定,法院对于不正当限制他人贸易的协议将不

  • 标签: 竞争法 竞争政策 反竞争行为 行为法 转售价格法 《企业法》
  • 简介:检察委员会是我国独创的内部决策机构,六十年来随着人民检察机关的发展而完善。新中国初创的检察机关实行检察长负责制和检察委员会议民主制相结合的机制,设立的检察委员会议是议决有关检察工作政策方针、重大案件及其他重要事项的机构,在委员会议上以检察长为主席,决策意见不一致时取决于检察长。1954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委员会改为在检察长领导下,处理有关检察工作的重大问题,但没有再规定委员意见不一致时,取决于检察长。1979年新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施行后,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上一级检察院决定,实现了决策从不完全的民主集中制发展到完全民主集中制。

  • 标签: 检察委员会 决策机制 民主集中制
  • 简介:<正>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到今年为止已经经历了8年的时间。纵观这一发展历程,环视如今的各方面发展趋势,我们不能不认为,依法治教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我们有必要回顾依法治教的历程,探索依法治教发展的新趋势,以使国家依法治教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加迅速地发展。

  • 标签: 依法治教 教育法律 教育立法 教育法制 立法技术 教育权
  • 简介:小学四年级的张某被班主任老师打耳光后.出现严重的面神经损伤(面部痉挛)症状。但围绕着班主任的行为与张某伤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律师的工作称得上是“艰苦卓绝”……。

  • 标签: 伤害案 维权 校园 小学四年级 神经损伤 因果关系
  • 简介:自1979年以来,大陆领导人不断推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进入了两岸交流议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应商谈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对两岸和平协议问题做出最新的回应。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法理基础是主权和治权可以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分裂属于治权的分离。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障碍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出暂缓政治谈判的主张,法律障碍在于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导致的和平协议被否则的后果。和平协议的性质和使命应得到重新认识,"一个中国"的解读更应具有灵活性,同时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的修订应得到关注。

  • 标签: 两岸和平协议 一个中国 “公民投票法”
  • 简介: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的李礼伙所深爱的妻子不辞而别十几年,他历经艰辛苦苦寻找,但终未能挽回妻子的心。离婚后的李礼伙情感发生畸变,竞勾搭上了一个大他17岁的60出头的老妪。然而,这名老妪最后却惨死在他的暴力之下……2003年10月28日,李礼伙被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 标签: 犯罪心理 福州市 李礼伙 犯罪原因
  • 简介: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在我国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回首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的五个重要阶段,可见以少年审判机构改革为先导,促进和带动少年的侦查、检察、辩护、法律援助和管教等一系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只有建立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少年司法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少年,预防少年犯罪,实现我国少年审判机构改革追求和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审判机构 审制机构改革 少年审判制度
  • 简介:1911年,《大清新刑律》颁布,标志着中国刑法典诞生。百年来,我国刑法的曲折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2010年4月17日至18日,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刑法典诞生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对于清末修律以来中国的刑法体系、罪名、刑事司法等方面的转变进行了集中交流。本期热点笔谈的三篇文章皆是提交于该研讨会的佳作,在此一并刊载,希翼借此及时展现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百年中国刑法史的反思。对于学界名家黄源盛教授,及孙家红、孔庆平两位博士的赐稿,及俞江教授的协助组稿,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 标签: 国事罪 刑法体系 大清新刑律 内乱罪 中国刑法史 大清现行刑律
  • 简介:自然法与自然权利可谓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中枢神经。但是,与古代和中古的自然法理论不同,近代以降的自然权利论具有激进主义的色彩,这种激进品质的最终根源在于犹太一基督教创世论中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在经过中世纪近千年的融合和冲突之后,最终将根植于异教自然观念的自然法理论改造成了具有个人主义和普世主义色彩的自然权利论。本文试图对这一惊人的"变形记"在近代早期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梳理,尤其探讨了犹太约法传统和卡巴拉传统对这一转变的作用和意义这一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问题。

  • 标签: 自然法 自然权利 约法 卡巴拉 社会契约
  • 简介:我国公司法与日本公司法不仅对公司管理结构有着相似的规定,而且在公司监事的实务方面也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难题。通过对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日本监事制度修改历程的研究,总结其在解决这些难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必定会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监事 内部控制体系 监督 独立性
  • 简介:人权保障和宪政制度的建构及其运行,依赖于政治统治模式的选择和变迁。在支配社会学的理论视域中,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宪政结构中的统治支配模式,呈现出法理型支配初建、卡理斯玛型支配兴起和法理型支配重构的脉络。与此相应,新中国人权事业也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以理性为基础的法理型支配与执政党的宗旨和理念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因此,社会主义法理型政治统治和人权保障在我国的最终建构是历史的必然。

  • 标签: 人权保障 宪政 支配社会学 法理型支配 卡理斯玛型支配
  • 简介:<正>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运用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加速了政府传统治理方式的变革。凭借发达的科技,政府的信息处理能力无所限量。政府高度依赖机关间相互合作、信息比对和信息快速处理的结果,将使个人符号化与透明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与政府信息处理能力相形对照,个人事实上已被物化为数据库中以数字或文字为载体的微小客体。由此衍生的问题是,个人对其信息应享有什么性质的权利?政府公权力高效运作的

  • 标签: 信息隐私权 信息权利 隐私权保护 人性尊严 个人信息保护 政府传统
  • 简介:<正>导论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期间建立了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最初创设却并非着眼于被害人的利益;甚至当时很多较大规模的被害人支持团体还坚决反对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并认为刑事司法体系应

  • 标签: 被害人 犯罪人 发展历程 刑事法律 理论内涵 损害赔偿
  • 简介:作为功能性技术产品,计算机软件在我国著作权法下的保护范围仍处于模糊状况。美国司法实践中对软件著作权保护对象范围的界定经过了较长期探索,积累的理论和司法审判结论对世界软件产业及司法实践影响广泛。我国司法可借鉴美国的经验、理论和案例,以立法目的为出发点,考量技术领域的利益平衡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对软件著作权保护对象范围做出更加明确的合理界定,从而在激励软件开发与促进技术的传播和进步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 标签: 软件著作权 著作权对象 思想表达二分法
  • 简介:<正>"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题记正如经历了青春期变化的儿童不再拥有儿童记忆,需要他人的讲述才能使他对自己发黄的儿童照片产生身份认同一样,在历经现代化之后,我们对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塑造过程也丧失了记忆。《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英国的历程》的两位作者,布拉德·谢尔曼和莱昂内尔·本特利试图承担的就是那个讲述者的角色,他们重新穿起有关知识产权法的历史遗迹、碎片和混乱,从而唤醒我们对知识产权法的记忆。对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分析在学术界并不多见。尽管有些作者考查过著作权的历

  • 标签: 现代知识产权 谢尔曼 讲述者 本特利 布拉德 内尔
  • 简介:继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之后,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法典,我国实现了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立法转变。如何在立法和司法层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解读,揭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两法关系方面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两法关系的未来发展。

  • 标签: 宪法 刑事诉讼法 人权入宪 人权入法 转变
  • 简介:四年前,也是在春天,我对自己许下了一个诺言: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律师。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就成为了一名律师,并能够光荣地在这里向大家表达我做为律师的内心思想,我为自己兑现了诺言而感到由衷的骄傲,也乐于将自己在这期间的内心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

  • 标签: 律师制度 律师业务 职业道德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