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我是因为谢怀栻先生才知道有《谬论》这本书的。但真正看到这本书已经是谢先生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在法学所的地下书库里。我恍惚感到:要理解谢先生,不看他的《法学文选》,或许没有多大遗憾,但不看这本《谬论》,则可能根本理解不了。

  • 标签: 《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汇集》 中国 法学家 治学精神
  • 简介:笔者曾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则有关东吴法律人的报导,那是为编纂《英美法词典》而对于老东吴法律人的一次采访-“被遗忘三十年的法律精英”.①文章中所提到那些非常显赫的人物,如今大部分老境颓唐.而他们却曾经身世学历显赫,这究竟是为什么,除了一代知识分子(不仅仅是法学者)在遭遇文革后的盛年已衰的命运写照,更具体而细节表达的是以英美法作为法律传统和知识传统的法律知识人在时代命运面前的无奈.中国法律道路向何处去?

  • 标签: 知识分子 知识传统 法律人 批评 《南方周末》 中国法律
  • 简介:所谓的"危重分子"是指罪犯中具有危害国家安全、脱逃危险、行凶危险、自杀危险、破坏危险的分子和改造消极、性情粗野、精神异常、思想抵触、家庭变故的重点人物.危重分子的思想转化,是改造罪犯的难题,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好危重分子的思想转化,除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还应从6个方面着手,并要防止4种倾向.

  • 标签: 罪犯 脱逃 行凶 国家安全 危险 经常性
  • 简介:检察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合法身份进行的犯罪活动。他们作案时即已采取了逃避侦查的措施,而且较之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人犯具有更多的社会经验和逃避罪责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轻易交代、如实供述的。经济犯罪是一种智能犯罪,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始终是与犯罪分子进行意志较量和攻心斗智的过程。能否及时突破人犯的心理防线和消除对立情绪,促使其交代罪行,关键在于准确分析与掌握人犯心理,灵活运用讯问策略。检察实践证明,经济犯罪案

  • 标签: 犯罪分子 经济犯罪案件 如实供述 检察机关 逃避侦查 国家工作人员
  • 简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分子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必须更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 标签: 知识经济 知识分子 作用
  • 简介:2007年10月9日,原告王永胜在被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河西支行(以下简称中行河西支行)办理长城电子借记卡(以下简称借记卡)一张,该借记卡为无存折卡,借记卡业务登记表背面附有管理协议书及借记卡章程,载有“持卡人应妥善保管密码,因密码泄露而造成的风险及损失由持卡人本人承担”的内容。2007年12月2日晚,案外人汤海仁等五人到中行热河南路支行的自助银行纲点,

  • 标签: 长城电子借记卡 银行工作 犯罪分子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疏漏 利用
  • 简介:为了惩治劫持航空器的犯罪分子,维护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特作如下决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

  • 标签: 犯罪分子 情节特别严重 情节较轻 十年
  • 简介:  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宣传日活动,从上个世纪末的5月10日到如今,已坚持了整整8年,这8年有100个月,每个月的10日,都有一批见义勇为的先进分子受到表彰奖励,都有一些让人感动的壮举传颂于大街小巷.100次表彰了4100名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 标签: 上海市见义勇为 先进分子表彰 写上海市
  • 简介:我院在审理谭某故意伤害一案中发现,2001年11月14日,谭某及其同伙故意伤害王某致重伤乙级。为此我院于2005年6月22日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谭某有期徒刑3年,刑期自2005年4月3日起至2008年4月2日止。此外,2002年10月22日,谭某还持枪故意伤害汪某致轻伤乙级。对此犯罪事实,公安机关于2002年10月23日立案,

  • 标签: 犯罪分子 故意伤害罪 时间 判刑 刑法 信箱
  • 简介: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赣高法[1992]39号《关于判决宣告后又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的同种漏罪是否按数罪并罚处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人民法院的判决宣告并已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论新发现的罪与原判决的罪是否属于同种罪,都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但如果在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宣告以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在

  • 标签: 犯罪分子 第二审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法 撤销原判 发回 一审判决
  • 简介:近日,在英国电视节目《今早》中,主持人采访了专门为人实施化学阉割的医生保罗·费德罗夫和他一位名叫史蒂夫的病人,史蒂夫因为经常出现想要强暴和谋杀女性的幻想,他自己感觉很危险,就自愿接受了化学阉割,以防患于未然。在英国不少人呼吁用化学阉割的办法,来对付和惩罚性犯罪者。

  • 标签: 阉割 化学 治疗 电视节目 主持人 犯罪者
  • 简介:我国现行的因病解除制度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首先,医疗期与劳动者实际需要的治疗时间无关,而是取决于劳动者的工龄和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这种统一标准的制度设计无疑有利于法律的安定性,但是容易导致个案的不公。应当借鉴德国"预测原则"的思想,保留对医疗期的规定。但是劳动者"耗尽了"医疗期的,不能再作为因病解除的绝对前提,而是应该理解为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产生劳动者将来健康状况堪忧的假设,同时给予劳动者通过相反的证据推翻这种假设的机会。其次,劳动者无法从事原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另行安排一份怎样的工作?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就此也可以借鉴德国经验。最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目前应该强调法律确定性的价值,在解除理由成立的情况下暂时不应该引入利益衡量的环节,但是为工作原因患病受伤的雇员不能享受工伤待遇的,应当适当延长医疗期。

  • 标签: 医疗期 调岗 利益衡量
  • 简介: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韩家湾村有8个自然村组要拆迁,1700亩耕地要被征用,房屋在今年年初被限期拆除,政府没有出示征地手续,每亩25万元的征地款也未发放,冬天到了,安置房至今没有下落。村民为此上访过80多次,去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政协、市区政府,但事情毫无进展。

  • 标签: 冷漠 干部 治疗 民主 省政府 西山区
  • 简介:陈某之子小强在邻居王某家吃午饭时同王某之子小刚玩耍,小强用竹柄将王某家靠墙角的火炉上的锅搞翻以致自身烫伤,花去医疗费近万元。吴友礼、许东方二位同志撰文(见《律师世界》1994年第4期)认为该案应适用公平原则,由陈某、王某分担小强的治伤费用。笔者认为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的司法解释,该案不应当适用公平原则,王某不应承担小强的医疗费用。分析本案,王某对小强的烫伤无过错,吴、许二同志已论述明了。一是他对小强无监护义务;二是王某支放锅炉无过错;三是小强玩耍时,王某正吃午饭,捣翻大锅属突发事件,对此王某无法预见和制止;四是小强烫伤与王某之子小刚无直接因果关系,且发现后王某已尽力救护。《民法通则》第

  • 标签: 治疗费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公平原则 监护人 无过错 《民法通则》
  • 简介:【案情简介】被告人兰寂文(别名兰杨),男,1983年2月6日出生,广西南丹县人,瑶族,大专文化,原系南丹县公安局里湖派出所事业编制民警。因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受贿罪,于2015年7月8日被南丹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 标签: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南丹县 派出所 公安局 民警 受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