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性,漫长的发展过程使两者不如条约具体而有针对性,但两者均具有晋遍约束国际法主体的效力。两者也明显不同,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是在国内层面,国际习惯是在国际层面: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认可是国内法上的确信,而国际习惯是国家之间不断博弈达成的法律确信;在效力认定上,一般法律原则的查找主要集中在国内法,而一项规则是否为国际习惯需要国际法院查证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的文件。

  • 标签: 国际法渊源 国际习惯 一般法律原则 特征分析
  • 简介: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 标签: 法治 价值理性 法治的形式性 德治
  • 简介:寻求实践难题"确实性的"答案是摆在每一个认识者或决定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于是,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的道德论证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悄然兴起。在论证理论(包括法律论证理论)的发展中,英国当代哲学家斯蒂芬·图尔敏是不可绕开的人物,他被称为"当代论证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在论证理论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当然,对于图尔敏的论证图式,理论界存在着不少批评/商榷意见,故此在理论上重构图尔敏模型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出一种基于当代逻辑背景的特殊的论证理论。这样经过改造的论证理论才可能解法律实践论证理论之困。

  • 标签: 实践知识 图尔敏模型 法律论证 论题学 法理
  • 简介:法官工作量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法官员额的测算、法官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的完善,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将办案量等同于法官工作量,但在法官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审·判工作之外,还有承担相当的非审判工作,即使是单纯统计法官的审判工作量,也不能简单地以办案量作为其工作量,因为不同案件类型,不同审理程序的案件其所耗费的法官工作量均有所差异。为了较为准确地计算法官工作量,本文以统计学当中建立测算模型、计算加权值的测算方式为研究方法,结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档案、随机抽样等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法官工作量的测算模型

  • 标签: 法官工作量 统计模型 加权值计算 随机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