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对于紧急救助型偶然防卫,在英美刑法中,'行为论'侧重行为的实效,采未遂说;'原因论'侧重对行为人主观意识的考察,采既遂说。大陆法系学者在探讨偶然防卫时一般将其置于防卫意识的必要与否之中进行研究,主要有基于行为无价值论的防卫意思必要说和基于结果无价值论的防卫意思不要说。然而,由于司法实践中偶然防卫案件的小概率性,理论上对其研究面临形式逻辑上无意义的危险。同时,对于偶然防卫者主观动机评价的技术性回避,使得基于行为功利主义对偶然防卫所进行的探讨仍然存在许多质疑,尚需商榷。

  • 标签: 偶然防卫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行为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
  • 简介:一、缘起本文以“行政法判例与学说”为题展开讨论.由于行政法不存在总则性的规定,因此判例与学说对于行政法理论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判例和学说之间的关系,行政法领域既有针对个别论点所展开的讨论,也存在概观性的反思.

  • 标签: 行政法理论 学说 判例
  • 简介:本译文节译自汉斯-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在本章里,凯尔森的主要目的是要论证法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如何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在自然科学中运用的是因果律的定律,因果律是一种对发生事件的因果性认识,它将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联结起来。但是,法律作为人的行为的规范秩序,其不能仅仅是对人类行为的原因与结果的因果性描述。因此,为了证成法律的独立地位,法律科学就必须服从另外一条不同于因果律的定律。这个定律在凯尔森看来就是归责的原则。在讨论归责原则的基础上,凯尔森还进一步讨论了意志自由的问题。

  • 标签: 法律 因果 归责 意志自由
  • 简介:法律解释不仅是认识、发现事先规定的法律的意义,而且包含了法官的选择或决断。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在日本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就是如此。判例在某种意义上、某种程度上就是现实的法。而学说促使法官制定现实的法,并为判决的自我正当化提供了更多的"话语"。

  • 标签: 刑法 刑法解释 判例 学说
  • 简介:《判例与研究》创刊的时候我正在日本,首次接触该本杂志是我从国外留学回国的时候。我是杂志的忠诚读者,作为法官、法律人,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有这么一个杂志存在,它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十年以来,我的办公室里已珍藏了杂志的各种版式。阅读杂志已是我日常法律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说到判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在历史上是水火不容的,但时至今日大际法系也研究判例、

  • 标签: 立法活动 判例研究 学说 司法实践 不可或缺 普通法系
  • 简介:自然状态学说的出现是自古希腊以来哲人们所构造的神义论理论体系隐含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端是质疑上帝存在之正当性的“伊壁鸠鲁悖论”。为了驳斥“伊壁鸠鲁悖论”并论证神圣秩序的合法性,自奥古斯丁起的神义论就致力消解“上帝之善”与“现世之恶”之间的紧张。其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上帝的绝对支配『生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由于难以回答现世之恶的正当来源问题,阿奎那开始承认人的自由意志对于恶行的责任,司各特则将恶行归咎于自由意志在行动上的自由选择,近代意义上的自由个人的观念初露端倪。中世纪后期的神学理论最重大的变革则出现在奥卡姆的理论创新中。奥卡姆的理论构成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直接思想渊源。自然状态学说的理论伟力在于它是具有必然性逻辑的历史结论,自认具有合法性的现代法治绝不可能建筑于一个偶然的“假设”之上,一切革命性变革都只能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结果。

  • 标签: 自然状态“伊壁鸠鲁悖论”神义论 自由意志 启蒙理论
  • 简介:<正>一、关联交易与关联人(一)定义与体例在我国,有学者将关联交易定义为"公司与其关联人之间的任何财产、权利或义务的转移"。①这与我国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沪深两市上市规则(2002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上市规则》)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以下简称《会计准则》)中的定义基本一致。此种界定以"关联人或关联方"作为切入点,亦即衡量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首先在于交易的另一方是否属于关联人的范畴。换言之,准确界定

  • 标签: 关联人 关联方关系 上市规则 少数股东 康采恩法 母子公司
  • 简介:10月12日,公安部发出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以「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继续紮实推进立案突出问题专顼治理工作。近期,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将组织力量对全国各地专顼治理工作进行抽查通报。专顼治理工作结束后,公安部将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总结表彰,工作不力的省份要说明情况、作出检讨。通知强调,要结合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把立案工作做得更加紮实有效。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专顼治理工作中暴露发现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总结深刻教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切实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要修订完善公安机关的相关立案标准,对不利於如实立案、不科学、不合理的指标要进一步予以调整取消,大力推进受立案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案、执法公开。

  • 标签: 治理工作 立案工作 公安部 公安改革 使命感
  • 简介:荒草连峰峦,行路处处艰。雄心改天地,立志绘图蓝。扎根阜平村,冲前干在先。僻壤起画图,碧水映秀川。

  • 标签: 荒草 峰峦 行路
  • 简介:期待可能性理论也称期待性的不存在,源于"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法谚,并具有丰富的学说历史及深刻的判例经验,在大陆法系刑法犯罪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是一种表里关系,其实质是规范责任的外化。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趣旨在于建立行为与刑罚之间直接、理性的联系,因此,需要考察其学说史,厘清其理论渊源、明确其法律归属、界定其机能定位、明晰其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反思与完善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以实现法律正义,推进和谐法治进程。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法律归属 机能定位 判断标准 犯罪论体系
  • 简介:<正>特拉伊宁(ApoHHayMoBN(ч)Tpa(N|¨)HNH)是公认的苏联第一个对犯罪构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刑法学家。194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犯罪构成的专著《犯罪构成的学说》,1951年又出版了第二本专著《苏维埃刑法中的犯罪构成》,1957年出版的《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可以说是他关于犯罪构成问题的盖棺之作。特拉伊宁一生虽然著述颇丰,但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犯罪构成的学说,最后一本著作被苏联,甚至是今天的俄罗

  • 标签: 特拉伊宁 犯罪构成 社会危害性 犯罪概念 犯罪行为 塔甘采夫
  • 简介:三权分立学说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实践和波利比阿、西塞罗的分权思想,中世纪的教俗、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两个二元分立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分权奠定了历史和心理的基础,英国的宪政实践为分权学说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洛克和孟德斯鸠完成了三权分立学说。作为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理论基础之一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

  • 标签: 三权分立学说 形成 批判
  • 简介:7月23日下午一上班,哈密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友强就在办公室里与人“争吵”来。“这些苞米你们一定要收下!”“不,你还是煮熟卖些钱吧!”

  • 标签: 哈密垦区 检察院 扶贫帮困工作 庭院经济
  • 简介:2008年11月22日下午5点钟,山东省蓬莱市某医院人来人往,热闹异常,20分许,人们突然听到住院部大楼"轰隆"一声巨响,整栋住院部大楼剧烈摇晃起来,随之冒出冲天浓烟,人们惊叫着奔下楼,一时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标签: 蓬莱市 山东省 住院
  • 简介:近些年,随着公安机关工作的深入人心,使"110"完全融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老百姓有困难找警察的思维模式,但是受于公安机关权限限制,实际上对很多问题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去处置,本文对110警处置中常见的案件类型在处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警务类案件 非警务类案件
  • 简介:沈阳“1.18”特大持枪爆炸杀人抢劫银行运钞车案的4名罪犯之一李彦斌,曾对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不服,上诉至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那上诉书中对他在25岁人生旅途中感受到的高堂恩、连理恋、舐犊写得委婉动人,并藉此恳求二审法官法外施仁,留其一条性命,以尽孝道、偕白头、倾父爱。

  • 标签: 司法人性化 法官 当事人 被告人 司法教育
  • 简介:德国民事一审判决书在形式上由判决的冒头部分、判决主文、本案事实、裁判理由和法官的签名组成,控诉审和上告审判决书通常也遵循这种结构。法律并未一般性地规定裁定的形式和内容,此时可以参考一审判决的规则,但是裁定中只有统一的理由部分。基于德国《基本法》中的不同规范,裁判应当说理。具体而言,本案事实的记载为当事人的口头陈述提供完全证明力,其详细程度因法院而异。裁判理由应当概括裁判中对事实和法律观点的考量,遵循相对固定的格式以及所谓判决体例。就法官造法而言,应当警惕裁判要旨作用的局限性,先例原则上也不具有拘束力。联邦最高普通法院的协调机制很少被适用。在说理中,法院必须遵循法律解释方法和逻辑涵摄规则,这种三段论模式主要是形式上的要求,法官在实质上应当详细分析所有与公正裁判有关的观点。

  • 标签: 裁判说理 本案事实 裁判要旨 先例效力 法学方法论
  • 简介:一、引论(一)日本刑法理论向刑法教义学的偏离自从小野清一郎以来,日本学者一直都构建独立于德国的刑法理论。经过一代代学者的努力,日本刑法理论与德国刑法教义学偏离得越来越远。因此,我国青年学者江溯教授就曾认为,目前将刑法教义学理论称为德日刑法理论已经非常不合适了,

  • 标签: 日本学者 规范违反说 刑法理论 述评 学说 本质
  • 简介:"平等说"和"商品关系说"是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主流学说,二者都是继受前苏联民法调整对象学说的结果。我国的"商品关系说"遵循了前苏联法的逻辑,即从价值规律出发来阐述民法存在的必要性和当事人的平等。"平等说"与"商品关系说"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否定民法是私法的历史条件下采纳这两种学说,是民法学界为在实质上为民法赢得地位,又能不至于引起思想大动荡的一种智慧之举。"商品关系说"固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从历史合理性和人的需求角度来评价该学说,学术批评才可能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 标签: 民法调整对象 私法 历史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