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1月10日,94岁的师昌绪院士生命蜡炬燃尽,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师昌绪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高奖获得者、杰出的金属学及材料,他不仅是我周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困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科学,为中国的材料作出巨大贡献。

  • 标签: 材料科学家 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追忆 科技政策制定
  • 简介:科学昌明,人类进步。如果这个星球没有科学,那么我们恐怕永远只能穴居群猎、茹毛饮血。所以,大家都尊重科学,尊重科学。法国的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十

  • 标签: 何泽慧 钱三强 人工放射性 里奥 诺贝尔化学奖 皇家科学院
  • 简介:诚信之于科学至关重要,假如失去了诚信,科学也就失去了根基。最近,国家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 标签: 科学家 诚信原则 信用管理制度 诚信品质
  • 简介:科学是社会的人,其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科学不仅是科学体制中的一员,而且是社会的一员.科学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既影响社会.也受社会的制约.科学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第一,科学对科技成果负面的自然后果的责任;第二,科学对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责任;第三,科学对普及科学科学教育的责任;第四,科学对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生活的责任.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技术创造相互制约,相互激励.

  • 标签: 科学家 科学技术活动 社会责任
  • 简介:下一个屠呦呦的出现,必然还在那些寂寞而火热的科研活动之中。很多时候,科学是寂寞的,科学也是寂寞的。但对于10月5日之后的屠呦呦来说,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她和她的研究,相当长时间内必将热烈而炫目的存在,被不同的话语场解释着、传播着。如果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是一种皆大欢喜式的普天同庆,那今

  • 标签: 屠呦呦 诺贝尔科学奖 话语场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绝对公平
  • 简介: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核科学家 周总理 周恩来 钱学森
  • 简介: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他们个个学贯中西,气震中外。20世纪60年代,他们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科学中卓有成就的"三钱"。"三钱"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大都在留学海外如饥似渴的求学与科研中度过,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心中却一刻未忘记祖国,学成以后义无反顾回归祖国是他们共同的选择。然而,当时环境极为复杂,三位科学的回国之路可谓一波三折,甚至是斗智斗勇、险象环生。

  • 标签: 科学家 回国 60年代 20世纪 钱学森 钱伟长
  • 简介:基于客观事实与调查数据,本文从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角度,对科学信教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最后论述了我国当务之急仍然是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与此同时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警惕唯科学主义倾向.

  • 标签: 科学 宗教 相异 协同
  • 简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所谓“4D打印”的技术,它将可以让大型3D打印部件按照预先设定的结构和外观模式自行组装完成。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在未来彻底颠覆传统的制造工业,让制造行为在一些严苛的环境条件,如外太空,

  • 标签: 打印技术 科学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制造工业 研究人员 打印部件
  • 简介:从培根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研究科学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福祉,这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功利目的却只是科学研究的间接目的而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从本质说,科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客观真理,而实际利益的诉求常常使人偏离甚至抛弃了科学的这个根本宗旨。

  • 标签: 科学家 非功利性 科学目的 科学研究 功利目的 客观真理
  • 简介:中国是全球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一些从事宏观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常年奔走在高山大河间,只为摸清我国动植物储备家底。目前,《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已经完成,《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纂也提上日程。

  • 标签: 科学家 年轻人 召唤 编纂工作 物种多样性 孢子植物
  • 简介:科学的品德力量万世流光何伯珩在科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时,科学的品德力量,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教育实践已反复证明,这方面的内容深受学生欢迎,能给学生以启迪,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强烈震撼和共鸣。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的功绩时说得好:"我们不要仅仅...

  • 标签: 科学家 品德 爱因斯坦 里夫人 造福人类 淡泊名利
  • 简介:来到了康奈尔大学,T·V敏锐地发现了计算机科学对盲人的价值,然而在当时,这个新兴的领域还不习惯考虑盲人,T·V说,"我应该让一些东西与众不同。"

  • 标签: 拉曼 科学家 盲人 计算机科学 印度 盲文
  • 简介:蒋志予,1963年出生于郑州市。1980—1985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6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现为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并任美国航空航天总署高级研究科学

  • 标签: 美籍华裔科学家 追求卓越 中国科技大学 1963年 1985年 1986年
  • 简介:邹承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在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九三学社的老社员。他在科学界以具有社会责任感、坦诚直言而著称。近日,邹承鲁先生在医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 标签: 邹承鲁 科技规划 科技体制 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化学家
  • 简介:本溪市民进会员、科普作家李继学撰写的两本科学传记《巴斯德传》、《诺贝尔传》日前出版发行。《巴斯德传》记叙了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创始人巴斯德的战斗的一生;《诺贝尔传》记叙了19世纪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黄色火药的历程和其它335项发明专利的

  • 标签: 巴斯德 诺贝尔 科学家 传记 微生物学 免疫学
  • 简介:阿根廷科学近日成功将该国国歌旋律以人工基因编码形式植入某种细菌染色体中。这一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存储音乐旋律,还可能发展为一种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信息存储方式。

  • 标签: 存储器 科学家 DNA序列 信息 细菌 音乐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