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表现出了崇高师德和卓越师风,他们把生送给学生,把死留给自己。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赞颂。

  • 标签: 心理疏导 学生 灾后 教师 中小学 师风
  • 简介:汶川地震过后.我们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如何让生者坚强.可能远比让逝者安息艰难得多。帮助他们从伤心绝望中走出来.重建心灵家园.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式 青少年 情绪
  • 简介:5月14日,玉树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月之久。目前,玉树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心理援助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心理援助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不稳定性加大了此次心理援助的难度。

  • 标签: 心理援助 玉树 震后 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 重建阶段
  • 简介: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后的心理感受是犯罪嫌疑人讯问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后的心理感受既有助于进一步固定犯罪嫌疑人的口供,防止翻供,又有助于确保犯罪嫌疑人真正认罪悔罪,坦然接受法律的惩罚和改造。对430名在押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后心感受的调查结果表明,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后主要有20方面的心理感受,它们大部分属于“感到获得了精神解脱”、“对自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十分后悔”等积极的心理感受,但也有部分属于“害怕法律惩罚”、“心理压力大”、“后悔自己供述犯罪”等消极的心理感受,此种心理感受的存在有导致犯罪嫌疑人翻供和抗拒法律惩罚改造的风险。

  • 标签: 犯罪嫌疑人 供述 犯罪心理
  • 简介:后心服务指整个社会系统对受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卫生和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服务工作。灾后心卫生服务是灾后心服务工作的一部分,即医务工作者应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采取适当的技术,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人群中存在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行为。灾后心卫生服务管理,则是对上述活动中服务需求和资源供给的控制和调配过程。

  • 标签: 服务工作 心理卫生 灾后 法律体系 医务工作者 社会心理
  • 简介: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及时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援助(心理干预),

  • 标签: 心理问题 灾难性事件 灾后 国外 心理干预 当事人
  • 简介:采用自编《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以编制身份、工(兵)龄、学历等为变量,对某市某区166名消防员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消防员心理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编制和工(兵)龄的消防员的心理压力水平存在差异,个人发展和职业安全是消防员的心理压力核心。

  • 标签: 消防员 心理压力状况 调查研究
  • 简介:青年官兵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所承受的身心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此,心理问题经常困扰着部队的青年官兵,焦虑、苦闷、困惑、抑郁等心理压力问题日渐凸显。研究缓解官兵心理压力的对策,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 标签: 青年官兵 心理状况 调查 对策
  • 简介:采用问卷方式对全国五省市区监狱人民警察进行心理压力测试,结果发现高达55.10%的监狱人民警察承受了较高的心理压力,其中男性民警压力明显高于女性民警,20-30岁民警压力最大,未婚和离异民警的压力比已婚民警高,不同学历的民警压力存在差异,有领导职务民警的压力高于普通民警。为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为监狱人民警察减压,最终使压力水平降至合理的水平。

  • 标签: 心理压力 监狱人民警察 差异性检验
  • 简介: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HealthyAging)作为一个战略目标。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学学会布达佩斯大会,又将‘‘科学要为健康老龄化服务”作为大会主

  • 标签: 老年人 记忆力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家庭环境
  • 简介:在国家有关民族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上海等较为发达的都市读书,该群体的心理融入状况影响着其在学业上、生活上的状况。论文选择了上海四所具有典型性的大学:复旦大学(985高校)、上海财经大学(211高校)、上海金融学院(普通高校)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普通高校),对其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部分访谈,概括其心理融入现状,探讨其心理融入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融入的路径。

  • 标签: 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融入
  • 简介:在地震中,当个体遭遇重大灾难后,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紧张不断积蓄,进入失衡的危机状态。身体伤害容易恢复,而心理创伤却是长久的、隐性的、反复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修复。

  • 标签: 地震 修复 内心 灾难 灾后 生活
  • 简介: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警察学院的90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并且在性别、专业、年级上存在差异性。由此提出开展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下建议: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性别、专业、年级的差异;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警院院校 调查与分析
  • 简介:新疆处于我国反恐斗争的最前沿,是我国防范、打击"三股势力"的主战场,长年在最危险的基层一线工作的民警作为打击暴力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对新疆反恐一线的5450名民警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反恐一线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且不同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警种的民警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对此,应从民警身心健康监测机制、保护机制、家庭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反恐一线民警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新疆 反恐一线 民警 心理健康 实证研究
  • 简介:本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量表,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2)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从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 标签: 流动人口子女 心理健康
  • 简介:原国家教委曾于90年代初对全国高校12.6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因心理紧张而患上心理疾病的比例高达20.23%。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也表明,国内有些院校因为心理、精神原因而中止学业的学生占休学退学学生总数的65%。因此,当我们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时不能不重视其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心理卫生
  • 简介:作为职务犯罪的典型样态,贿赂犯罪一直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规制的重点。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贿赂犯罪防控体系的运作效率难以尽如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贿赂犯罪的定罪对口供的依赖度较高,而随着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程度的提升,刑事侦查讯问受到愈加严格的限制,检察人员尽早获得贿赂犯罪人真实供述的难度在逐步增大。因此,提高贿赂犯罪的防控力度就必须根据贿赂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有计划地开展侦查取证尤其是讯问活动。基于此,本文拟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贿赂犯罪行为人在侦查阶段的心理变动情况进行总体透视,以对检察机关在法治轨道内提高自侦案件讯问效率及改进口供真实性有所裨益。

  • 标签: 贿赂犯罪 心理 实证研究
  • 简介:通过对福建省3所本科高校2005年至2016年间64143名大学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有波动且呈现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焦虑、社会退缩、强迫、依赖因子得分随年代呈线性增长趋势;抑郁和社交攻击因子得分随年代呈线性下降趋势;城镇生源在精神病倾向因子上得分呈线性上升趋势;农村家庭学生躯体化因子得分随年代发展呈线性下降趋势。因此,高校应在大学生的焦虑、社交退缩、强迫和依赖等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针对不同群体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方式。

  • 标签: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发展趋势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当前青年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主导价值观是好的,但消极因素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一代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他们普遍认识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 标签: 青年学生 祖国 中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消极因素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担任刑罚执行重任的监狱民警面对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职业的特性使民警心理压抑值偏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川省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监狱民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促进民警心理健康的对策,最近笔者从20个监狱分组抽取了初任民警207人,司晋督民警200人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初任民警和司晋督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将这两组调查数字与社会正常人群的类似调查比较,发现司晋督民警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远高于社会正常人群.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 标签: 监狱民警 心理健康 人格 警察心理 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