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你不理解青年吗?那是因为你不理解时代。”对于当前,围绕“90后”而衍生的诸多社会热议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杰近日刊文指出,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时髦词语,“90后”是指1990年至1999年之间出生的人群。当2010年来临的时候,意味着1990年出生的人已经年满19岁并迈向20岁。对青年形成的清晰认识,

  • 标签: “90后” 时代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 风向 2010年 研究员
  • 简介:文章认为:中国文明古都的变迁呈现出一个核心、两条轴线、三个支点的分布格局。这一格局构画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 标签: 文明 古都 格局
  • 简介:从传统时期到税费改革之前,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采取依托士绅、宗族和乡村基层政权作为中间层的间接治理模式。税改后,以保障个体权利为核心、强化基层代理人监控为目的、将国家权力直接对接农户作为组织机制的直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这一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基层政权的角色与行为,削弱了基层政权治理能力,造成了中间层的缺失,给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

  • 标签: 后税费时代 乡村治理模式 中间层 间接治理 直接治理 国家与农民关系
  • 简介:进入互联网时代,人类学研究开始强调网络的重要性,提出新分支学科——互联网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互联网人类学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社区恢复理论到亲密关系建构理论的变化。对照中国互联网人类学的发展,技术带来了时代机遇,同时也带来一种新的社会变化。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社会团结的机制从过去的"社会"向今天的以微信为代表的"群"形式演变,重建了今天的人际交往格局。为此,人类学必须对此文化现象予以充分重视,将互联网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同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

  • 标签: 互联网人类学 “社会” “群” 文化转型
  • 简介:<正>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的百年之路。如今,那些看似繁花似锦、古典雅致的校训再次流行,也并没有给人多少信心。在中国,"校训"一词是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最早从日本传入。最早的校训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如1901年由美国监理

  • 标签: 近代教育 大学校训 中国教育 北洋大学 清华校训 东吴大学
  • 简介:清明刚过.天气明显燥了起来。母亲搬出电扇.准备擦一下上点油以备用。父亲拦住说:有空调了,还用它干什么。母亲撩了撩垂在额前的几缕灰白头发.眼纹中漾出了笑意.是呢。这房子楼层好,空间高,几年都没受热了.这电扇看来也该退休了。

  • 标签: 变迁 住房 电扇 母亲 房子
  • 简介:20多年前投身火热的海南岛,回去见到亲友,常被调侃为“岛民”。义因为20多年来一直蜗居在海口市的一座小岛——海甸岛上,岛中之岛,故又被朋友戏称为“岛人”。居住小岛,四面环水,“岛人”最担忧的问题是出行难,因而对桥的建设和发展就有了一份特殊的关注和期待。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说起肥缺,会让人立马想到传言千古的几句话:“县官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肥缺”一词的解释,是指收入特别是非法收入多的官职。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的地位使干部岗位容易滋生肥缺。为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领导人不惜代价,接二连三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建国后第一刀就杀了两个高官。一时间,肥缺灰飞烟灭。但还有个职位

  • 标签: 肥缺 反腐败 武则天 组织部门 管理部门 变迁
  • 简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山玩水一直以来都是国人喜爱的休闲方式。然而,早些时期,旅游休闲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出游似乎只是文人墨客或纨绔子弟、抑或是有钱人的特殊消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才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生活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并渐渐成为中国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

  • 标签: 旅游休闲 中国人 观念变迁 休闲方式 生活水平 国民生活
  • 简介:<正>中国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笔下的小说曾吸引和教育了一代人,而如今,他的故乡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的变化更让人赞叹不已,赵树理小说中人物的后代们已过上令祖辈们想都想不到的生活。昔日的尉迟村,同旧中国农村的命运一样,是一杯苦涩的酒。赵树理在小说《锻炼锻炼》中塑造了一个“吃不饱”的形象,几乎成了这里农民的代名词。如今的尉迟村,早就越过了温饱线。

  • 标签: 赵树理小说 晋城市 尉迟 《小二黑结婚》 农村基层干部 科技兴农
  • 简介:一向被群众所关注、显得颇为神秘,并且少为媒体讨论的“双规”、“双指”的措施,最近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来自媒体的报道说,中共中央纪委的“71号文件”与中共中央办公厅的“28号文件”相继出台,给“双规”带来三大变化:实施主体被限制在县处级以上纪检机关,企、事业单位禁用“双规”;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实施“双规”前,县处级需经市局级向省部级备案,市局级需向省部级备案,省部级则需向中纪委备案;首次对“双规”时限做出约束,即“不得超过案件调查时限”。同时,“71号文件”规定,要维护违纪嫌疑人的五项权利:申辩权、申诉权、人身权、知情权和财产权。

  • 标签: “双规” 中共中央办公厅 变迁 中央纪委 纪检机关 审批程序
  • 简介: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矛盾的显性化,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失序问题也日渐显露。2011年四至五月间,《人民日报》曾连发五篇评论,提出心态培育是执政者的一道考题,而“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为此,本刊就焦虑、物欲(拜金)、浮躁、暴戾与炫富等五种消极同时又十分流行的社会心态展开讨论,以期揭示在中国人心态失衡的表象背后潜藏的社会动因。我们深信,社会心态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或变迁的制约和推动力量;而我们对自身的反观自照愈深,我们的民族才愈有可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成熟和理性。

  • 标签: 当代中国人 社会心态 变迁 焦虑 症候 《人民日报》
  • 简介:不久前,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报告《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出炉。报告首次进行了披露:“中国前100个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在全国覆盖的人口整体超过10%。”

  • 标签: 中国人名 变迁 “看”
  • 简介:受特定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警务哲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不同的时代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界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制度环境的变更等因素都不断催促着警务哲学的变迁

  • 标签: 中国 警务哲学 变迁
  • 简介: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的小学,那时候的家庭收入不高,校服也刚刚流行,学校说自愿订。作为小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无所谓,全凭家长一手操办,只是从心里感觉能有一套校服是很风光的事情。后来,全班27个人,最后订了校服的不到10个人。穿着学校规定的衣服,那是听老师话的表现,走在校园里都底气十足。

  • 标签: 校服 变迁 90年代 家庭收入 小学生 衣服
  • 简介:1949—1978:推崇老黄牛式干部官员评价标准:鞠躬尽瘁、亲民爱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代表人物:“永远的标杆”焦裕禄典型事迹:山东淄博的焦裕禄,1962年12月调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从此,他的身影,在齐腰深的洪水急流里,在风沙最紧的风口上,在瓢泼大雨中,在风雪漫天时……他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植树、改地,和当时严酷的自然灾害作斗争;

  • 标签: 形象变迁 官员 评价标准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代表人物
  • 简介:清代财政的货币化程度远远高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在银两制基础上的清朝货币财政一方面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近代物价上涨和银价急剧下跌过程中却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税收一直到清末仍然没有发育起来,地主阶级则是这种财政结构的真正得益者.这反映了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清朝财政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

  • 标签: 清朝 晚清 近代经济 财政 货币化财政 物价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居住的城市,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学校建设日新月异,这从教室的变迁可见一斑。1978年秋天,我到乐山市第五中学教书。其时,这所学校刚成立,是由过去办学质量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嘉乐民中和岷江中学合并的。嘉乐民中是一所民办中学,曾在城市和乡村搬来搬去,

  • 标签: 杏坛载 话变迁 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