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民主党人办的《政治经济信息评述》杂志,发表林顿·拉鲁什和理查德·弗里曼等人的文章。他们认为,过去30年间,美国金融市场一片繁荣,金融交易达到天文数字,而实质经济则下降了大约50%。他们所说的“实质经济”,指的是物质产品和社会基础领域的服务(即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拉鲁什指出,由于美国的实质经济萎缩,美国的人均消费量也持续下降。1990年与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资本货物消费量,化肥下降21%,建筑机械下降46%,油田机械下降67%,工业建筑下降63%,海洋运输船下降5%;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70%,轿车的生产下降43%,住宅建筑

  • 标签: 人均消费量 按人口平均计算 实质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 中间产品消费 医院建筑
  • 简介:某个:亡作目的晚上.李女士失眠了,左躺右躺平躺,婴儿型、树干型、士兵型、海星型……睡姿各试了一遍,还是睡不着,一阵焦虑之后,她拿起手机,打开了淘宝。当她输入“失眠”“改善睡眠”“辅助睡眠”等关键间之后,除了跳出一大堆中药西药之外.

  • 标签: 睡眠 生意 失眠
  • 简介:国家历来重视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由于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奖助学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其配套条件不完善使得现行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贫困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现存的奖助学机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贫困资格认定的程序不严谨、资金来源渠道窄和资助方式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贫困认定资格的精准度、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来完善奖助学体系,希望能够建立一套更加公平、有效、更具可操作性的贫困大学生奖助学制度,使贫困生奖助学机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 标签: 贫困生 消费支出结构 奖助学机制体系构建
  • 简介: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差元,这说明我们的国家真正进入了”脱贫”致富的阶段,在新的阶段里社会将会发生更多积极的变化,比如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过去的奢侈品将转化为居民的必需品:住房、轿车、电子通信等大宗消费品将出现爆发性

  • 标签: 人均GDP 中国 人均收入 生活质量 民主政治
  • 简介: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1999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5854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其中,深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20548元,成为我国收入最高的城市。

  • 标签: 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西部 中部 城镇居民家庭 社会经济调查
  • 简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由于支农财政支出的规模、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空间效应。据此,对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都北京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城市建设阔步前进,人民生活提前跨入小康,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这座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正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 标签: 北京 人均GDP 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课 中学
  • 简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这表明我国人均GDPE,跨过3000美元的门槛。世界银行有一个标准:人均GDP75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2996—926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已跻身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 标签: 美元 低收入国家 意味 人均GDP 国家统计局 高收入国家
  • 简介:中国各级政府领导和财政机关年年都在喊财政困难,增加政府收入的欲望十分强烈。财政专家和学者对如何缓解财政收入困难的讨论很多。近十年,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似乎没有争议的观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是财政困难的核心,“必须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标签: 税收 中国 财政支出 经济体制 公共物品 税率
  • 简介:<正>生活水平高低,影响社会风气。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外流传:“人均6千美元旅游成风,人均9千美元出国旅游成风”。在国内,农村人均5百元,翻盖新房成风;人均1千元,购买四大件成风。发展经济可以为社会环境创造物质条件,但是,生活水平高并非社会风气就好。生活水平的层次不同,社会风气好坏的层次也

  • 标签: 社会风气 生活水平 成风 环境创造 人均 旅游
  • 简介: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是考察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服务型政府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将政府公共服务界定为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发展四项,并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对公共服务支出占比进行了共时和历时性比较。研究表明,中国的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相比欧盟国家和OECD国家较低,医疗卫生和健康支出尤其是短板。同时,中国中央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比过低,省以下尤其是基层政府承担了较重的公共服务职能,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 标签: 公共服务支出 支出比例 比较
  • 简介: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党中央和国务院最近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及其三年实施方案,对相关丁作进行专门部署,旨在进一步释放新消费红利,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标签: 消费升级 国民经济 红利 经济增长 稳定运行 消费潜力
  • 简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距今已有12个年头。该法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法律实施,一些在法律制定当时未及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因《消法》第49条首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催生出其后屡见不鲜的“知假买假”并双倍索赔的职业打假者。并导致对其法律适用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发激烈讨论,观点明显对立。实际上,对《消法》第49条适用上的争议最终被归结为对该法第2条“消费者”概念内涵以及“消费行为”外延的认识不同上,对概念的厘定构成了正确适用第49条的前提与基础。

  • 标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行为 保护消费者权益 界定 《消法》 第49条
  • 简介: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成本.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模型都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公共支出会一直呈上升状态.其中非常重要的增长就是公共医疗保健开支的增长,因为医疗保健市场的特殊性,必须要求政府增加开支,明确政策,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

  • 标签: 经济增长 成本收益分析 市场失灵 公共政策 公共支出模型 医疗保健政策
  • 简介: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而这几个分开的一大重要标志是,政府公共支出是否从相关领域中退出,或者支出的形式是否作出合理的变革等。政府职能转变向纵深推进,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改革的推动。

  • 标签: 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支出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公共支出 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