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往事如烟,南洋研究所建立三十周年了。当时我是第一批进所研究人员之一,任务是搜集华侨史资料。1956—57年为了要调查资料,我们曾经走出校门,走进泉州侨乡,借阅各侨乡华侨族谱。我们应用了八十二部“华侨族谱”,写过了一篇《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报告》,综结出本专区华侨史六个问题——出国时间地点,出国原因,出国路径,出国后生活,出国后与祖国关系,和出国的人口数字问题。当时我们

  • 标签: 华侨史 晋江专区 南洋研究所 十二部 调查资料 木刻本
  • 简介:越南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持续增加、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大学高层次人才短缺形势,相继采取了国家将人才培育置于首位国策、政府出台多样化组合政策育人才、地方结合自身需求支持人才育、重点大学积极做出示范等举措。在实践中出现了政策制订和执行灵活性有待提高、高校之间政策资源配置均衡性不足、政策工具欠丰富等问题。本文建议通过做好人才政策系统规划、丰富人才引进形式、改革不合理的人才管理体制等措施优化越南高校人才育政策。

  • 标签: 越南 高校 人才引进 政策评价
  • 简介:现在.安全内涵已扩大了,不仅包括传统安全.更包括非传统安全,涉及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许多领域。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加深,换句话说,也就是国与国之间利益交融加深。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成果,大大加快了人们相互交往与沟通。而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

  • 标签: 安全利益 政策重点 非传统安全 经济全球化 欧盟 中国
  • 简介:中国自古以来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都是以信任为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在信任基础上倡导国与国关系。中国以信任为前提,在机制上、经济上多方面推动了与美欧大国新型关系。中国以信任为基础“亲、诚、惠、容”化解亚太地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国在以信任为基础和平环境中得到了发展,又以信任为理念推动伊核等世界热点问题解决,承担中国应尽国际责任。

  • 标签: 新型大国关系 “一路一带” 修昔底德陷阱 布莱德战略论坛
  • 简介:针对南海争端,以中菲南海仲裁案裁决为例,对以美国为首西方势力的话语能量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中国南海主张判定都是一系列翻译性解读.以及对方所仰赖绝对共时话语语态逻辑错误。而中国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和价值前提下。所坚持南海断续线有对特定时空环境适应合理根据.这是在相对共时中寻求差异性体现。仲裁庭所做出结果不仅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更在平等自由价值观上显得软弱无力。

  • 标签: 共时 话语能量 一元论 差异 南海仲裁案
  • 简介:(一)二十年来,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地理和港口优势,根据国情采取正确而又灵活政策,大力引进外资,推行工业化计划,活跃本国经济。其主要经验有:一、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新加坡原来底子薄,困难很大,既无工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又无技术人

  • 标签: 利用外资 引进外资 工业技术 经营管理 李光耀 资本主义世界
  • 简介:当前,中国崛起态势“如火如荼”,美国首强地位“自恐不保”,中美关系逼近“振荡期”,业已存在现实摩擦与可能爆发矛盾冲突亟待有效手段予以管控,相互疑虑日益增长趋势亟需特别的渠道予以扭转,实现这些目标刻不容缓。正如1972年历史性开启中美关系对话那样,中美急需切实管用沟通对话机制,通过经常性、机制性接触,起到增信释疑作用,有助于保持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安全乃至军事关系稳定,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控制风险扩大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运而生,因之而兴,为推进中美关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对话机制也有需要改进提升地方。由此,如何深化中美对话机制、为塑造新型大国关系营造好氛围,值得我们思考并为此提出见解、建议。

  • 标签: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战略与经济对话
  • 简介:本文对越南与中国贸易进行回顾,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越南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措施。

  • 标签: 越南 中国 贸易回顾 问题与措施
  • 简介:菲律宾因与中国黄岩岛主权争端不断升级,强化美菲安保合作,本文主要研究其背后利益考量,以及对地区安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菲律宾利益考量是,通过获得美国支持,克服其军事实力处于绝对劣势不利条件,以及利用美国在国际社会压制中国。美国利益考量是,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发,以菲律宾为战略据点牵制中国这个21世纪崛起中大国。南海黄岩岛主权争端是美菲关系进入“新蜜月时期”动因之一,结果形成“美菲制中战略格局”,这将对东南亚甚至亚太地区产生四大影响。一是增加了中美走向对抗可能性;二是促使相关国家在南海临近海域开展联合军事演习,扩大演习规模,增加演习频率;三是引起东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矛盾,甚至可能使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内部出现“亲美势力”和“亲中势力”,并产生摩擦;四是可能加速中美在亚太地区展开军备竞赛。

  • 标签: 南海 黄岩岛 美菲安保合作 利益考量 地区安保
  • 简介:一个世纪以前,美国人开始海外殖民征服运动,这对于处于洲政中美国人而言无疑是一次正义冒险。“擅长治理是上帝赐予英语民族与日耳曼民族恩典,因此我们可以统治野蛮落后民族。”印第安纳州参议员艾伯特丁·贝弗里奇曾这样声明,“在所有的种族中,上帝选择美国人作为重建世界最终领导者。”1898年,美国在菲律宾发动了一场军事征服运动。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了新世纪最初几年,并使菲律宾成为美国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殖民地。这场征服运动既包括激烈斗争、严刑拷打、强迫安置以及可怕屠杀,同时也竭力通过“亲善同化”来怀柔菲律宾社会重要阶层。1901年7月4日,在威廉·麦金莱总统指示下,“为了促进菲律宾群岛人民幸福、和平和繁盛,一个文治政府建立起来了……(文治政府)最大限度地遵从菲律宾人习俗、习惯、甚至是偏见,这些是形成一个公正有效政府必要品质。”

  • 标签: 菲律宾人 殖民地 统治者 中央集权 地方自治 日耳曼民族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2013年由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之后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期间,“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不少国家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刚刚闭幕不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带一路”成为和“四个自信”一样在大会上被频繁提起时政热词,足见中国政府对该倡议重视以及推行力度。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概念推广、制度建设以及帮助沿线各国进行金融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虽然成果颇丰,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借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重点选出“公共产品”以及“选择性激励”两个关键概念进行再解读,并借助这些概念对中国今后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过程中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 曼瑟尔.奥尔森公共产品选择性激励
  • 简介:<正>一九六二年,美帝国主义直接向越南南方增运大批軍队、武器和战爭裝备,伙同吳庭艳集团集中力量对革命运动发动了猛烈进攻,企图消灭我們。他們不断地和疯狂地进行“扫蕩”,竭力强迫人民集中建立“战略村”,妄想使革命力量孤立于人民之外。但是,旨在十八个月內“平定”南越斯特利——泰勒計划

  • 标签: 越南南方 民族解放 美帝国主义 革命力量 游击队 革命运动
  • 简介:“人安全”概念提出促使人们对安全内涵和如何提供安全进行更深刻思考。但是,人安全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产生了不少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将人安全中“免于恐惧自由”与“免于匮乏自由”相互对立起来,以至于将前者视为西方概念而后者为东方概念。在这种话语中隐含了“免于恐惧自由才是人安全中优先考虑因素”,其产生后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贫困、饥饿等严重危害人尊严安全问题可能被置于安全考虑范围之外。回顾人安全概念之争,探讨人安全核心理念及其相关概念,比如安全与发展、直接暴力与结构暴力之间关系,可以矫正这种误区,并证明人安全概念既不是西方也不是东方,它是以人类最基本价值、需求和尊严为中心,具有普遍意义和道德说服力综合性理念。这种综合性界定自然要求安全维护方式不应停留在被动和短期应对层面而应寻求早期预防、长期建构、能力提升等积极手段以便实现“积极安全”。

  • 标签: 人的安全 人的尊严 免于恐惧与匮乏 结构暴力 积极安全
  • 简介:直到最近缅甸军政府强力镇压了2007年9月和平抗议之后,这个国家才重新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但是,这个事件只是专制政权领导导致灾难性问题最新事例。几十年来,军政府治国之策导致国家穷困,完全无视缅甸人民权利。

  • 标签: 缅甸 印尼 危机 2007年 国际社会 专制政权
  • 简介:“人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自由”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安全”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积淀、非政府组织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 标签: 东盟 “人的安全” “东盟方式”
  • 简介: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经济联系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利益中心。

  • 标签: 非洲大陆 中国 内在动机 经济联系 非洲人
  • 简介:包括日本发达国家随着人口高龄化,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高龄者医疗费增加以及少子化所造成年轻劳动力不足等。尤其是护理高龄者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日本2025年度预计护理人才有100万人缺口。日本政府正在探讨通过雇用外国人劳工来补充一部分护理人才不足,并于2008年以后开始利用经济合作协定(EPA)接受护理福利士候补者。这些护理人才大多是来自亚洲地区劳工,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国家也急速地迎来了高龄化,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过多地探讨几十年后护理人才不足问题。

  • 标签: 高龄化 少子化 老龄人口 高龄者 合作协定 经济增长
  • 简介:1988年9月,现任缅甸军政府上台后,宣布放弃执行了近30年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目前私营经济在缅甸占主导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75%①.但是由于缅甸军政府长期实施锁国政策,使缅甸成为东盟各国中信息最为封闭国家,更使得缅甸经济不但落后而且封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甸金融发展也是一样,尽管国家已经逐步放开,但目前发展仍是非常落后、缓慢.

  • 标签: 缅甸 金融发展 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
  • 简介:前言本文将考察海外亲属寄给大陆亲属侨汇、赠品及投资对侨乡及其周边地区金融体系产生了什么样影响。海外亲属寄给中国国内亲属物品、金钱情况直至近年仍未完全弄清。这在改革开放前与中国国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与海外有关系的人”,

  • 标签: 外汇管理 侨乡 金融体系 周边地区 政治运动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