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最近,老挝政府为了积集资金,于是搞起了彩票生意,并美其名为“爱国”行动,说什么谁买了谁就是为“社会主义祖国作了贡献。”据隶属财政部的中央彩票发展委员会今年二月二日在《人民之声报》上发布的消息说:首批发行的票面价为10吉普(老挝货币名)的发展彩票已于二月一日起在万省和市发行,并将于二月二十六日揭晓。这批彩票共有10万张,其中1160张是奖票,这些奖票有100至10万吉普的,共设六等奖:一等是价值10万吉普的摩

  • 标签: 人民之声报 二月二日 社会主义祖国 积集 五等
  • 简介:中国南方在唐代仍保持耕这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泰人没有耕的记载,但在先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谚语的创造和沿用,从中可以透视出被人们淡忘的泰民族女权文化史及其发展变迁。

  • 标签: 象耕 泰语谚语 女性崇拜
  • 简介:独立后,为了保护正在建立过程中的民族工业,印度对商品进口实行严格限制.除利用高关税设立关税壁垒外,印度还实行种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对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但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印度的做法必然遭到其它国家抵制.1997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印度就数量限制进行磋商,世界贸易组织也应美国请求成立专家组审理美国与印度之间的数量争端案.最后,印度愿意与美国磋商达成一致意见.本案说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既可以享受某些应有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 标签: 印度 美国 数量争端 启示
  • 简介:据老挝《人民之声报》报导,最近万省工商部门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一起动手开采在万省巴山县双坎村发现的新盐井。根据测试该盐井咸水六公升可产盐一公斤。该盐井的总面积为900平方米。按照省工商部门的估计,这个盐井将年产食盐1000吨。

  • 标签: 工商部门 人民之声报 煮盐
  • 简介: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 标签: 《印度时报》 中国文化软实力 认知
  • 简介:近年来,中国和印度成为许多政治家和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人们总是将中印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潜能、政府治理能力、改革成果作比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印因经济的同步快速发展、巨大的国内市场、庞大的人口资源、无限的发展潜能而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目前,“全球力量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的话题渐热.反映了中印“静悄悄而又非常明确”的崛起。世界期待中印两国能为全球带来深刻的变革。

  • 标签: 中印关系 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治理能力 发展潜能 改革成果
  • 简介:电视传媒是世界全球化实现的载体之一,同时全球化现象也对电视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的电视媒体不仅具有全球特点,还体现出区域、民族及地域特征。由于俄罗斯电视媒体是在苏联电视事业基础上发展、变革并逐渐走向世界的,所以其大国民族更是与全球博弈交织,相伴而行。俄电视媒体发展变迁过程,展现了全球与民族的内在逻辑联系。

  • 标签: 俄罗斯 电视媒体 全球性 民族性
  • 简介:中国与东盟的果蔬贸易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0~2009年作为研究的起止年份,首先分析中国一东盟农产品及其果蔬产品贸易现状;其次选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及其各国果蔬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用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整体及东盟各国果蔬产品贸易的互补;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果蔬贸易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 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
  • 简介:弗兰克宗教哲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神完全属于实在领域,而与客观现实有原则上的亦即范畴上的区别,甚至在客观现实这个概念最广泛的意义上,即把超世界的现实都包括在内的意义上,也不能将其纳入客观现实的内容。

  • 标签: 弗兰克 实在性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的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中的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的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的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的纠结影响国家的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一般认为,国际安全机制是“关于特定国际安全领域,为达成某一共同的安全目标而建立的,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的行为上保持克制的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的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的合作形式”。合理的国际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安全合作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可能的合作要少”。

  • 标签: 国际安全机制 有效性 合法性 安全合作 安全目标 标准
  • 简介:中印出于追逐世界潮流、抓住全球化机遇、应对信息产业全球化挑战的战略选择,有必要进行信息产业的合作,而双方迅速升温的政治经济关系、合作的愿望和意向、信息产业具有的互补、以及两国信息产业现已开展合作的现实,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基础。

  • 标签: 中印合作 信息产业 必要性 可能性
  • 简介:道德价值是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品质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苏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苏俄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的过程均证明了道德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无论是作为伦理学概念本身的“道德价值”,还是作为哲学范畴、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文化传统的“道德价值”,也都包含并规定了道德价值的历史与现实.

  • 标签: 苏联 俄罗斯 道德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的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和后现代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为核心。后现代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非连续为特征,是对现代思维的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的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的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的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的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的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的目的。面对长期化和不断复杂化的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的“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和普遍代表的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根据中国在2006年8月25日发表的正式声明,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8条第1款所述的任何争端,中国不接受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公约》第298条第l款包括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海湾或所有权的争端。然而,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罔顾以上事实,于2013年4月24日强行组建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

  • 标签: 仲裁管辖 南海争端 历史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兼容性 管辖权
  • 简介:功能完备的金融体系是高效经济的必要条件,但不稳定性是金融市场的固有顽疾。著名金融史学家查尔斯·金德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认为,金融一直是一项重要而脆弱的业务。而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是个严重事件,可能引发整个经济的系统后果,远超个别机构及其客户的命运,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系统风险。

  • 标签: 系统性风险 金融体系 述论 经济学家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 简介: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开发,特别是中国东北与其在贸易互通和道路相连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珲春一哈桑一罗津一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运输通道已经形成,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借港出海的核心通道口,联通了韩国釜山港和东南亚港口;同江大桥、黑龙江大桥开工兴建,远东滨海1号、2号国际交通走廊建设合作即将启动,为我国这个区域提供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物流便利。同样,俄罗斯提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扩容与改造计划,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合作机会,而且将提升整个远东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 标签: 合作机会 地区开发 俄远东 中国东北地区 可行性 现实性
  • 简介:当世界迅速进入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次面临飞跃之际,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领域中,都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球化与集团化并进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在力量格局方面日益走向均衡的多极化。整个世界正处于历史转折的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相继发生的变化,再次证实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本文旨在探索当代国际体系中这一变化的历史必然,以揭示国际风云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深刻根源。

  • 标签: 世界经济 历史性转折 国际经济关系 高科技时代 国际风云 力量对比
  • 简介:苏联拥有100多个大小民族,有130种语言文字。目前,在苏联有78种文学语言、57种民族教学语言,用89种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各种书籍和刊物,用42种民族语言上演戏剧,用67种民族语言进行电台广播。苏联建国70年来的民族语言政策是在各民族中普遍实行双语并用制,即实行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并保障其自由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族际语——俄语。在非俄罗斯民族中,以俄语为第二母语的人已从1970年的

  • 标签: 制进步性 双语并用 并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