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全球伦理运动是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得到世界各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一场确立并推行人类共通与基本伦理规范的运动,其目标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印度教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三,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正常关系,亦当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 标签: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宗教
  • 简介: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伦理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积极因素

  • 标签: 市场经济 伦理道德 传统文化
  • 简介:道教是中国惟一本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道教自创立以来,不仅为下层广大民众所信奉,而且曾一度为上层统治者所器重,其势力遍及中华大地,并流传于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

  • 标签: 道教 越南 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 风俗习惯
  • 简介:印度自古以来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都无不体现了一种既出自纯朴天性、又基于深邃哲理的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这一传统在今天的印度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于当代印度环保理论的几种本土化模式之中.印度文化对于自然和生态的独特而突出的情感、认识和保护实践,具有其古而常新的价值.

  • 标签: 印度 环保主义 婆罗门教模式 瑜伽模式
  • 简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图书馆的生存产生冲击和挑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电子(数字)图书馆将是全球研究、实施的热点高科技项目。然而,传统图书馆在这种大潮中将会继续生存、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被电子图书馆完全取代。21世纪将是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互存互补的时代

  • 标签: 传统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信息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 无纸社会
  • 简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本次大会的举办者表示诚挚的敬意!这次大会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我们坚信,通过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中泰两国文化交流,为两国经济合作深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传统文化 中国 泰国 经贸合作 文化交流 友谊
  • 简介:结构分析根据基本的组织原则来进行社团组合,这对于北美的早期中国移民来说,比起对东南亚的早期中国移民来说,更不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大多数早期移居美洲的中国人都来自广东省的几个相邻地区。其社团的一些组织原则,例如,具有共同的方言、籍贯、血缘和职业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重合的。对于在早期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中国移民来说,社团的组合则完全是另一种社会现实。这些中国人来自福建与广东省的各个地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团组合原则是籍贯。我们把这个称为第一种地方组织原则(L),因为还有其它一些次要的地方组织原则。华人社团常以其成员在中国的原居地来作为其名称。这些社团的名称足以表明或暗示其

  • 标签: 民间社团 中国移民 华人社团 组织原则 新加坡华人 华人社会
  • 简介:传统经济学在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危害与资源利用问题中,其理论与实践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揭示这种矛盾性,本文将从市场对环境的失灵、社会与个人利益,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资源开发技术的变化与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对传统经济学在环境、资源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出来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市场手段更有效的观点.

  • 标签: 传统经济学 资源环境储量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一、先秦时期稻作农业技术的初步传入东南亚水系纵横的地理环境以及暖热多湿的气候特征,决定在中国古代农作物文化体系中对东南亚农业发展影响最大、亦最为深远的当属稻作文化.以前由于学术界在亚洲栽培稻起源问题上多持印度说①,故此,在探讨东南亚稻作农业源起时,也往往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艰难地探寻其与印度文化之间的联系交流中.

  • 标签: 秦朝 汉朝 文化传播 稻作农业技术 农业科技推广 稻作农业科技文化
  • 简介:<正>印度在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深受西方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在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西方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反映在诸多方面。同时,印度又是一个传统凝聚力极强的民族。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宗教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多语言多民族的排他性,种姓等级制度的顽固,都在表明传统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印度教 传统主义 西化 印度社会 文化心理
  • 简介:一、三种宗教关于战争的最基本态度的比较和平是宗教的祷词,仁爱、宽容与忍耐是宗教的普遍立场。但是,在这个一走向极端就碰上悖论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毫无条件的东西。对于宗教而言,和平也好,仁爱也好,都还须服从一个至少同样普遍和基本的准则,此即(神的或法的)...

  • 标签: 《摩诃婆罗多》 印度教 战争观 个案分析 史诗 《奥义书》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