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汽车是泰国重要的运输工具。它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61年至1966年泰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泰国政府投资修筑了多条公路,其中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从而促进了汽车装配和制造业的兴旺。加上泰国的地理条件和交通特点,汽车运输比火车、轮船等其它方式的运输方便、迅速、及时、服务范围广,并可以直接运到目的地,无须作多次搬运,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 标签: 汽车工业 汽车运输 交通运输业 汽车装配 商用汽车 省级公路
  • 简介:关于法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最乐观的估计'是比原计划的百分之五点五'下降百分之二或三'。(摘自:英国《经济学家》关于法国政局的调查报告)外电报道,据法国财政部预计,今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百分之四点七,明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二;工业资本投资将增长百分之六点九,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一,个人消费预料今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五,明年增长率减至百分之三点五。(《国际贸易消息》1974年11月7日,第291期,第2版)

  • 标签: 工业部门 汽车工业 国内生产总值 外电报道 资本投资 《经济学家》
  • 简介:近年来中印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两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两国汽车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上必定相互竞争,同时也具有合作的许多有利条件。两国应利用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加强汽车产业的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共赢,开辟出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新道路。本文拟从中印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 标签: 中印 汽车产业 合作 探析
  • 简介:中印两国要进行全面合作,必须找到突破口,没有突破口再大的政治努力也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中印合作的突破口应该是那些两国面临着相似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在此领域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合作,以求共同繁荣,汽车业就是这样的领域.两国的汽车业存在许多相似性,如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缺乏规模经济、缺乏核心技术等.因此,两国可以考虑通过共同研发、相互贸易、相互投资等方式的合作实现汽车业的振兴,并以此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中印合作 汽车工业
  • 简介: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华人世界 十七世纪 赤阳 十六世纪 西方殖民者
  • 简介:去年,国际社会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关注“中国因素”的发展,各国纷纷据此调整对华政策,其转变具有深层的战略考虑。中国与现行世界体系的关系正由局部的、分散的联系向结构性、系统性发展。

  • 标签: “中国因素” 解析 国际社会 对华政策 世界体系 系统性
  • 简介:前进中的北京、上海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为纪念协会成立10周年,组织了第17次访华团。10月10日,我们离开名古屋,踏上访问北京、上海以及中国内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喀什和乌鲁木齐等地的旅途。

  • 标签: 中国内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感知 乌鲁木齐 长野县 北京
  • 简介: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东盟最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印尼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本文在分析印尼经济增长趋势后,重点分析印尼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市场格局和特点,结合印尼汽车市场的消费习惯,对中国汽车企业进军印尼市场提出风险提示和相应的对策。

  • 标签: 销量 保有量 市场格局 消费习惯 风险提示
  • 简介:我与交流协会的缘分1993年的一天清晨,我正在办公室专心备课。在我工作时,我办公室的门通常是关闭的,可是那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的门敞开着。突然,杜艳女士探头进来向我问路。我从书桌旁站起,向她走去,发现原来门外还有几位,他们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一个团组。因为需要在地图上查找一下他们打听的地方,于是我就请他们到我办公室里坐坐,喝杯茶,聊会儿天。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两个多钟头,而且成果斐然。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国研究 办公室
  • 简介:1995年12月3—8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对我国进行了他1994年7月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国事访问。随同来访的有他的夫人、副总理、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工业部长等。乌总统与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举行了会谈,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国际问题及进一步扩大两国经贸合作交换了意见,还接受了外交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两国签署了关于发展与加深友好合作关系、避免双重征税、和平利用宇宙空间、金融和统计合作等文件。从各方面报道看,乌总统此访意在进一步加深乌中关系。

  • 标签: 乌克兰 国际问题 经贸关系 经贸合作 亚太地区 两国关系
  • 简介:2009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将我省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对策研究”。参加本届年会的有: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省社联学会部副主任丁伟国,学会副会长、学会前秘书长宿丰林研究员,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所所长刘爽,学会副会长、

  • 标签: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年会纪要 俄罗斯 学会 中亚 东欧
  • 简介: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 标签: 历史学会 中国移民 学术讨论会 移居国外 国籍问题 经济活动
  • 简介:处在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国一般来说,亚太地区包含日本、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中的南朝鲜、台湾、香港与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新加坡也是东盟的一个成员国),它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多数亚太经济都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有许多还经历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势头 亚太经济 太平洋西岸 高速经济增长 台湾经济 东盟国家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与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
  • 简介:纵观历史,但凡大国在兴起之时,或将周边国家建成自家后院,与其结为利益共同体;或在周边地区构建战略缓冲区,避免与潜在敌对国家的直接碰撞。这种地缘政治版图的构建,既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延长了安全纵深,也为其经济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 标签: 地缘政治 中国 利益共同体 周边国家 周边地区 经济发展
  • 简介:俄罗斯远东与中国的关系是俄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莫斯科来说,同北京的关系首先是其整个对外政策的一部分;而对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或布拉戈维申斯克来说,中国则是最近的邻居。本文主要从远东的视角来研究俄中关系,评价其在迅速发展的饿中关系中的地位和意义。经济:地区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具有经济互补性的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互利性成为两国接壤地区关系的基础。同两国的地区联系使在经济改革时期甚至落后于俄平均水平的远东满足了居民对食品和日用品的基本需求。俄远东的10个主体中有8个属于萧条之列,1994年地区的每个二、三类企业都是亏损的,这说明远东的形势十分严峻。等待联邦中央的实质性帮助也没有结果。俄联邦政府于1994年1月22日责成各部、主管部门和远东各权力执行机关在6个月内制订出俄东部

  • 标签: 俄罗斯远东 哈巴罗夫斯克 自由经济区 合资企业 俄联邦 1994年
  • 简介:前言在新加坡各种族人口比率中,华人所占的比率大约保持在76%前后.这也因为有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政策[1].苦于华人国民的海外流失和少子化所引起的人口减少的新加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积极地接纳了以移民身分从香港来的高学力人员及其家属[2].其后,新加坡的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接纳了从中国到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作为研究人员和专家.此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急速的经济发展不仅加快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加快了两国间人与文化的交流.1965年独立后极度警惕被称为"第三个中国"、使中国色彩淡薄而推行了各种政策的新加坡到了今天也为了与中国合作而大大改变了政策.现在,华人国家新加坡正掀起"中国化"(汉化)热潮.

  • 标签: 新加坡 中国 移民 人口比率 移民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