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92春季,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对广东提出了殷切希望:“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特别提到新加坡,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 标签: 精神文明 新加坡文明 社会秩序 中国特色 两个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
  • 简介:导言粗略浏览联合国的有关正式提出建立地区性组织创议的纪录可以得知,到目前为止,全球(尤其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已有40多项这类创议。但真正能成功地将他们的共同目标与抱负付诸实现,成为一个切实可行、能发挥作用的地区性组织者则寥寥无几。东盟即是这为数不多的、区域内开展互利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当5个缔造国(泰国、印尼、马来西

  • 标签: 东盟 成员国 面向新世纪 西亚 印尼 三十年
  • 简介:自法国殖民时代至今,社团一直是柬埔寨华社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分期,柬埔寨华人社会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法属柬埔寨的分帮而治时期;柬埔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新老社团融合时期;经历20世纪70-80代20战乱和断层后,华人社会的重建时期;以及20世纪90代以来,随着来柬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的新移民增多,华人社团进行整合发展的新时期。柬埔寨华人社团的发展因柬埔寨历史的曲折而具有其独特性,因制度体系的数次巨变而屡屡重构,这是柬埔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呈现出的一个独特面向。

  • 标签: 柬埔寨 华侨华人 社团
  • 简介:当今世界处于'未有之大变局'。财富权利的转移,带来了文化权力的变化,形成多元并存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和西方民粹主义兴起,发展范式的转变,需要极强的国际治理。无论从文明意义还是从制度体系上,目前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大变局中的重要体系意义的变量是中国,中国在国际权利财富和利益分配中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中心。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从体系秩序、国际制度到理念规范,实现与国际体系的共同演进,是我们在'大变局'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卓有成效的行动,不仅是中国自身,也需要动员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 标签: 百年大变局 国际体系 中国的崛起 第四次工业革命 民粹主义
  • 简介:2000,俄罗斯国内政治斗争降温,突出经济建设;国家权力得到明显加强;国民经济逐渐复苏;分离主义势力受到遏制;社会秩序初见好转.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已初步走上一条较符合俄国情的发展道路.但存在地方强硬派对国家政权体制改革的抵制、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难以克服等消极因素,使俄罗斯的复兴进程任重道远.

  • 标签: 俄罗斯 政权体制 政治斗争 国民经济 分离主义势力 社会秩序
  • 简介:当今世界处于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东北亚地区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大转变,涉及力量对比、关系结构与地区秩序,其首要使命是消除战争根源,创建长久和平的规则与机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日关系的一座里程碑,它开启了中日关系的新的里程,同时它又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地缘的、历史的、战略的关系维度的中日关系,需要重新定位和设计未来。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背景下,新一轮中日韩经济合作值得期待。中日要努力增进长期缺失的互信,切实改善国民感情。在中美关系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中日能够从大局认知出发,推动对话、协商,推进开放与合作,这对双边关系和地区,及至世界都是福音。

  • 标签: 百年大变局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关系 大局共识
  • 简介:20世纪70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对立的两极格局向中一美一苏大三角关系演变。作为西方阵营跟随者的东盟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对抗、中立到接近的过程。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率先实现与中国建交。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 马来西亚 建交 意义
  • 简介:本文对中印贫困的现状、外在表征和内在成因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中印贫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运行机理,进而为两国政府探索消除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因应对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 标签: 中印 贫困 比较
  • 简介:1998国际经济和安全形势的动荡体现出迈向新世纪的国际形势的两重性特征,多极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的加速发展使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利益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第三条道路”的兴起。

  • 标签: 动荡调整 启示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回顾
  • 简介:20世纪20—30代,出于推行本土化政策和掌控乌克兰政局的需要,布尔什维克党在乌实行了乌化政策。作为扩大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自治权利的重要举措,乌化运动取得一定成就。在乌克兰化运动期间,乌克兰共产党员和政府官员基本实现本土化,乌克兰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20代后期,国外的反苏行动使斯大林非常担心与波兰接壤的乌克兰会成为西方国家分裂苏联的前沿地带,乌领导人卷入党内政治斗争以及乌民众对农业集体化的强烈反对使斯大林确信必须收回给予乌的各项自治权利,用高压手段来控制乌的政治局势。到30代后期,斯大林完全取消了乌克兰化政策。

  • 标签: 乌克兰 苏联 语言 文化
  • 简介:李北海副会长的致辞今年是宇都宫德马先生和西园寺公一先生诞辰一百周。已故周恩来总理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时,曾提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以“挖井人”寓意为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巨大努力的老一辈人士。宇都宫德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1986,在宇都宫德马和张香山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交流协会与日本超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开始轮流在北京、东京举办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至今已举办12届。本月底,将在京举办新世纪第三届座谈会.在此,我预祝座谈会取得成功。

  • 标签: 先生 邦交正常化 纪念 诞辰一百周年 中日两国 座谈会
  • 简介:<正>这是一本预测性的书,作者一开头便指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十。这十将于2000宣告终结,并迎来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千盛世。本书主要论述90代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向。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是总部设在美国华

  • 标签: 亚太地区 人类文明 社会主义 福利国家制度 生活方式 年代
  • 简介:《和平与发展》创刊于1988。今年第二期是《和平与发展》创刊后发行的第100期。本刊创刊以来,围绕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和事件作为办刊的切入点,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透过表象,进行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走向。由于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价值,本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

  • 标签:
  • 简介:<正>1987是菲律宾“二月革命”的第二。这是菲律宾历史上不平凡的一,也是·阿基诺总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不断排除困难前进的一。在这一中,·阿基诺运用谋略,借“人民力量”这一武器,在关键时刻使各种力量跟她站在一起,终于在2月2日公民投

  • 标签: 菲律宾 排除困难前进 二月革命 关键时刻 形势 武器
  • 简介:本文探讨了新加坡20世纪90代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其中3个方面的改革做了重点论述与分析:规模扩大后的质量提高、大学的自治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3个方面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面对的,新加坡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 标签: 新加坡 高等教育 改革与发展
  • 简介:20世纪80代,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通过宗教改革和社会运动逐步实现了政治复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复兴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政治发展进程.除去经济改革因素的影响,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变化无疑在这个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度历史变革的产物,并日益参与到印度的政治多元格局中去.其极端主义趋向将影响印度政治发展的格局.

  • 标签: 政治发展 印度教民族主义 宗教改革 极端主义
  • 简介:受冷战思维的影响,20世纪50代初期,泰国唯美国外交政策马首是瞻,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而且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中泰关系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但是,冰山终有松动的时候,中泰关系于1955-1957出现了短暂的缓和。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动因还是来自泰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 标签: 泰中关系 双重国籍 泰国 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