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孔子学院作为一个语言和文化推广机构,包含重要的公共外交职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非常重视通过公共外交方式提升孔子学院的形象,除了常规地举办文化活动和语言教学活动,还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志愿翻译服务、义务汉语教学活动、向学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捐款、深入当地社区和家庭、讲座活动、危机处理和建立合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在当地机构和民众之中不断提升了中国的形象.

  • 标签: 孔子学院 夏威夷大学 公共外交 社区志愿服务 非盈利机构 教学活动
  • 简介: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开展公共外交的良好平台.近几年来,九江学院的海外华文教育和孔子学院工作成效显著.建议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开展国别研究工作;要对中方汉语教师(志愿者)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应支持高校利用孔子学院与国外高校的广泛联系,推进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 标签: 海外华文教育 孔子学院 九江 高等教育国际化 汉语教师 国外高校
  • 简介:《冷战和美国新闻署:1945年至1989年的美国宣传和公共外交》(尼古拉斯·卡尔著)一书集结了大量珍贵材料,总结了“美国版”公共外交的五大核心为倾听、倡导、文化外交、交流外交、国际广播.美新署主要有五项特色活动:传播政府的声音、不断改善传播技巧和手段、派遣艺术使者、举办展览和放映电影、召开国际会议.从美新署实施公共外交的七条经验教训和体会可以看到,美国公共外交并没有陷入低潮,而是不断调整手段和方式,采用新的技术,调动更多的民众,以更加新颖有效的形式开展活动.

  • 标签: 公共外交 美国 新闻 冷战 演变 兴衰
  • 简介:西方精英媒体的对华报道和文章是西方国际话语权的主导形式之一.以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美国衰落与中国崛起无关》为例,基于符号聚合理论与幻想主题分析法解析符号现实与修辞策略发现:该文先建构当下美国衰落与中国扩张的幻象,制造未来世界“洪水滔天”的危险图景;又以“骰子尚未掷出”重塑未来图景,为世界领袖定标准,树立美国“宽宏大度精神”的旗帜,并提前为中国参与领导世界布设“缺乏正当性”的符号陷阱.

  • 标签: 符号 美国 中国崛起 《金融时报》 对华报道 修辞策略
  • 简介: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都是德国,国际间一度谈“德”色变.然而短短几十年,德国不但以崭新的姿态重归国际舞台,还赢得世人普遍的好感与尊敬.支撑起德国外交政策的三个支柱中,除传统的安全、经济政策外,对外文化政策对德国国际形象的重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歌德学院的发展可以让人管中窥豹地了解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演变,同时也可以启发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机构.

  • 标签: 学院 歌德 两次世界大战 文化政策 对外文化交流 国际舞台
  • 简介:当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刻、中美两大盟国陷入僵局的情况下,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这位中国的第一夫人,为中国争取巨额援助的同时,也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通过美国国会演讲等一系列打动人心的演说,她不仅掀起了对华支援的浪潮,还有效促进美国废除“排华法”,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地位.同时,这次成功的“夫人外交”也是中西方公共外交的一个宝贵案例.

  • 标签: 美国国会 宋美龄 中美关系 公共外交 抗日战争 第一夫人
  • 简介:《天堂与权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刘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天堂与权力》)一书作者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Kagan),他多次被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级百位思想家”.

  • 标签: 《天堂与权力》 世界新秩序 美国 欧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辩护
  • 简介:美国是当今世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法国是最重视文化传统对外交流的国家.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正在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美国与法国都有丰富的公共外交实践经验,对中国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 标签: 外交实践 美国 法国 文化传统 对外交流 实践经验
  • 简介:在新时代,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民心相通桥梁的角色。基于对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的实地调查,对孔子学院推进汉语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何以促进民心相通、在此背景下取得了哪些成绩和面临什么瓶颈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从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努力创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汉语国际化教育路径和模

  • 标签: 促民心 国际汉语 孔子学院实地调查
  • 简介:语言在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除了作为交流工具外,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的语言与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普及中国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孔子学院必须语言与文化兼顾,以有效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使中国理念得到有效传播,这就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

  • 标签: 语言与文化 传播文化 孔子学院 中国语言 文化基础知识 交流工具
  • 简介:孔子学院从2004年起创办,以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需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遍及全球,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是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 标签: 孔子学院 中华文化 中国故事 跨越式发展 经济社会 主动适应
  • 简介: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具有开放、多元、瞬时、互动、无障碍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成为表达意见、建立认同、塑造行为的工具,并深刻影响了外交的议程和结果.美国的新媒体外交经历了从“内向”服务到“外向”攻击的转变.奥巴马政府大力打造国务院的“E外交”、白宫的“Web2.0时代”、五角大楼的“网络司令部”三位一体的新媒体外交,在摩尔多瓦和伊朗选举骚乱的“Twitter革命”堪称“硕果累累”.

  • 标签: 媒体外交 美国 TWITTER 实践 WEB2
  • 简介:在网络时代,传统外交人员的情报信息作用、议题能力设置和专业地位都受到挑战,而网络外交借助其意志结盟和互动性的特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美国驻华使馆积极响应和践行奥巴马政府“E化外交官”的号召,并借助博客吹风会、Web2.0外交、把TownHallMeeting开到中国等新举措,大力开展对华外交,但奥巴马坦言从未上Twitter的事实令民众感到失望.

  • 标签: 外交人员 网络时代 驻华使馆 美国 Twitter 奥巴马政府
  • 简介:"新美国安全中心"战略报告《决战公域》从巴里·波森的"全球公域控制权是美国霸权的军事基础"这一论断出发,对美国在全球公域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为美国继续保持全球公域控制权设计了一个内容具体、极具操作性的"三维战略",即在多边层面上主导建立全球性机制;在双边层面上接触负责任的关键行为体;在单边层面上重塑美国硬实力。该报告是后冷战时期有关美国大战略辩论的产物,并因"新美国安全中心"、报告撰写人及评审人浓厚的政府背景和美国特色的"旋转门"制度而在宏观上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在微观上影响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因而值得国内学界和政界高度关注。

  • 标签: 美国 全球公域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 亚太再平衡战略 新美国安全中心
  • 简介:孔子学院是中国公共外交最醒目的一张名片,不仅通过汉语教学帮助世界了解中国,而且在鼓励世界求解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中国模式的文化基石,达到理解乃至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及中国制度的目标.成立短短十年来,孔子学院成功传播了传统中国形象,在接下来的“两个一百年”,将重点塑造现代中国、全球中国形象,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主题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向殊途同归方向转化.

  • 标签: 公共外交 孔子学院 文化内涵 中国形象 中国梦 汉语教学
  • 简介:9·11之后,美国对中东北非的公共外交注重地缘政治性,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的双向交流,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通过国际教育交流计划增进穆斯林主流民众对美国的了解。然而,即使在"盟国"阿尔及利亚,美国教育交流计划也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美国在中东北非继续奉行霸权主义,致使该地区的反美情绪很难平息;二是在"限制与被限制"的阿尔及利亚社会,文化与制度障碍导致项目参加者自主性与关系支持的缺失,从而削弱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 标签: 教育交流 公共外交 交流者 反美 交流项目 批判能力
  • 简介:中美建交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中美建交的成功,依靠的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层的高瞻远瞩和努力,但也离不开很多热爱和平的中美人士在民间外交这条路上的不断前行.人们常把“乒乓外交”作为中美民间交往的标志性事件,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民间机构在为推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就是其中一个机构.

  • 标签: 中美建交 委员会 服务 美国 民间机构 标志性事件
  • 简介:公共外交具有普适性、国家性和时代性三重本质属性.美国的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集中上述三性于一性,即美国性.美国性体现在道、理、法、术四个层面,这既有中国可学习的方面,也有不可效法的部分.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公共外交如何把国家意志和国际社会意志结合在一起,实现普适性,从而提出一整套“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核心价值观.

  • 标签: 公共外交 美国 中国 理论与实践 核心价值观 社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