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在评论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时,索拉纳曾指出:“欧盟希望在解决关键问题时和中国并肩作战,因为双方都很强大并都希望对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做出建设性贡献.”然而,此后数年中欧关系的发展却表明,中国与欧盟似乎对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仍存在着认知差异.

  • 标签: 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认知差异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社会 中欧关系 欧盟
  • 简介:本文研究阿拉伯之春中阿拉伯国家经历的不同革命轨迹及对革命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面对游行示威,每个国家必须在镇压和妥协之间做出明智选择。通过深入比较、对比两组具有代表性的中东国家——突尼斯和埃及作为以妥协应对革命的国家代表,利比亚和叙利亚作为以镇压应对革命的国家代表——本文指出,政权类型、对国际社会的依赖程度,以及军队和政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国家镇压和妥协的收益和成本,也因此决定了不同国家应对革命的策略差异

  • 标签: 关键词 国家应对 政权类型 国际依赖度 军队
  • 简介:妇女组织或机构所推进的妇女权益事业是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妇女组织或机构在这一公共产品中的贡献力,势必影响该国的国际形象.本文借鉴费舍尔的公共外交续谱,结合具体案例,对妇女组织的公共外交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妇女组织 外交模式 全球公共产品 公共外交 妇女权益 国际形象
  • 简介:在当今信息时代,政治不再局限于军事与经济层面,也与赢得人心的“故事”有关.在传统的认识中,公共外交被简单地等同为宣传和政策的创可贴,集中化的大众传媒是主要手段.非政府组织及其网络的兴起标志着“新公共外交”的崛起.新公共外交强调双向对话,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是“巧实力”武库中的重要工具.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网络 信息时代 经济层面 大众传媒
  • 简介:英国文化委员会与文化外交决策机构依据权力制衡的原则,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在英国文化外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委员会在发掘本国丰厚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语言教育事业、留学培训服务、英语图书和信息资料输出,以及文化艺术交流普及等举措向海外实施文化辐射,以赢取全世界精英和青年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 标签: 英国文化委员会 文化外交 文化艺术交流 权力制衡 决策机构 相对独立
  • 简介: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和积极参与,成为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总体而言,民间组织在参与公共外交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外交的统筹协调;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提升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外交的能力;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外交中的特色和优势;加强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学习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 标签: 民间组织 公共外交 统筹协调 扶持力度 国际交流 有益经验
  • 简介: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日益受到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有三种身份:作为工具、对象或主体.三种身份的非政府组织正从外交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影响主权国家的外交议程,构建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使主权国家的外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主权国家 国际形象
  • 简介:国家之间信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维系和巩固信任是形成互利共赢国家关系的基础,而信任的维系和巩固则有赖于国家间达成共同契约(如国际合约、国际协议),这些契约的达成则必须依靠司法的充分协商与合作。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作为司法协商的具体体现,其为各国充分协商、凝聚共识提供了舞台。2018年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亮点多多,与会各国既充分享受了现代科技为司法带来的便利,又着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司法助力,此外中国法院自己的一些独创经验亦为会议平添不少亮点。

  • 标签: 上合组织司法 上海合作组织最高法院 会议分析
  • 简介: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将中印关系的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在中印两国学者和政要的热情支持下,1954年5月,印中学会首先在印度成立。次年5月,中印学会在南京成立。其最大成就是推动在印度国际大学建立中国学院。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的两个学会对于增进中印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印关系 文化交流 泰戈尔 1954年 国际大学 友好关系
  • 简介: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彭新良著,2008年)一书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化交流,并利用传媒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软实力.跨文化传播中最难跨越的是语言和文化差异,因此我们应该用外国媒体和民众“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文化外交还担负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使命.

  • 标签: 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软实力 文化外交 世界传播 2008年 跨文化传播
  • 简介:随着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知名度的上升,吸引了大量国际公众的关注,其公共外交功能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已被各国政府广泛用来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其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较为典型的个案.作为知名的跨区域政府间国际组织,APEC能够聚集强大的国际传播资源,助力成员国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传统文化.

  • 标签: 政府间国际组织 公共外交 APEC 功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社会知名度
  • 简介:文化外交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包括文艺外交、文明外交和思想外交三个层次.文艺外交仅能起一种辅助性、边缘性的作用;文明外交可以帮助别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形成的善的特质;思想外交传播一个国家对世界根本问题的系统性知识.

  • 标签: 文化外交 国家软实力 文化传播 人员交流 思想沟通 文化推广
  • 简介:文化外交的本质是什么?文化外交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中欧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2013年9月19日至20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第二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展开了讨论.论坛顺利达成关于中欧文化关系的《海牙共识》.

  • 标签: 中欧关系 文化外交 国际论坛 文化交流 公共外交 国际关系
  • 简介:亚洲需要契合本地区安全形势的全新的安全观.回归文化领域、从思维产生的根源再出发,是亚洲各国探索建设新型安全观的关键,而“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不妨对“和”文化进行一番再认识.对于亚洲安全观的推广,跨文化交流工作将是关键.

  • 标签: “和”文化 亚洲国家 安全观 文化领域 安全形势 交流工作
  • 简介:2016年春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和其他IMF高层官员来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中国领导人和相关经济金融部门负责人进行会谈。中国已成为IMF第三大股东,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也将于今年10月开始全面走入国际金融领域,中国与IMF的交流备受关注。

  • 标签: 特别提款权 货币篮子 高层官员 克里斯蒂娜 国际金融领域 国际金融体系
  • 简介: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特点,中国在这些国家开展公共外交应遵循三大战略思路:通过民意的支持增强互信,是战略基础;针对成员国尊重知识和文化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是战略内容;公共外交活动过程中,成员国的共享价值观、跨界民族和宗教三大敏感问题的处理,是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上合组织 成员国 外交战略 中国 公共外交 共享价值观
  • 简介:语言在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除了作为交流工具外,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的语言与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普及中国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孔子学院必须语言与文化兼顾,以有效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使中国理念得到有效传播,这就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

  • 标签: 语言与文化 传播文化 孔子学院 中国语言 文化基础知识 交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