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极端组织“伊拉克大叙利亚伊斯兰国”(以下称ISIS)在不到十年间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影响最大新生代恐怖组织之一,社交网络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SIS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拓融资渠道、渲染心理威慑、扩大对外宣传并招募仰慕者“参战”号召追随者自行开展袭击行动。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其他极端恐怖团体效仿对象,警示我国必须强化社交网络媒体安全防护机制、加强社交网络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以便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主权。

  • 标签: 中的作用 伊斯兰国 作用警示
  • 简介:伊朗史诗文学传统历史悠久.随着萨珊王朝于7世纪中叶亡于阿拉伯征服,伊朗进入了长达数个世纪伊斯兰化时期.9世纪,达里波斯语成为伊朗新通用语和文学语言,一大批以这种语言写成伊朗民族史诗问世于随后三百年间.伊朗民族史诗大多以伊朗口头传说和文人笔记为蓝本,以散佚巴列维语文献片段以及诗人文学再创作为补充,伊朗古老口头传统和书面传统均有所继承.通过重述传说中伊朗上古君王世系与英雄故事,以及记录某些源自琐罗亚斯德教思想文化元素,伊朗民族史诗沟通伊斯兰化时期前后伊朗文化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有助于伊朗族群身份认同在伊斯兰时代重构.

  • 标签: 伊朗 民族史诗 桥梁作用 伊斯兰时代 前伊斯兰时代
  • 简介:2016年8月26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AsianCenter,UniversityofthePhilippines,Diliman)共同举办“中菲关系发展前景与挑战”(ProspectsandChallengesofPhilip-pine—ChinaRelations,MovingForward)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举行。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复旦大学 CENTER 国家关系 菲律宾 the
  • 简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涵。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高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了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对公共外交而言,要进一步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需要集中力量向国际社会讲清楚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性、条件性与贡献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努力平衡好对内与对外、'有为'与'不为'、面向发达国家与面向发展中国家这三关系。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梦 国际社会 理论与实践 外交工作 “有为”
  • 简介:马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单一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社会背景之中,同时与地区文明交汇往来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马木鲁克统治与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马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马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引入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马木鲁克势力在埃及崛起则可看作马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成功转型.事实上,马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马木鲁克制度时候,更加关注是埃及马木鲁克群体以之为主导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
  • 简介:2015年,南海局势出现了两个于我不利重要新变化。一是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受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决定,并择期于2016年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二是美国国会行政当局南海问题关注骤然上升,并首次派遣军舰驶入我南海在建岛礁12海里内。我国南海维权面临诸多外交、安全及国际法挑战,需要认真对待与仔细权衡,特别是需要将南海维权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框架下审慎处置,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目标。

  • 标签: 南海 海权权益 美国 中美关系
  • 简介:本文回顾了南亚与东南亚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路")倡议回应。首先分析了影响这些国家态度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利益、国内政治环境以及地区地缘政治考量。这两个地区国家在决定如何回应"海上丝路"倡议时,都会综合性地考虑上述三个因素。这些国家"海上丝路"计划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度积极、积极而有所保留,以及态度中立或者说模棱两可。"海上丝路"倡议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国了解当地情况水平,以及在行为上是否灵活变通。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南亚 东南亚 亚洲基础设施
  • 简介:近年来,中国成为湄公河流域国家重要旅游客源国,发生在澜湄域内涉及中国公民旅游安全事件增多并表现出受侵害程度深分布地域广新特征,旅游安全合作成为实现澜湄区域和平发展亟需扩展领域。面对在旅游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上缺失和复杂挑战,澜湄合作机制应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下遵循亚洲安全观要求,依托已有非传统安全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旅游安全合作机制,以低敏感领域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更高层次安全合作,共同面对日益复杂非传统安全形势澜湄旅游合作带来挑战。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公民 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湄公河流域 工作组会议
  • 简介:2016年6月27—28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东盟共同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国际研讨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共同体 研讨会综述 对接 东盟 复旦大学
  • 简介: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亚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地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日本NGO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合作机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资金、智力等方面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日本NGO在东南亚地区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东南亚外交起到了推动。日本这一案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NGO外交提供借鉴。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 东南亚 中国
  • 简介:伊朗是阿塞拜疆在高加索地区最重要邻国之一,阿塞拜疆外交政策施加着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17世纪以来阿塞拜疆一伊朗两国关系,重点分析了阿独立以来伊朗其外交政策构成挑战.本文分析表面,能源政治、经济安全、国际盟友关系、领土完整糾纷、文化安全等现当代事务,最终构成了影响阿一伊两国双边关系最主要障碍.

  • 标签: 阿塞拜疆 伊朗 外交政策
  • 简介:印度尼西亚蕴藏着丰富海洋资源,近些年,印尼制定了新海洋发展战略,推出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目标迈进。但印尼要实现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目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中印尼应以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船舶制造、内海航运及相关产业为重点,深化两国海洋经济合作。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洋经济 中印尼海洋经济合作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滨海旅游
  • 简介:'熊猫外交''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多次使用特色外交方式之一,为我国对外交往开拓了局面。改革开放后,'熊猫外交'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受关注度依然不减。在新时期应继续积极运用'熊猫外交',将对我国和平形象乃至综合软实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熊猫外交'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更有利于中国树立和平国际形象;可以结合全世界范围内熊猫相关衍生品开展多渠道传播;可以带动中国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同西方在动物保护等议题上进行话语对接。

  • 标签: 熊猫外交 动物保护 受关注度 尼克松总统 西方价值观 濒危动物
  • 简介:2016年春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其他IMF高层官员来北京参加一年一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中国领导人和相关经济金融部门负责人进行会谈。中国已成为IMF第三大股东,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也将于今年10月开始全面走入国际金融领域,中国与IMF交流备受关注。

  • 标签: 特别提款权 货币篮子 高层官员 克里斯蒂娜 国际金融领域 国际金融体系
  • 简介:2015年1月9日,日本宇宙战略本部第九次会议研究决定了新《宇宙基本计划》及计划工程表,以相当详细形式规划了日本新宇宙基本计划定位、推进体制、基本方针、综合实施措施以及具体实施配套机制工程表。这份新宇宙计划是在安倍内阁公布《国家安全保障基本战略》后第一份《宇宙基本计划》。本文基于日本宇宙战略历史进程,针对安倍两部《宇宙基本计划》出台背景、动因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判析日本宇宙战略及其宇宙外交政策发展趋势。

  • 标签: 《宇宙基本计划》 日本宇宙战略 宇宙外交
  • 简介:历史上陆海复合型国家大战略取向转型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战略重心、攻防政策、制衡倾向、联盟战略,其中,战略重心转型居于主导地位。影响陆海复合型国家战略转型要素有6个:战略地理结构、攻防平衡、地缘威胁、资源汲取、战略学说、战略决策。笔者依托上述6个因素,分析了德国(1890-1918年)与苏联(1962-1982年)战略转型成因历史经验教训。笔者分析了中国战略转型面临主要挑战和限制:地缘威胁双重易受伤害性导致海陆资源分配分散化问题;先天地理条件限制;联盟可获性有效性较低;避免过度扩张倾向;保持战略决策连贯性。中国战略转型最容易克服可能是技术革新,最难克服是战略决策威胁判断中国要保持经济建设与国防投入、内政与外交、海权与陆权、大战略手段目的等之间平衡协作,注重防御性威慑性战略取向,加强危机管控,兼顾海权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属性。

  • 标签: 海权 陆权 大战略转型 陆海复合型强国
  • 简介:《贝鲁特75》是叙利亚著名女作家嘉黛·萨曼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预言了黎巴嫩内战爆发,是作家长期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后结晶,也是其小说叙事逐渐走向成熟标志,及身份认同重新整理界定分水岭,是她正视过去、反省自我开始,也是她逐渐开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明确主体意识并试图建构身份认同之路第一步.

  • 标签: 嘉黛·萨曼 女性写作 主体 客体 身份认同
  • 简介:本文重点关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MSR,简称"海丝路")做出回应。对于从古至今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南亚地区而言,这一倡议已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将"海丝路"视为海上往来沟通桥梁已经是一个普遍共识,但南亚国家在落实具体决策时仍旧面临外交和政策困境。虽然经济相互依存、基础建设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向海洋定位方向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创造了大量合作互补可能性,但小国所要承担地缘外交压力以及国内政治共识缺乏,使它们很难中国倡议做出有效回应。尤其是孟加拉斯里兰卡一直在努力寻求以一种务实平衡方式加入丝绸之路倡议。与此相比,印度仍然中国"海丝路"倡议长远动机存疑,并采取模糊立场。尽管认识到"海丝路"倡议有符合印度重要经济利益潜力,但印度中国崛起地缘政治担忧以及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强影响力不安,使"海丝路"在印度发展充满坎坷。

  • 标签: 南亚 印度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一带一路”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贡献。未来,中国—东盟需要在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金融合作领域加大对接力度,从而共建中国—东盟共同经济增长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发展战略 “边界上”合作 “边界后”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本文是当代英语纪伯伦传记代表作《哈利勒·纪伯伦:他生活世界》中译本译者序,总结了纪伯伦生命历史、思想和文化意义,也概述了这部传记主要内容.首先,纪伯伦个人成长史,是一部早期阿拉伯移民在美国奋斗史,他移民动因、经历生活是20世纪上半叶阿拉伯裔美国人境遇缩影.其次,纪伯伦生命存在本身,便标志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学、一种艺术,是现代主义注解.最后,在文化意义上,纪伯伦的人生、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着西方人“圣经所述”之“东方”既熟悉又遥远怀恋与好奇,这一经久不息文化想象,在根本上成就了纪伯伦的人生、文学艺术.

  • 标签: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阿拉伯裔美国人 现代主义 东方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