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0月28日,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浙江温州开幕,本届年会以“全球治理创新的中国智慧”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界、商界、学界等专家学者300余人,展开头脑风暴,共同碰撞全球治理创新所需的中国智慧。为能够更广泛凝聚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本届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还设置了两个分议题,分别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大学”和“参与世界的地方政府”。此举之意图,也是将大学与地方纳入到全球治理创新当中。经过两天的紧密激烈碰撞,会议不仅为全球治理创新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中国智慧,还达成了“以促进友好,以‘和思想’为基础,推动外国人民了解中国,友好中国,信任中国”的“公共外交温州共识”。此外,在本次会议上,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实现业界和学界强强联合,正式成立了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搭建了新时期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的新平台,在传播领域助力全球治理创新。本期“一题众议”栏目特别编发年会期间的数篇精彩演讲,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智慧 全球治理 创新中国
  • 简介:在澜沧江-湄公河水电开发中,中国在上游的开发活动及中国在流域治理中的政策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过去中国的政策特点可以概括为积极但有限的合作,结合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新形势,中国应变有限合作为全面参与,以流域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和切入点,在宏观和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服务中国周边战略。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水电开发 流域治理 中国
  • 简介: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西方保护主义思潮弥漫的背景下,中国通过2016年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以及2017年5月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与此同时,美国却因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保守主义政策而遭到各方质疑,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移开始进入国际舆论视野。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是美国外交政策辩论

  • 标签: 涉报道 情况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涉
  • 简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海外权益越来越多,中国推动公共外交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既提到“全球治理”又提到“公共外交”.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公共外交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 标签: 全国政协常委 全球治理 公共外交 国际关系 北京大学 副院长
  • 简介:在中国加速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的双重背景下,越南的“大国平衡”战略逐渐转向以中关两国为核心的“双向制衡”战略并获越共十一大的通过。但此后主张联美制华的强硬派并没有停止与主张“双向制衡”的温和派的争论。为此,越南新领导层实施了《中国工程》来研判中国崛起对越南的影响以统一内部思想。该工程认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未来东亚极可能是中美G2格局,中国为确保复兴大局将力避对越使用武力,因而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使中美相互制约,同时在中国崛起前争取南海争端实现阶段性突破是越南的最佳选择。2014年的中越关系波折即是在上述背景下由越南造成的,但斗争的结果是越南重回“双向制衡”路线。

  • 标签: 中越关系 双向制衡 中国工程 981事件 反华骚乱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两大重要支点。本文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工程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防止两大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烂尾楼工程的观点。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烂尾楼工程” 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