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正>弗兰·梅林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政论家、文学评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梅林1846年2月27日出生于波美拉尼亚的拉韦。他的父亲威廉·梅林早年是普鲁士军队里的军官,后来当过收税官。他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梅林 新时代 李卜克内西 马克思恩格斯 资产阶级
  • 简介:法里达.姆赞贝·兹莉,(FaridaMzamberwazir),女,1949年7月7日出生于尼日利亚贝努埃州博科镇,在拉各斯学院取得法律学士,后在拉各斯州立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伊巴丹大学获得战略研究硕士学位。她一生从事警察工作,最高曾担任总警监助理,2008年~2011年任经济与金融犯罪侦查局局长。先后出版专著《预付金诈骗》和《国家安全与法制》。因知名度太高,很多电子垃圾邮件都冒用兹莉夫人的名字进行诈骗。

  • 标签: 尼日利亚 女警 反腐 硕士学位 州立大学 1949年
  • 简介:<正>贾哈拉尔·尼赫鲁由于开创或支持很多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无论在印度还是在国外,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对不结盟的最先倡导就是这些事业中的一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项,由于特别谦逊,他曾多次否认是他发明了这一政策。他争辩道,其他任何人在他的位置上,作为独立的印度的外交部长,都会提出并奉行相同的政策。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的客观情况和国际形势直接要求这种或类似的政策。他说:"把我

  • 标签: 尼赫鲁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政策 外交政策 印度人 国际社会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新四化之路中,新型城镇化全面承载其他三化,是中国未来发展能否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前提条件与基础保障。城镇化既离不开户籍改革的推动和保障,也是整体解决户籍领域社会不公等诸多问题的历史机遇。

  • 标签: 户籍改革 农业现代化道路 有序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基础保障
  • 简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在2003年3月13日号《纽约书评》上发表《布什的减税计划-各种危险》一文,对布什的减税计划公开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该计划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增加不平等。他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通过强有力的税收体制将钱转移给那些将会迅速花掉钱的人:失业人员、地方政府以及低收入者。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斯蒂格利茨 美国经济学家 布什 减税计划 税收体制 失业人员
  • 简介:在192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创始人何塞·卡洛斯·马尔特圭(JoseCadosMariategui)写道:“当然,我们不希望在拉美模仿或者复制马克思主义。它必然是一种英勇的创造。我们必须使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与我们的现实、语言结合起来。这是一项跨时代的任务。”他的警告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个时代拉美的共产主义运动深受斯大林主义的影响,在将近半个世纪里,一直被强制模仿苏联官僚政治意识形态和所谓的“现实社会主义”。

  • 标签: 新社会主义 格瓦拉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 现实社会主义 政治意识形态
  • 简介:苏联解体后,摩尔多共产党不仅经历了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的过程,而且在2001和2005年两度问鼎政权,摩尔多因而成为苏联解体后在前加盟共和国中出现的第一个由共产党重新执政的国家,同时也成为欧洲大陆上惟一由共产党连续掌权的国家,这在独联体以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震动。摩共连续获胜并非偶然,它是摩共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执政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摩共再次执政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 标签: 摩尔多瓦 共产党
  • 简介:充分就业引起工资上涨是造成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首要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利润挤压论”。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仅仅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短暂”的工资挤压利润现象,而且资本家可通过“增加需求”来提高商品价格,因此“利润挤压论”是虚假的;工人为了更高水平的工资而时刻进行阶级斗争,是明智的行为,是实现阶级过渡的前奏。卡莱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因,并结合对法国“百隆实验”的评估坚决驳斥了“利润挤压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阶级过渡的社会主义策略。

  • 标签: 马克思 卡莱茨基 利润挤压论 社会主义策略
  • 简介:2004年11月24日,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大卫·M.科应杂志社邀请,在中央编译局作了题为的学术报告,论述了战后社会积累结构的崩溃、新自由主义制度结构的形成和危机趋势等问题,并针对中国学者的提问谈到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应警惕新自由主义等问题.现将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大卫·科茨 新自由主义 世界经济 美国 社会积累结构 中国
  • 简介:德国周刊2004年第18期以为题发表了该刊记者对波兰团结工会前领导人莱赫·文萨的谈话记录.文萨谈了他对欧盟东扩、波兰与西欧特别是德、法两国的矛盾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其中,他对自己在东欧剧变中所起的作用仍自鸣得意.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 标签: 波兰 团结工会 瓦文萨 欧盟东扩 国家利益 霸权主义
  • 简介:美国杂志2001年夏季号上发表了大卫·科的题为的文章.文章认为,俄罗斯新有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他们建立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源于前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非资本主义的掠夺/榨取制度,它只进行盗窃和投机,而不致力于生产、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它的出现造成了俄罗斯持续的技术退步、人口的灾难、独裁统治和持续的国家解体.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俄罗斯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 大卫·科茨俄罗斯
  • 简介:德国总理罗德在德国《新社会》2002年5月号上发表《充满机遇的时代:安全、现代化及全球化中的公正》一文,指出面对全球化,如果措施得当,世界可以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欧盟便是生动的实例。他主张“对全球化……

  • 标签: 施罗德 欧洲 社会模式 国际关系 德国 国际关系
  • 简介:<正>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学者戴维·韦卡特在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杂志1992年第3—4期上发表《社会主义、民主、市场和计划的融合》一文,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最理想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主要内容如下:作者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易变的“混血儿”。相反,市场社会主义是最可行的,最合乎需要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它融合了工厂内民主、经过调整的自由市场以及对投资的民主控制。现代经济

  • 标签: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 激进政治经济学 美国学者
  • 简介:<正>1989年是第二国际成立100周年。为纪念这一日子,第25届林国际历史学家会议两个讨论主题之一是“1889—1914年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第二国际”。在提交大会的论文中,不少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或是从新的角度评价了某些问题。本文选择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评述。

  • 标签: 第二国际 历史学家 工人运动 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 殖民政策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公司都必须要履行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变得更为重要了。公司所履行的责任承担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利益相关人及公共利益的维护,而是逐渐扩展到环境保护责任,因此公司承担环境制度的设立和完善被提上了日程。

  • 标签: 公司 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
  • 简介: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4年7月30日──8月5日一期刊登了题为《多元文化的多国公司》一文,对当今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进行了评述。100年以前,列宁就曾对全球化现象做过生动的评述。本世纪60年代,每一个称得上公司的美国...

  • 标签: 公司发展 多国公司 多元文化 全球标准化 新动向 跨国公司
  • 简介:2004年2月6日,罗德突然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提议由现任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弗兰·明特费林(FranzMüntefering)担任这一职务.与罗德一起辞职的还有社民党总书记奥拉夫·朔尔(OlafScholz),其继任者将是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的经济专家克劳斯·乌韦·本内特(KlausUweBenneter).这一人事变动在社民党于3月21日开的特别党代会上得到确认.

  • 标签: 德国 社会民主党 施罗德 辞职原因 政党政治 人事变动
  • 简介: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之一,工程建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各参建单位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全体建设者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破解“三大难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青藏铁路公司 工程建设管理 高原铁路 工程质量 科学发展观 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