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学理论如何赶上时代并引领时代,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理论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我们唯有深刻把握哲学的本质,才能够充分发挥哲学的功能,才能够充分掌握哲学理论引领时代的规律,从而哲学理论才能够在坚守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哲学的严谨逻辑,在关注时代中保持批评的热情和理论的温度,运用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哲学话语准确把握时代,更好地引领时代。

  • 标签: 哲学理论 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领时代 世界观 方法论
  • 简介:从世界观来看,中华文化崇尚有机联系、相互依存,西方文化强调孤立静止、主客二分;从人生观来看,中华文化追求身心、美善合一,西方文化重形而崇尚个体幸福主义;从价值观来看,中华文化以和谐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责任、义务、群体,而西方文化以竞争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自由、权利、个人。对中西文化价值理念的深入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追求、鲜明特色,从而更加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 标签: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价值理念 比较
  • 简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本情怀的继承与弘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中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政治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为“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供政治上的保证,使这一理念从“应然”转化为“实然”,从“价值”转化为“现实”。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意蕴 政治逻辑
  • 简介: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西方工业文明,是造成今日生态危机的主因。其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含的儒家生态理念却为世界提供了解决当前生态发展问题的东方智慧。“天人合一”共生理念、节用协调的发展观是中华文明为世界绿色发展、永续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它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现实价值和世界价值,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并为美丽中国建设夯实着根基。

  • 标签: 儒家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生态权益
  • 简介: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和群众增收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向产业和价值链条高端迈进。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前后,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密集赴各地调研民营企业和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018年12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40条措施,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为河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经济 发展 高质量 民营企业 座谈会 产业
  • 简介: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性嬗变的历程。这一法治举措至少在两个层面展示了其制度逻辑:一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塑造,构建立足宪法平等权的公民养老保险法律保障;二是将养老保险回归至"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制度定位,彰显了国家治理理念从注重经济发展、追求效率正义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公平正义的转型。按照这一制度逻辑,并轨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坚持发展型社会保险理念,树立合理的公平观和效率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并轨 平等 治理理念
  • 简介:对大学生进行《思修》课的教学,难题之一在于:学生已经对各种规范、观念与要求有了“相当了解”,甚至部分学生在教学未始就对这门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各种规范、观念背后的事实,从“事实”出发进行《思修》课教学,师生共同探索“事实”中的道理,最终使学生认识体悟到各种规范、观念建立的科学依据,从而对这些规范、观念与要求能心悦诚服地认同与践行。

  • 标签: 事实 科学 《思修》课教学
  • 简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然”境况的研判,增强政治意识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政治意识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政治意识协同培育模式,当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所必须把准的着力点。

  • 标签: 新时代 政治意识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 简介:高校在重要的纪念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推进,乃至实践教学与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广泛结合中共党史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本文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从理论教学层面探讨如何将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进课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从实践教学的途径讨论如何将红色文化、红色遗址充分利用,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从校本教学的层面探求思政课与专业融合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整体育人的实效,努力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育目的。

  • 标签: 习近平 中共党史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