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5335是一个跳水动作。业内的人知道,这是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两周半的代号:中国跳水队的人知道,这是郭晶晶跳得炉火纯青的一个动作。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这个动作上失过手。四年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段毫无意义的成长,更何况是从事竞技体育的郭晶晶。当她一次次在三米跳板上将她的

  • 标签: 雅典 跳水 奥运冠军 奥运会冠军 竞技体育 悉尼奥运会
  • 简介:从农村来的一个姑娘,到郭陆地航空班班长;从一个站务员,到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15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郭带出一支全国先进典型团队——郭陆地航空班;15年的坚守,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作为80后,她自感青春无悔,"乘客满意,就是我最大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不服输1998年,80后的郭从农村走进保定汽车总站当上了一名站务员。作为站务员,工作环境是露天的,每天跑来跑去,日晒雨淋。

  • 标签: 平凡 航空 陆地 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岗位 1998年
  • 简介:"海号"游轮在韩国被扣事件背后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从韩方扣船行为的法理分析,韩国济州法院的扣船行为具有合法性,但因其执法方式欠佳、扣船时间选择不当及扣船行为违背了国际海事法院中不抢夺管辖权的司法礼让理念,使其扣船行为不具有合理性。"海号"被扣事件中,沙钢船务有权向韩申请扣船,但无权因维权而侵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而海航旅业侵害了游客的知情权、变相胁迫游客签订赔偿协议,故海航集团应向游客承担违约责任并对游客进行精神赔偿。从"海号"游轮被扣事件来看,只顾法律效果难以化解矛盾,只顾社会效果会纵容权力滥用,依法维权必须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 标签: “海娜号”事件 依法维权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 简介: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阿伦特以“恶的平庸性”来刻画艾希曼及他所代表的极权主义恶行,认为艾希曼作恶是出于“无思”。这一论断不仅与耶路撒冷法庭控辩双方发生冲突,而且与传统对恶的理解发生抵牾,引起了巨大争议。通过对“恶的平庸性”及相关争议的澄清,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阿伦特的本意。

  • 标签: 自由意志 恶的平庸性 无思
  • 简介:·阿伦特由于曲折的人生经历促使她对哲学和政治产生与人不同的独特见解。她在严格区分和诠释劳动、工作、行动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哲学理论;然而,她过高估计政治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在政治领域中清除经济活动,使政治活动的内容狭隘而空虚,成为她理论中最大的缺陷。

  • 标签: 阿伦特 劳动 工作 行动 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