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古人讲究学究人天,立德立功立言,王阳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王阳明的“心学”在后世影响极大,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充满禅机,也显露出了经世之志。

  • 标签: 知行合一 后世影响 “心学” 王阳明 古人 恶心
  • 简介:从良知宇宙整体来看,阳明的“知行合一”共可分为五个层面;而从其生成的过程来看,这五个层面又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或称为“二天说”:先天知行合一与后天知行合一;从“知行合一”产生的方式来看,又可分为“化生型知行合一”和“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于是,我们就有了“知行合一”的“五层说”、“二天说”和“两型说”。

  • 标签: 王阳明 良知 知行合一
  • 简介:实习是达到社会专业教育效果的手段之一。在行动研究方法的指导下,西藏民族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开展了3次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在这3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实习生们反思自我在情景中的矛盾、困惑、冲突、迷茫等情绪,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与“人在情景中”理论的不断对话,认识到在实践的世界里实现“人在情景中”只是一种憧憬。藉此聚焦于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行动与改变,在实践与反思中寻找个人专业成长的脉络,并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 标签: 实习 实习生 农村社会工作 行动研究 实践 反思
  • 简介: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永垂史册,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震古烁今.“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总书记 习近平 诞辰 纪念 真理
  • 简介:本文以王阳明知行合一主张为核心,以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中的伦理教育为主轴,探讨伦理教育与道德实践的断裂与统合的问题。首先,以伦理教育与道德实践的断裂为"问题",说明目前台湾地区伦理教育的相关情况与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开展不出其道德实践的动机,学子容易将学校中的伦理教育视为知识(知)而非实践所关(行),以及实际生活中,行为主体会舍弃课堂中的伦理教育所给予的锻炼,让自己能较容易地生存于世界中,因此将个人的道德观与实际行为抉择分割。其次,以王阳明知行合一主张为"中介",说明王阳明知行本体的根基概念,以及知行合一的工夫实践内涵。最后,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工夫实践内涵中的各个观点,对应前述问题进行交涉"思考",讨论如何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之教,响应当代台湾地区在伦理教育与道德实践之间所遭遇的知行断裂问题,在伦理教育层面,寻找可能的弥补与统合之操作建议。

  • 标签: 伦理教育 道德实践 王阳明 知行合一 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