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校勘文献资料是党史研究的基础。当下党史研究中的很多年轻人不懂什么是校勘、怎么进行校勘,因而校勘类的论著日益稀少。读周一平《日版(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校勘与研究》,正可以了解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必须重视校勘以及校勘的基本原则、方法。

  • 标签: 中共党史 校勘 原则与方法
  • 简介:《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之一。此文最早收入中共中央书记处1941年印的《六大以来选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3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文的版本较多,可以划分为1949年以前的各种版本和1949年以后的各种版本,两个时期的版本差别较大。

  • 标签: 《战争和战略问题》 版本 研究
  • 简介: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始建于1864年,经8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陈家桅杆可称得上是川西民居的'大观园'。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院内建筑为穿斗木结构,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砖雕、石刻、泥塑十分精湛,祠内拥有两

  • 标签:
  • 简介:一、中共党史文献校勘校勘的对象一般是文献资料,即手写、手抄及各种印刷的文献资料,也包括刻写的及视听型的文献资料.文献在写、抄、刻、印等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疏忽造成字、词、语句的错讹,甚至错简(错页)、脱简(脱页)等,必须进行校勘,订正讹误,保持文献的正确无误.中国古代文献流传的技术现在看来较原始落后,初为抄写,继为雕板,后为活字印刷,故而文献中的讹误不少,古代学者把校勘视为读书的第一步基础工作.清代王鸣盛在中说:"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不校书,读的书就有错误,读错误之书,不如不读书.不校书,就不能读书,就是读,也枉费精力、时间.张之洞说:"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亦是此意.足见先人对校勘的重视.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史校勘学 校勘对象 文献原件 校勘方法
  • 简介:革命历史文献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抄校、印刷、译报、文字润色、有意修改等原因,不同版本在文字和内容上往往有很多差别,有的差别甚至很大.按常规讲,文件形成的过程并不十分复杂.主要是:草搞——正本——副本——各种抄本和印本,其中正本就是最好的版本.但是革命历史文献的实际情况,并不都是这样规范.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环境、成文单位,常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党内交通网还不健全.党刊常常作为传送文件的手段,所以这些刊物又具有文件的性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向中央的报告,许多是密写的,中央收到以后照抄几份保存,有的又在党刊上刊载.抗战初期的电报,发报以后不保存原稿,而是抄成单页抄件或按入电报”抄存

  • 标签: 中共党史 大革命时期 传送文件 抗战初期 历史原貌 译报
  • 简介:为了提高对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思想认识,落实"五大举措",解决杭州协调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与矛盾,6月初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听课、调研的基础上,专题研讨班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杭州市 协调发展 2004年 领导干部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 简介:党内选举是一项严肃、细致、程序严格的工作。为了满足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和日常工作的需要,党建文汇杂志社特邀中央组织部从事从项工作的有关同志重新修订了《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流程》一书。

  • 标签: 基层组织 党内选举 工作流程 中组部 版本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