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15-34岁城乡青年在离婚率、早婚率、大龄未婚率、生育率、多孩生育率、生育年龄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社会学、人口学等相关理论探讨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结果显示,城乡青年的婚育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就婚姻状况而言,乡村青年中更多的产生离婚和早婚行为,乡村男性青年离婚现象最普遍,乡村女性青年早婚现象最突出,而城市青年中大龄未婚现象更普遍,尤其是男性青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剩男"现象较"剩女"现象更普遍;就生育状况而言,乡村青年更多存在早育、多育、生育水平偏高的现象,传统生育观仍然在乡村青年中处于统治地位,阻碍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城乡青年 婚姻状况 生育状况 差异比较
  • 简介:美国小学生的期末考试有3项:数学、阅读和写作。和东亚地区的语文考试不同,他们的语文教学没有错别字、组词、造句之类的练习,而是只考阅读和写作,看起来简单粗暴,细想却相当实用至上,毕竟语文学习最终就是为了阅读和表达。

  • 标签: 写作 美国 训练法 老师 期末考试 语文考试
  • 简介:依据哈特的理论,承认规则是判断法律是否有效的标准,所有经它识别出来的法律都具有约束力,应该被普遍遵守,这是良之治的第一个前提。此外,基于相互回应的理论,只要承认规则回应了这个社会的正当需求,社会成员就应出于正当理由而回应承认规则,这个正当理由保证了承认规则所识别出来的法律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正当的、良善的,这是良之治的第二个前提。所以,承认规则不仅保证了法律的有效性,而且也保证了良善性,这符合亚里士多德对良之治的定义。

  • 标签: 承认规则 接受 有效性 良法之治
  • 简介:从世界观来看,中华文化崇尚有机联系、相互依存,西方文化强调孤立静止、主客二分;从人生观来看,中华文化追求身心、美善合一,西方文化重形而崇尚个体幸福主义;从价值观来看,中华文化以和谐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责任、义务、群体,而西方文化以竞争为最高价值追求,重视自由、权利、个人。对中西文化价值理念的深入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追求、鲜明特色,从而更加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 标签: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价值理念 比较
  • 简介:目的:考察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的异同。方法:运用成人自陈式忆溯性量表《汪氏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施测。结论: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胆量、思维方式、意志力和人际关系总体好于1980年以后出生者,但性情和世界观则正好相反;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个体胆量稍大、思维方式更理性、意志力更强、人际关系方面利他多依赖少;1980年出生者观念更加开放,更加适应全球化时代;1980年以后出生者意志力发展不如1980年以前出生者。

  • 标签: 1980年 计划生育 人格发展 研究
  • 简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绩效改革的着力点。基于上海、南京、成都和太原4个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的个案研究,发现:国家社会力量的不同匹配,使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合约特征呈现市场型竞争购买、市场型关系购买、科层型服务延伸以及科层型专项参与等形态。依据依附性、专业性、持续性、规范性四个指标对其进行组织绩效评估,能较好厘清组织治理的不同面向。

  • 标签: 政府治理 政府购买 社会组织 组织治理 合约理论 法团主义
  • 简介:邓小平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协协商民主思想。习近平一方面科学地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习近平对邓小平政协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表明:必须坚持政协协商的人民民主性质,凸显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提升政协协商民主能力,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 标签: 习近平 邓小平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简介: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精神健康水平是衡量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指标。为比较研究广州、香港、澳门、台湾四地青少年精神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异同,提供改善四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在穗港澳台四地收集数据并得出如下结果: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压力状况、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对四地青少年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影响;朋辈群体、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其他亲友是青少年最常寻求社会支持的对象;穗、台青少年社会支持利用率普遍高于港、澳。这些调查结果提示应从传统文化、家庭关系、朋辈群体、专业支持、青少年增权和志愿服务多个方面找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水平。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健康 社会支持
  • 简介: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生涯领域的具体表现,包括职业体验、职业评价、职业认同三个层次。从2017年上海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职业体验上,新生代产业工人普遍认为劳动强度大,工作稳定性不足,职业发展受限;在职业评价上,新生代产业工人满意度偏低、社会地位自我评价较低,不愿意下一代继续当工人;在职业认同上,新生代产业工人对劳动精神、体面劳动和主人翁地位的认同度较低。收入、职业发展、劳动强度、自我评价和职业精神是影响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80后"与"90后"处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80后"需要更好的发展机遇以克服中年危机,"90后"需要全方面提升自我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虽然这些问题主要应由个人自身来解决,但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产业工人 新生代 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
  • 简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变革的历程,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贯穿中央一号文件中城乡关系构建思想的主线是城乡融合发展,但不同时期又表现出差异性。梳理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促进城乡发展政策的精神实质并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在处理城乡关系方面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更有利于推进诚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标签: 中央一号文件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 简介: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采用多层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并阐释了《劳动合同》对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保障效应及机制。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职工被拖欠工资和加班工资的可能性。《劳动合同》实施后,职工所在省份失业率、所在组织成熟度和个体文化程度对职工被拖欠加班工资可能性的影响趋于消失,但是个体的户籍身份仍然显著影响职工被拖欠加班工资的可能性。此外,文化程度和户籍身份对职工被拖欠加班工资可能性的影响分别受到职工所在省份失业率或所在组织成熟度的跨层调节作用,即在低失业率省份场域,不同文化程度职工被拖欠加班工资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差异不显著;在低成熟度组织场域中,不同户籍身份职工被拖欠加班工资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劳动合同法》 劳动报酬权益 制度理论 多层广义线性回归
  • 简介:培育具有全球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湾区,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从既有的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看,湾区具有国际贸易的枢纽区;国际产业分工的支撑平台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群等四大功能。对标国际大湾区,现阶段长三角浙、苏等省提出的环杭州大湾区、杭州湾区、浙江大湾区、扬子江城市群等应属于长三角局地湾区。要在长三角构建世界级的大湾区,必须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动力,依托长三角大都市群,以局地湾区建设为突破口和中间过程,规划、构建包括上海都市圈、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和浙江大湾区在内的长三角大湾区。在实施路径上,应以"实践创新,顶层设计,分区推动,同域整合"的方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推进长三角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

  • 标签: 区域一体化 长三角大湾区 国际大湾区 粤港澳湾区 环杭州湾大湾区 杭州湾区 浙江大湾区
  • 简介: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发展路向的科学定位,更是对中国建设廉洁政治的高度自觉。在'德并举与重庆政治生态建设'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领导干部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和改良领导干部政德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党校应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中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

  • 标签: 营造 政治生态 理论意义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