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2001年,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堰',是古代对挡水堤坝之类工程的称谓。通济堰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得以建成,首功当属1500年前的詹司马、南司马司马,是中

  • 标签: 前司 司马 通济堰前
  • 简介:司马光其家世代贵胄,家族累世聚居,人口众多,常是几十口人,却都能和睦相处,宗族间也从无闲言。这个家族对内勤俭自励,苦心经营,治家有方;对外,慷慨尚义,关心乡里,抚恤孤寡,很受乡里尊重。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司马光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 标签: 《训俭示康》 司马光 人口众多 和睦相处 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 简介:“和谐”作为中国社会珍贵的思想传统和恒久的价值追求,它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民族和谐”的“和谐”思想。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和谐思想
  • 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毛泽东很喜欢读它。据他晚年说,《资治通鉴》读了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又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噢!《资冶通鉴》写了自战国至五代1362年史事,共300万字。它的主编是北宋的司马光。

  • 标签: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毛泽东 中国 生平事迹
  • 简介: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不重视经济的古代社会,其经济思想显得尤为可贵。以《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为依据,分析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了十分先进的经济思想。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不仅有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而且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思想。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经济思想 先进性
  • 简介:在河北阜平晋察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著名少数民族诗人的名字。他,就是湖北利川籍抗日英雄司马军城烈士。1943年4月7日,在丰(润)滦(河)地区白官屯附近,冀东抗日根据地5位战地记者同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年仅24岁的司马军城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 标签: 民族诗人 太行山 司马 晋察冀边区 党组织 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