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建党治国、执政为民过程所坚持贯彻的行政理念和施政纲领。其原则与核心、义务与取向、责任与德性、正义与目标跟伦理学的维度具有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行政伦理 伦理同一性
  • 简介:"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凸现,以往理论界有关"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仅从技术层面出发,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伦理角度的"食品安全"概念是指在人类赖以存活和发展的食品领域内围绕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伴随食品的供应、生产、流通以及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从"食品安全"的伦理概念出发,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具体则表现为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食品背后的社会道德现象,其伦理困境主要是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伦理定义 生命伦理困境
  • 简介: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在我国弱势群体的公民权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在行政伦理的视闽下论述弱势群体的公民权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伦理建设,保障公共效率、公共正义、公共责任与和谐社会。本文从外在维度和内在维度来分析我国弱势群体公民权的障碍因素。并从行政伦理的制度伦理与个人伦理角度探求了实现弱势群体公民权的路径。

  • 标签: 行政伦理 弱势群体 公民权 政治参与
  • 简介:公共和谐治理需要契约伦理价值规范和价值力量支撑。当前公共治理伦理正逐渐实现从“身份伦理”向“契约伦理”的伦理转型。契约伦理从维系利益和谐的角度构筑公共和谐治理的根基;从促进“我-他”和谐的角度营建公共和谐治理的主体秩序;从增进“群-己”和谐的角度优化公共和谐治理的社会环境。公共和谐治理的伦理实现必须从契约伦理制度和契约伦理精神进行伦理秩序的双重建构。

  • 标签: 契约伦理 公共和谐治理 伦理实现
  • 简介:当今之世,民不信官已经成为官方最头痛的难题。出点儿事,无论大小,官方说的,民间大抵不信。总觉得你在遮掩,你在撒谎,你在扭曲真相,甚至毁灭证据。很快,在网络上,种种猜测都出来了,几乎都往一个方向走,就是把官方往坏了想。官方的事故调查,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取信于民。所以,每个重大事件的真相最后都成了'烂尾楼'。我们必须承认,关于真相和信任,现在的中国跟过去的中国,其实

  • 标签: 信任时代 时代维度 民众信任
  • 简介:近读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D·布朗《六维领导人》一书,感想颇深。作者通过对政界和企业界众多著名领导人的分析,发现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有时要扮演令人信服的“英雄角色”,以战胜困难的勇气来凝聚人们的精神;

  • 标签: 求真务实精神 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 干部形象
  • 简介:自1995学年,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基于《天主教大学宪章》之理念,成立"专业伦理课程委员会",积极推展专业伦理教育,将专业伦理设定为全校共同必修课程,1997学年正式开课,其后有两所大学基于其各自建校之理念,亦将专业伦理设定为全校共同必修课程,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二年的时光。如今,台湾各大学校院关于专业伦理课程的开设,虽不致有更多学校将之设定为全校共同必修课程,但已然形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台湾的专业伦理教育可说已达某种程度的普及。然而,这一路走来,仍有几个(在观念上)需要澄清及努力的地方。其一,专业伦理是属专业课程?抑或通识课程?其二,专业与职业的混淆及其关联?相形地,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混淆及其关联?其三,师资的来源?是来自于其专业背景教师?还是具伦理(哲)学背景教师?一或两种领域教师的合作教学?笔者藉本文的撰写,对以上三方面之问题作了一番省思及探讨。

  • 标签: 专业 职业 专业伦理 职业道德 伦理(哲)学 专业伦理课程委员会
  • 简介:宪政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弄清楚宪政的价值诉求,对于正确认识宪政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宪政是以保障人权为根本价值目标,以法治为治理基础,以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型构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西方宪政包含人权、法治、权力制衡等四个方面价值要素。其中,人权是宪政的价值核心,法治是宪政的秩序基础,权力制衡和政府"有限"则是宪政的理想愿景。

  • 标签: 宪政 人权 法治 权力制衡 政府“有限”
  • 简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民主进程中的必要过程,但它不是解决政治领域内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强调政治社会化积极作用的同时,要从历史经验、社会分工、政治冷漠、自由生活等四个视角认识政治社会化的维度,注意政治社会化的强度、范围和标准。

  • 标签: 政治 社会 政治社会化 历史经验 社会分工 政治冷漠
  • 简介:依法治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政治保障。依法治党须夯实党依法执政的法治基础,落实好党内法规建设,做好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处理好法治建设中“依法治军”、“一国两制”以及“涉外法律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执政党自身建设搞好,保证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

  • 标签: 依法治国 依法治党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定位于党领导下的国家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明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下的两个重要抓手。在依法治国已经具备了明晰的图景下,研讨党内法规对依规治党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党内法规作为执政党自治和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有三个基本的价值维度:秩序价值、规范价值、法治价值。三个价值维度因执政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形势不同而交错发挥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体系,对理解当前的纪在法前、纪比法严,以及如何加强从严治党特别是依规治党、依法执纪建设将大有裨益。

  • 标签: 国家治理体系 党内法规 国家法律 价值维度
  • 简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标签: 多维度 中国梦 价值维度
  • 简介: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下中国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遵循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

  • 标签: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中国梦
  • 简介:科学伦理的生成之所以可能主要与科学活动的社会化相关。科学活动的社会化不仅使科学共同体内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而且还形成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负效应,使科学的伦理问题正越来越凸现出来,进而使科学的价值评价成为可能。

  • 标签: 科学精神 伦理 科学活动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 简介:现代人类面临发展危机,危机的症结和根源在于发展的异化。现代人要对发展的天然合理性产生质疑。区分“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发展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型伦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它是批判传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的缺陷以及重视人类生存需要基础上生成的。而发展伦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解决发展实践困惑的新兴伦理,就在于它有其深刻的哲学依据、政治依据、经济依据和生存依据。

  • 标签: 发展 伦理反思
  • 简介:<〈伦理学原理〉批语>(以下简称)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是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精神之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以主观之道德律为表现形式的伦理思想体系.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在五四启蒙时期具有极强的心理感召力和时代意义,为他日后的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 标签: 自我实现 精神之个人主义 现实主义 主观之道德律
  • 简介:薛瑄是明代程朱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河东学派的开创者,在儒家道德理想、理学心性工夫的影响下,平生为官二十余载,历经患难沉浮而不易仁义公正之节。薛瑄在入仕为官的道德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基于理学的廉政伦理思想和为政道德修养,突出体现为:以“视民如伤”的仁爱之心作为施政治理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以公守法、以仁行法”“为政通下情为急”的爱民思想;以“清心省事”的主敬无欲、廉洁明理作为处己待人的道德自律;以“是非毁誉皆所不恤”的坦荡泰然作为达至公平正大的道德境界。

  • 标签: 儒家 为政 道德 仁爱 自律
  • 简介:约翰·罗尔斯将其伦理学建立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之上。与罗尔斯相反,罗纳德·德沃金一方面批判罗尔斯的契约论,另一方面将其政治哲学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试图为他的资源平等理论寻找一种伦理基础,最终德沃金将资源平等建立在伦理个人主义之上。实际上,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也有着明显的契约论色彩,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实验“假想的拍卖”和“虚拟保险市场”上,这与他对罗尔斯的契约论的拒斥存在矛盾之处。

  • 标签: 资源平等 伦理个人主义 契约 责任
  • 简介: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忽视财富积累的历史性,现有各种分配理论对于什么是公平分配难以达成共识,影响到分配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全面考察财富的来源,从技术价值论出发,我们才能为财富的公平分配找到合理的依据,制定出公平的分配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 标签: 公平分配 初次分配 历史维度 技术价值论
  • 简介:面对资本逻辑、私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共存的"物的依赖性"依然具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有效开展生态治理,需要处理好生态治理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既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传统社会和西方社会中好的方法和措施,又要超越这些方法和措施,不断发展生产力,直至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社会根源——资本逻辑和私有生产方式,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实现在生态治理问题上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 标签: 生态治理 内在维度 生态马克思主义 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