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 标签: 老挝 泰国 跨境民族 边界模式 迁移模式 大湄公河次区域
  • 简介:“城乡融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方向。当下,依托平台和物流渠道的发展,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带动了乡村振兴,推动了城乡融合。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上行这一世界性难题,通过在广西各发展示范点的田野调查,概括其网络营销策略、组织文化及技术支持。并针对农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条对策和建议:发挥农村精英的力量,先富带动后富;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认知,发现农产品的文化意义。

  • 标签: 特色农产品 电商营销 组织方式 电子商务技术
  • 简介:自西藏叛乱至今,海外藏胞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较为重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过去近60年的时间内,经过三个阶段的从国内藏区向外迁移,海外藏胞的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随着海外藏胞持续不断的再迁移,其分布范围也由早期的南亚四国扩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海外藏胞归国探亲、参观乃至定居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当前,海外藏胞群体正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再次出现较大规模的跨境迁移,他们的未来走向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从印度外交部档案、联合国难民署档案等文献中发掘的新材料,详细梳理了海外藏胞跨境迁移的总体历程,并对海外藏胞的未来走向作出了相应的判断。

  • 标签: 海外藏胞 跨境迁移 历程 未来走向
  • 简介:中国西南边疆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跨国族群之间借助地缘的便利,持续着亲密的血缘、亲缘交往,从而塑造了两国边民之间特殊的共享社会资源、和睦共处的生动画面。以那坡县那孟屯边民跨境谋生个案为例,以文化策略为视角,运用经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时代边民的谋生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此探讨边民如何借助身边有限的文化资源.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升为一种文化策略的发生,最后演化为传统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 标签: 中越边民 跨境谋生 文化策略
  • 简介:明清时期,以木材贸易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冲击着清水江流域的自然经济,推动着该区域向近代文明转型。木材经济对该流域的苗侗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在它的保障下,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锦屏、天柱两地的清水江文书中反映了诸多教育问题,从中可以深入探讨清水江流域的教育传统、明清朝廷治边政策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木材经济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影响、木与当地教育的关系、当地教育发展与边陲国家整合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明清 清水江 苗侗地区 木商 教育